正文

胡恩威:中国国歌感动得了谁?(ZT)

(2006-12-08 19:18:34) 下一个
亚洲周刊/港府推出中国国歌宣传片,但难感动港人,关键是田汉的歌词无法与时代共鸣。 ()

香港公民教育委员会在零五年起,推出一系列以中国国歌为主题的电视宣传片,目的是提升香港人的国家意识和认同。短片以中国国歌为主题音乐,并配以香港各领域的成功人士的旁白。这种硬销式的宣传片能否提升香港人的国家意识?答案当然难以令人满意。这种硬销形式的正面短片不能感动人,不能令香港人产生共鸣,因为这是十分单一的一厢情愿。不能感动人是因为创作人不明白香港人面对中国的矛盾心理。长时期的殖民教育和政治制度,培养了香港人被动和抽离的政治性格,八九「六四」更进一步强化了香港人对中国潜意识的恐惧。九七以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申办奥运成功加速了中国的开放,可惜的是香港人对中国近几年发展的关注也只是着重在经济增长身上,而忽视了中国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因而最佳的「爱国教育」、「认识中国」不应是仅透过这种硬销短片来进行,而要引发香港人去了解中国的过去,重新认识中国的现代,思考中国的未来,才能真正培养起香港人对中国的认同感情。()

虽然,于一九三五年由聂耳作曲的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旋律优美动人,但歌词实在与目前中国发展的情况脱节,由田汉负责填写的歌词,原本是《风云儿女》中插曲的歌词,电影故事本身就是和中国面对外敌和封建制度有关。二零零六年的中国,已经没有以前的封建制度,也没有「外族」入侵的困境,对田汉的歌词,新时代的人民难以有所共鸣,九七年方才回归中国的香港人更难认同歌词的对抗外敌意识。这首歌词曾经在田汉被打为右派期间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以「毛泽东」为主题的国歌歌词,重点是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及阶级斗争。这首「革命国歌歌词」在一九七八年右派平反后被废除,田汉的歌词重新被认定为中国国歌的歌词。()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田汉的歌词又有再修订之必要,应该以追求正义和平及公义为主题,而不应以外敌入侵为主题。其实回顾中国过去现代化的过程,中国的积弱往往是内部腐败所引致。中国地大物博,人才辈出,曾经有过极其光辉的时代,领先世界,但这种领先从明朝开始走向下坡,原因并不是来自外敌,而是来自内部精英阶层的腐败。整体社会难以创新,体制不能进步,这也引致中国现代化过程不能以渐变的方式进行,而要透过成本极高的完全革命方式。()

这是中国精英阶层长期腐败的代价。每次中国出现动乱,中国人都喜欢把责任推在所谓「外国势力」身上,而不会认真反思自身,也从不会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这是「儒家」权术思想的一种展现,权越大、官位越高,就只可以是儒家里面的「圣人」,而「圣人」只是权力的一种保护色,不是真正相信的「价值」。而儒家的圣人,根本是一种不可能的「非人」。所以虚伪成为假道学,也造就了中国精英无法且不愿面对自己错误的现象。如此对权术思想的继承,也成为了国人思想行为腐化的根源。()

田汉个人的革命经历、他所撰写的国歌歌词的立与废,正是道出了近百年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悲剧性。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空前成功,但其成功也只是建立在一种以「量」和「本」的竞争优势。如果期待真正提升中国的国力,这一代中国人必须具备勇气面对中国人的过去、中国人现在的弱点。中国人要知道,其实我们目前最大的「敌人」,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而是中国「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是我们要好好体会,并身体力行的。抽象而不实在的「爱国」口号,已经不合时宜,能够知道如何理性面对自己的缺点,才能突破。香港也正面对着同一种困局,就是不太会面对自己的缺点,香港的边缘化是香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香港近几年甚嚣尘上的自闭八卦文化,就是所谓香港精英自己创造出来的,和中央无关,也和外国势力无关。香港不能提升为真正的国际大都会,是因为香港不面对自己的缺点,发生不好的事情,总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香港也是香港自己最大的敌人。()

胡恩威:在香港和伦敦修读建筑,香港牛棚书院创办人,《E+E》杂志编辑,香港实验剧团「进念二十二面体」成员,从事舞台导演、多媒体艺术、空间设计和文化建筑评论。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