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风调雨顺的“三年自然灾害”》(ZT)

(2006-09-14 20:10:49) 下一个
送交者: 冷笑 于 北京时间 09/08/2006 (1509 reads) [冷笑累积3130分]

主题:《风调雨顺的“三年自然灾害”》

[海外强国论坛] ~
风调雨顺的“三年自然灾害”


1959年到1961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三年,是人类历史上死亡密度和数量上都是最高的,根据中共解密的档案,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1959年522万人,1960年1155万,1961年1327万,1962年751万,其中1959年少统计12个省级地区,按照当年省级地区死亡的平均数,1959年实为894万。

从官方出版的档案推出“三年自然灾害”的实际死亡人数是4165.5万,相当于439枚广岛原子弹杀伤的人口,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7年间,全世界总共有6000万人死于战火,平均每年不到1000万人。所以刘少奇才会含糊其词地说这是要被写入历史的。

为什么共产党会害怕被写入历史,因为这三年根本就不是“自然灾害”,是风调雨顺的三年。灾害说是中共主导的一个弥世谎言。1998年美国三一学院教授文贯一在北京大学的演讲针对“目前已提出的一些假设”如“气候原因导致自然灾害”指出:“以统计数据看1958年气候很好,1959年正常,因此气候无法解释58年就开始的饥荒。”还有人认为:“不论与其他任何灾年或是常年比较,1959-1961年三年灾难时期全国的气候都可以说是天公作美,甚或‘历史上的最好时期’。”(金辉:《风调雨顺的三年-1959~1961年气象水文考》,《方法》杂志1998年3期)。80年代初,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自然灾害受灾和成灾面》表,还有一份《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该表是由国内一批著名的气象水文科学家根据全国120个水文站历年的水文气象资料编制的。从中可以发现实际情况是,不论与其他任何灾年或是常年比较,1959-1961年三年灾难时期全国的气候都可以说是天公作美。

它甚至比公认的风调雨顺的1957年和1958年更为接近旱涝相当或不旱不涝的正常指标,尤其是接连三年平均指数都没有溢出±0.1,这在1895-1979年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上再也找不出第二组来。

本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既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严重自然灾害,也没有发生大的战乱和严重瘟疫,而是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灾难却铺天盖地地笼罩了全中国。它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造成了数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

-------共产党编造出“三年自然灾害”这个惊世谎言,就是为了掩盖这一点。






以下摘录于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作者:刘西瑞

“目前下面对争取秋季大丰收的劲头是很大的,但对收获后如何保管,普遍没有准备。我们问乡社干部和群众时,最初他们都是“粮食多了还怕没办法?”“那由国家买吧!”经过算细账才大吃一惊,才觉得粮食多了也有问题。特别在寿张,光红薯一项大约每人平均要收四、五万斤,该县大部地区是滞洪区,房子很小,以往的一点点粮食还都是放在院子里囤起来,今年不早些打主意,非吃大亏不可。这一点,我们已向县委讲了。”




以下摘录于《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第四版,作者:钱学森

土地所能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


~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