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新商帮重画中国经济版图(ZT)
(2006-09-29 16:14:06)
下一个
据中国时报彭志平报导,五大新商帮正逐渐改写中国大陆的经济版图。据中新社报导,大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沿海的山东、苏南、浙江、闽南、珠三角五大新商帮已然形成;当前大陆二十五个最具发展前途的城市,绝大部分都在五大新商帮的版图范围。()
五大新商帮各有特色,以最北的山东商帮而言,国有企业色彩鲜明,「鲁商近官」是最典型的形容。鲁商并且还带有孔子、老子的基因,「一手拿着孙子兵法冲杀,一手拿着道德经,相互阴阳调和」也是鲁商的写照。()
鲁商近官苏南商帮台商多()
鲁商的地域分布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鲁商代表人物之一,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要做大商人,不做大官」,而实际上在鲁商背后就站着坚定的「大官」。()
相对于山东的鲁文化,苏南商帮背后的文化底蕴则是吴文化。吴文化重格物致知,强调均衡、集体、等级,特点是集体所有制模式。再相对于「鲁商近官」,苏南商帮堪称「又红又专」,在此一背景之下,苏南过去盛行「社区政府公司主义」,但亦因此出现产权模糊、所有者不明的弊端。()
不过,经过「二次改革」之后,苏南商帮逐渐转型为资本经营、个体私营经济、园区经济。苏南商帮的地域分布主要在苏州、无锡、常州,这些地方也是台商相当密集的区域。()
浙商吃苦耐劳团结善渗透()
再往南就是受到最多关注眼光的浙江商帮,代表性人物之一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每天要签阅公司所有发票,签过才能生效。有次看到一次采购十枝扫帚,宗庆后还说,「买十个扫帚还不批发,太浪费了!」()
在永嘉文化(浙东文化)的薰陶下,浙商普遍吃苦耐劳,而且倾向功利取向。以温州来说,原本靠的就是勤奋吃苦,在体制和意识形态的边缘完成资本累积后,再逐渐从分散的家庭作坊过渡到现代私营企业。浙商渗透力强,全大陆只要能做生意的地方几乎都能找到浙商;同时,浙商相当团结,被形容为「只要有浙江人的地方就会形成类似军队班排连营团师军的完整建制」。()
闽商家族企业粤商最精明()
闽商则糅和「爱拚才会赢」的闽南文化以及闽西的客家商业文化,在地域的分布方面,泉州、漳州、厦门是闽南商帮的重要根据地,最能代表闽商崛起的案例,当属晋江的造鞋运动。闽商的特色是家族企业较多,优点是有经营企业的意识,生产开发能力强;但人力资源较为单薄则是最大的弱点。()
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顺德、中山的粤商经常被拿来与浙商比较。受到岭南文化影响,珠三角粤商胆大务实、精明灵活、擅长贸易,并与港澳及境外资本关系密切,同时对市场策略、产品策略的研究相当重视。()
不过,珠三角粤商被批评为过度注重利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胸怀与格局。因此,虽然珠三角粤商有着中国商人少有的自由开放、冒险开拓、务实创新的精神,但由于太过务实,天天围绕着利润转,战略方面的前瞻性较为逊色。 ()
明清3大商帮仅存潮商()
中国商帮之兴盛可上溯至明、清时期,当时商帮的活动范围已扩及全大陆。而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大陆出现十大商帮,其中以晋商、徽商、潮商影响力最大。对照起五大新商帮,只有广东商帮依然挺立。()
晋商崛起于明朝,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达到颠峰。而晋商的事业版图中以金融事业最为强大,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晋商几乎占尽全大陆汇兑业务,所谓「北号南庄」指的就是由晋商控制的南北两大票号、钱庄集团。 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的渗透力更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明清时期徽商控制长江、淮河水运要道,分布范围更遍及广东、福建、湖南、四川、云贵、山东、河北、北京、东北,甚至远征日本从事商贸活动。「无徽不成商」道尽了当时徽商势力之旺盛。()
而潮商指的是广东潮州商帮,潮商真正强大起来已经是近代、现代的事情了。潮商一向是以冒险性个强烈、肯吃苦耐劳着称;潮商也积极向外拓展版图,离乡背井远赴印尼、马来西亚打天下。也因为这种开放心态,使得广东商帮在改革开放之后得以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