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冼岩:陈水扁欲以“军购”挽回美国欢心(ZT)

(2006-08-22 18:01:53) 下一个
来稿/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在国会听证时的发言,对正陷在弊案丑闻中的陈水扁无异于当头棒击。为减轻民众中必然发生的“陈水扁已失宠于美国”的印象,陈水扁在近日罕见地主动“爆料”,称自己在此次出访途中曾接到来自华府的“重要来电”,他也已在通话时向美方表示:台湾需要三项军购的立场不会改变,政府会极力争取立法院同意通过。 由此可见,为改变目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窘境,日暮途穷的陈水扁正欲以推动“军购”来挽回美国欢心。推动军购是此时陈水扁手中为数不多的筹码之一,不但可向美方“表忠心”,而且可令对手蓝营陷入尴尬:赞成,则可能失去民意,被民众视为与陈水扁属一丘之貉,同样是为了党派和个人利益可置民众利益于不顾;不赞成,陈水扁正好可以让美国看清楚:谁才是你真正信得过的人,你应该支持谁──美国对陈水扁的不满,无非是陈水扁有时自以为是,不太听使唤,惹麻烦。当前美国在台的最大现实利益是兑现三项军购,美对陈的不满、施压,可能部分也是冲此而来;陈水扁从此处入手,正好可以挠到美国的痒处。 号称是增强台湾自我防卫能力、强化台湾“国防”的军购,却成为陈水扁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其真实意义如何,台湾军购究竟对谁有利、对谁不利,已经不言而喻。美国与陈水扁或许能够在军购上找到“双赢”,但台湾民众只会是利益受损者。佐立克在此时突然放出硬话,表面上似乎与美国在台海问题上历来奉行的“明统暗独”主张不符,许多人也对此不解。其实,美国在此时作此表态含意深远,除迫使陈水扁力推军购外,还有一箭三雕之功效。 一是安抚中国。此前胡锦涛访美,表示了对美国单极秩序的认同。美国见目的已达,马上表现出不冷不热、心不在焉,反而开始从贸易、利率等具体角度刁难中国。谁知不久后伊拉克核问题愈演愈烈,布什的国内支持率下降到29%,直逼水门事件中尼克松的24% 。这是美国对外不得不软弱之时,尤其是在伊、朝的核问题上,美国都需要中国支持。于是美国只能亡羊补牢,前倨而后躬,委屈委屈台独小兄弟了──这是美国现实主义外交的经典表现,翻脸比翻书还快。因此,中国既不必过忧于其倨,也不能过乐于其躬,这些随时都能变化的表面态度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二是招徕蓝营。由于陈水扁弊案缠身,声誉一落千丈,其岛内支持率已跌至破记录的16%。此时美国将象征台海利益的全部鸡蛋都放在这个破篮子中,显然不智;一旦2008 年岛内政局逆转,美国的处境将极其难堪。岛内政权是美国发挥其台海影响力的必要介质,对其影响、掌控不能须臾有失。此前美国虽曾“高规格”接待马英九,但其“明统暗独”的立场人尽皆知,蓝营对其虽口头上表示感谢,但内心并不放心,时时提防着美国口是心非。现在美国对台独放出硬话,顿令蓝营有亲近之感:原来人家美国的立场已经改变了,从佐立克讲话的立场来衡量,确实蓝比绿对美国更有利;可见美此前的示好于己是真的,自己可能误会人家了。 三是待机而动。对台独、对陈水扁的批评使美国可以从陈水扁这一臭泥坑中脱身出来,漂白自己,重新以净身影响岛内局势。从美国的利益立场衡量,主张台独、与大陆不可能通约的民进党是最佳选择,接受马英九只能是没有选择时的选择。现在还没到别无选择之时,美国对绿营可以先抑而后扬,抑陈水扁个人而扬绿营后继者,抑激进台独主张而扬绿营温和分子;将陈水扁个人与民进党派,激进台独主张与具体参选者个人区分开来。与才从台湾接受款项回来,就与马英九“商榷”以助选民进党的王丹不同,美国明白,在岛内现在的政治生态下,直接支持绿营作用有限,与陈水扁绑在一起更是愚蠢的自缚手脚。只有首先表现出超脱、公正,才能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施以致命一击。 因此,大陆与蓝营不必因佐立克的讲话而过分欣喜,更不能自以为从此已吃了定心丸。反之,对美国要减少依赖,增加警惕,以削弱其左右岛内及台海局势的能力。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