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维月刊社论:真假“和谐社会”的两个试金石(ZT)

(2006-09-21 16:05:04) 下一个
《多维月刊》社论/讲“和谐”,不是针对与自己的利益一致、观点一致的人讲的,利益一致、观点一致还用得着讲和谐吗?提出讲“和谐”的问题,就是针对利益不一致、观点不一致的人,甚至利益冲突、观点对立的人讲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人们要看一看当局所倡导的“和谐”,究竟是真和谐还是假和谐()

-----------------------------------------()

  今年10月,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在北京召开,据称主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观察家说,中共领导层将交出这一届任期的期中考试的答卷,可以预料的是,“和谐社会”这个口号,将被放大到自提出以来的最强音。()

  中共十六大上台的新一届领导人,四年来口号接连推出,诸如“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等,让人眼花缭乱。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和谐社会”,进一步与中共过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分道扬镳,以更大的力度借用了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两年来在宣传声势上不断升温,不仅很快就超过了过去江泽民时代的“三个代表”,也取代了这位第四代领导核心本人刚刚接任时提出的“以人为本”“新三民主义”,而成为胡锦涛时代指导思想的头号鲜明标志,高居于统驭总体布局的晶核位置。()

  “和谐”数十年来运交华盖。任何一个新政权,成立之后本当尽早祭起这面旗帜,然而毛泽东率领的中共却是例外。一个甲子以来,“和谐”在“文革”中被打成要批倒批臭的“修正主义”,在改革中又被列为过了时要被更新、抛弃的“传统观念”。可以说,“和谐”在中国“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不论左派、右派,对之轻则不屑一顾,重则视若寇雠。曾几何时,“和谐”竟然咸鱼翻身,重新被中南海奉为至宝了。()



《多维月刊》9月号(总第18期)在香港出版。(多维社)

  对于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共决策层来讲,高标“和谐”之旗,好处显而易见。从国内讲,半个世纪的政治运动,人们斗惨了,二十多年的市场争夺,人们夺怕了;眼下各种激化和潜在的矛盾搅作一团,民怨沸腾,人心思和谐,社会盼和谐;从国际讲,中国的崛起已经造成了既有板块的错动,中国过去的挑战者姿态又让周边国家、国际社会心有余悸;在这种情况下,中共领导层提出“和谐”,虽然并不是万应灵丹,但是对内能给民众一副镇静剂,对外能给列强一颗定心丸。()

  “和谐”因其内涵和外延模糊,于是包容性强、涵盖面广,是进行方针调整、衔接前后不同政策,避免硬着陆、拐急弯的优质路标,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赢得人心的上佳口号。世界上什么好东西不能装到“和谐”里面去呢!举凡稳定、发展、民主、自由、道德、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博弈、对话、济贫、致富、救灾、反恐,甚至学术诚信、商业打假……推出任何一项新政策,废除任何一条老规定,只要声明是为了“和谐社会”,都能更拥有一份政治正确,更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就连当前徴地抗争、维权诉求的请愿书、抗议信上,哪里不是写着“为和谐社会”?这实际上重演中国从辛亥革命时期以来的老戏码:“咸与维新”,“咸与改革”,如今又“咸与和谐”。然而,也毕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这一口号是以何种速度和广度深入人心。()

  如果说,过去经济效率至上,相信“把蛋糕做大”就能缓解矛盾,却事与愿违;那么现在换一个思路,转而信奉利益公平重组,重视“把蛋糕分好”,应该说还是对症下药的。问题是,要什么样的“和谐”?怎么样去达到和谐?()

  讲“和谐”,不是针对与自己的利益一致、观点一致的人讲的,利益一致、观点一致还用得着讲和谐吗?提出讲“和谐”的问题,就是针对利益不一致、观点不一致的人,甚至利益冲突、观点对立的人讲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人们要看一看当局所倡导的“和谐”,究竟是真和谐还是假和谐。()

  例如,党政权力机关内那些巨鳄蛀虫,他们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就是尖锐冲突的:要么横徴暴敛,要么贪赃枉法,官商勾结,上下串通,黑白通吃,鱼肉乡民。他们不仅非法攫取巨额财富,而且就像山东临沂政府有关部门那样,欺压百姓,激化矛盾,造成社会动荡。对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有一个肃清一个,有一窝铲除一窝,而且在制度上更采取根本措施来堵塞漏洞,防止前腐后继,怎么可能实现和谐?当局如何对待贪官酷吏,这实际上就是判定真假和谐的一块试金石。()

  再比如,在中国社会转型、摸索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关头,很需要让民众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其中必然有许多为当局听不顺耳的见解。对待与当局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意见,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不断拓宽言路,纾解民怨,促进沟通,求同存异?还是强行压制,硬性消音,甚至像最近连续抓、判敢言记者那样,动用专政、特务手段,枪打出头鸟,杀一儆百?这实际上是判定真假和谐的又一块试金石。()

  和谐不是万马齐喑,和谐不是鸦雀无声,和谐不是一言九鼎,和谐不是沆瀣一气。()

  究竟执政者的“和谐社会”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有哪些客观标准,采取哪些切实步骤,对执政党、各级官员和民众有哪些明确要求,眼下还不得而知。据称中共已经指定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具体负责组织班子,进行调研,起草有关文件,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讨论通过。曾庆红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信然!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上面两个方面的试金石,正是因为我们坚信:离开法治和民主,和谐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