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共六中全会:力保改革路线(zt)

(2006-08-22 18:01:54) 下一个
亚洲时报在线方德豪/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共今年下半年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主题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近日中宣部刚举行过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发表了重要内部讲话,部份内容跟全会的酝酿有关,各省都会陆续传达相关精神。 中国官方宣传旗舰《人民日报》6月5日发表了署名文章,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分析指出,这篇文章,正好可以作为一个教材,确保传达的过程不会走板荒腔。 《人民日报》6月5日的文章署名“钟轩理”,“钟轩理”跟“中宣里”或“中宣理”谐音,这让外界感到文章跟“中宣部"有关。此文题目是《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分析指出,这篇文章的题目,正好说明现今中国政局的两大难题:一是中国改革缺乏动力,二是发展过程缺乏体制保障。 今年以来,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也曾提出“坚持改革方向毫不动摇”、中央的《求是》也曾刊登文章强调: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证。而中共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也曾指出:坚持改革方向,倒退没有出路。这次《人民日报》文章又再重申此点,这正好显示反对改革的声浪在中共内部一刻不曾完全平息,中央领导也有决心在今年的全会中达到统一思想的目标,希望铺平明年十七大的道路。 分析指出,这篇文章的出现,涉及中央领导跟利益集团的矛盾。近月中国各地纷纷出现不同的事故,让民众对改革本身提出不少质疑。这些事故,原来都跟不同的利益集团有关。所以,今年的六中全会的意义,就在于澄清民众的质疑,重拾改革的动力,并希望在体制上提供继续改革的保障。 《人民日报》文章题目提到的“十一五”规划,也即中国政府今年通过的的第十一个(2006年至2010年)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有所谓六大目标,它们包括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中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意是要改革政绩考核机制、财税体制等。可是,近月有关媒体报导,国家统计局已经停止绿色GDP的统计工作,这个发展可以反映出,绿色GDP的概念遭遇到地方诸侯的强力反弹,加上有关提案实在存在技术困难,因此中央唯有让步。近日坊间在有关问题上的说法十分纷纭,有说中国将以实施“绿色会计”制度,以监测国内资源的损耗情况;甚至有一说法称中国可能“允许GDP零增长”取代“绿色GDP”。很明显,这反映地方诸侯在有关问题上正在跟中央讨价还价;有关问题如果在2007年十七大前仍未能解决,则胡锦涛和温家宝恐怕会面对寸步难行之势。 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可算是阻力甚大,困难重重,原因是有关改变涉及到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和一些权力部门与政府官员的利益。近年中央取消了农业税,并有意调整乡镇政府职能,因此乡镇财政管理方式亟需变革。中央的改革思路大抵是“乡财县管”,希望可以通过减少市级财政的截流部分,使紧张的县级财政压力有所缓解。可是,原本负责县财政的市级干部对此意见自然很大。 “十一五”规划另一目标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换句话说,中央希望在未来五年实现中国经济由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共同带动经济的方向发展。中国工业近年的自动化速度大大提高,反而服务业仍具劳工密集的特点;可是,发展服务业不如工业般,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搞固定资产建设;这对短期内提高GDP并无大帮助,因此地方诸侯都不积极响应中央。更传有某大直辖市领导最近曾公开表示:一千万在工业不算甚么,但在服务业来说是个大数目,其轻视服务业的态度可谓是跃然纸上。 另外,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近月也衍生了甚多问题,形成了改革的阻力。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在中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企业只顾自身利益,坑农害农的问题十分严重;更糟的是,地方政府不懂科学,胡乱指挥的情况又大量存在。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中国政府改革户籍制度原意甚佳,但由于传统城乡差别的户籍制度背后隐含着诸多福利和特权,改革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阻力。至于农民问题,则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中央的构思原本是要求透过农民技术培训与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可是,一些地方官员竟然利用改革户籍的藉口,把农民的土地据为己有图利,引发部份农民不断的上访抗议。减负方面,跟取消农业税有关,但取消农业税后,财政沉重的县级政府依然千方百计巧立名目继续向农民收费。 近期有多起例子说明,不同的利益集团正利用不同的藉口,在民间制造舆论,希望通过阻止改革来换取中央的妥协。近月中国东北出现了轰动全中国的齐二药假药案”,造成数十人死亡,之后有人藉此事质疑中国出售国企的政策。在中国人大欲通过“物权法”时,也有噪音重提“姓社姓资”旧事。 对改革出现意见,甚至在中央也可隐约听见。今年3月,现已离任的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当着总理温家宝和财政部长金人庆的面公然表示,外资并购已危及国家经济安全,需要规范。 不论是经济层面还是政治层面,中国的改革都到达了寸步难移的地步。不同的利益集团为了保护自己的既有利益,想出了种种手法“挟持改革”,要突破这瓶颈,实在是需要高度的决心和智慧。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