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后的美国对外战略及世界格局(ZT)
(2006-09-11 06:29:14)
下一个
亚洲时报在线空戒僧撰文/“9.11”五周年了。2001年“9.11”后,悲愤的美国统率盟国在全球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当年10月,美国为报血海深仇,缉拿恐怖大亨本·拉登,发动阿富汗战争,捣毁塔利班政权;()
2003年3月,美国怀疑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与基地组织有连系,以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先发制人”,发动伊拉克战争,颠覆萨达姆政权。对比“9.11”前后和伊拉克战争前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大调整,将战略重心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主要是西太平洋。二战后,美国最吃亏最失面子的两次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均发生在西太平洋区域。在美国看来,冷战后大西洋和欧洲渐趋平静,美国需要重点面对的是太平洋和亚洲。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让中国感到不安。()
2001年4月1日,在中国的南海上空,一架美军EP-3侦察机进行“例行侦察”,与中国飞行员王伟驾驶的J-8II歼击机相撞,中国机毁人亡,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迫降海南岛。此即着名的“中美撞机事件”。撞机事件在中美之间引起轩然大波,中美关系短暂急剧降温。()
2001年5月下旬和6月上旬,美国允许台湾“总统”陈水扁在前往拉丁美洲及返台途中,以较高规格过境纽约和休斯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鲍威尔国务卿口气强硬地表示,美国没有理由不同意陈水扁过境。在谈及台湾问题时,布什总统几次发生“口误”。2002年4月,布什在一次演讲中再次出现严重“口误”,竟称台湾为“台湾共和国”,把“Republic of China”说成是“Republic of Taiwan”。()
2003年11月,陈水扁藉领取国际“人权大奖”之机再次高调过境美国纽约,并在巴拿马与鲍威尔发生“鲍扁握手事件”。 “9.11”后,美国在全球发起“反恐战争”,将主要注意力抽回到中东和西亚一带。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和“流氓政权”,美国需要中国的支持和理解,加之台独势力活动猖獗,威胁美国的“维持台海现状”政策,美国渐渐修复和密切美中“伙伴关系”,冷淡、遏制台独势力。()
2002年1月29日,布什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国情咨文,把北韩、伊朗和伊拉克定性为“邪恶轴心”。2003年4月30日,美国公布“流氓国家”名单,北韩、古巴、伊朗、伊拉克、利比亚、苏丹和叙利亚等七国榜上有名。“邪恶国家”“流氓国家”都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
2001年10月7日,在阿富汗拒绝交出基地组织头子、“9.11”恐怖袭击的幕后策划者本·拉登后,美国率领盟军向塔利班政府开战,阿富汗战争爆发。以“北约组织”为基础的美国的传统盟国全部直接或间接参战,全球几乎没有反战的声音。仅两个月工夫,塔利班政权被摧毁,美国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巨大胜利。布什重现了其父老布什1991年在海湾战争的风光。()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美国率盟军大举进攻伊拉克。美英联军很快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此次美国主导的多国军队参战的伊拉克战争,远没有1991年海湾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和2001年阿富汗战争那样风光,甚至相当窝囊。()
首先是师出无名,美国开战的理由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政权与本·拉登有染,支持恐怖主义。三年过去了,至今未在伊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政权支持本·拉登也一直是个传说,无任何铁证。由于开战理由牵强附会,因而未获联合国授权,美国只好绕过联合国对伊开战。美国甚至没有得到长期以来由其担当“霸主”的北约组织的大力支持。()
其次是全球反战声浪巨大,铺天盖地、此起彼伏。美国与多个重要传统盟国翻脸,由此在国际上形成支持伊战和反对伊战两大阵营。支持伊战的主要国家为美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韩国、波兰等,共近40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东欧和独联体许多国家(即美防长拉姆斯菲尔德所称的“新欧洲”)均支持伊战。()
反对伊战的主要国家有法国、德国、比利时、加拿大、俄罗斯等,法、德、比(拉姆斯菲尔德称之为“老欧洲”)、加均为北约国家,是美国的亲密盟友。特别是法国,堪称“反战先锋”,以至于布什总统公开揶揄希拉克总统:不欢迎他去美国得州克劳福德布什的私人牧场作客。中国不支持伊战,但也不剧烈反对,以免与美国闹僵,中国可谓是“大人大量”“君子不记隔夜仇”。()
三年过去了,伊战两大阵营中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大选换届,“一号人物”有去有留,“国是人非”,世界格局也因“一号人物”的变换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004年,美国举行总统大选,共和党的布什成功连任,“反恐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的基调得以维持;2005年英国大选,工党领袖、美国伊战最得力的头号助手布莱尔(贝理雅)首相成功实现三连任;2004年澳大利亚大选,自由党与国家党联盟获胜,霍华德总理第四次连任成功;2005年日本大选,首相小泉纯一郎领导的自民党大获全胜。()
西班牙则因大选迅速改变了“颜色”,由伊战坚定支持者变成坚决反对者,并第一个从伊拉克全部撤军。2004年3月西班牙举行大选,投票前夕,发生震惊世界的“3.11”马德里恐怖爆炸案,工人社会党的萨帕特罗因此反败为胜,击败执政党人民党的阿斯纳尔首相,故而有人戏称:萨帕特罗是被恐怖分子炸上台的。2006年4月意大利大选,执政的中右联盟以微弱劣势败给普罗迪领导的中左联盟,贝卢斯科尼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总理宝座,美国从此少了个铁杆哥们。()
美国也因别国大选得利,“化敌为友”。如2005年德国大选,基民盟以微弱优势战胜执政的社民党,两党被迫联合组阁,默克尔女士取代施罗德出任总理,德国从此再度成为美国最忠实的盟友。2006年1月加拿大大选,保守党的哈珀击败执政的自由党总理马丁,当选总理,一度冷淡的美加关系从此升温。施罗德、马丁都是经常与美国唱反调的外国首脑。()
按照美国的标准,阿富汗、伊拉克被“改造”成了民主国家。利比亚因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与美国全面恢复了外交关系,并从“流氓国家”名单上除名。可世界并未太平。阿富汗治安呈恶化趋势,塔利班似欲卷土重来;伊拉克动荡不安,恐怖爆炸连连;全球各地的恐怖活动有增无减。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久拖不决,成为美国的最大心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9.11”五周年之际,“9.11”的直接罪魁本·拉登和间接罪魁奥马尔(塔利班最高领导人)仍然逍遥法外,而与“9.11”毫无关系的萨达姆却早已沦为了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