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什么震撼世界?(ZT)
(2006-08-22 18:01:53)
下一个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人民大学企业改制研究所秘书长李寿双:英国《金融时报》前驻北京首席记者金奇,今年出版了他的新书《中国震撼世界:饥饿之国的崛起》(China Shakes the World: the Rise of a Hungry Nation)。这是继《One Billion Customers》之后的,又一本关于中国的畅销书。
中国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登载了一篇“英美证交所争相吸引亚洲企业”的文章,提到美国证监会(SEC)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Christopher Cox)和香港证监会主席韦奕礼(Martin Wheatley)的口舌战。而口舌战的背后是利益战,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决定在香港进行规模高达92亿美元的IPO,想必让考克斯“很生气”。
时间进入21世纪,中国人突然发现,上个世纪倍受列强凌辱的老大帝国,成了各国竞相“拉拢”的香饽饽。不少人在惊呼“中国世纪”来临了。中国的魔力到底在哪里呢?中国拿什么来震撼世界?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俄罗斯。欧洲很大一部分能源供应都依赖俄罗斯,直到现在,欧洲各国还一直在争相获得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这使它们任由俄罗斯摆布。俄罗斯处于主导地位:天然气供应中断会立即令欧洲经济陷入混乱,欧盟对俄罗斯及其邻国的态度和政策,受到了能源依赖的重大影响。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力大衰,但上天的眷顾,使得俄罗斯可以凭借天然气的“天然”优势,震撼欧洲,震撼世界,天然气成为普京的杀手□。
但中国又能凭借什么呢?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刊登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该文指出:美国一位家庭主妇想进行一次尝试,在一年中坚持不买中国商品,看看生活将会怎样。结果她失败了,经过一年没有中国商品的日子后,她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中国商品的生活一团糟”。消息传到国内,舆论大喜,《人民日报》登载了徐步青先生的文章,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言语之中,似乎中国的商品供应可以左右得了整个地球。但是,这种非原材料的初级商品供应优势,系基于劳动力廉价,以及制度性补贴(如税收、土地等)形成的,而这一切并不具有天然气和石油那样的不可替代性。亚洲其他国家,如印度、越南,劳动力价格越来越低于中国,而且可以提供比中国更优惠的投资条件,形成冲向底部(run to bottom)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中,中国的供应优势可能越来越不明显。或者说,这种低端产品的供应,本来就构不成震撼世界的优势。
中国的优势实际不在供应,而在需求。当年提出而今倍受指责的“市场换技术”战略基于的正是这种需求优势。《One Billion Customers》一书详细讲述了当年波音和麦道两大航空公司的兴衰,而麦道衰,波音兴,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力量就是中国政府的采购。到1989年底,中国总共向波音公司购买了10架707,34架737,33架757,10架767和3架747,而同时期,麦道仅在上海生产了大约12架麦道82型飞机。中国的采购,在麦道最终被波音收购的命运转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巨大的采购力量,完全可以改变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格局,影响经济力量对比,进而影响外国政府的对外决策。换句话说,正是这种“决定让谁赚钱”的力量,成为中国震撼世界的砝码。
但是,这种力量的背后,却是中国以廉价的低端产品和原材料,交易国外的技术密集型高端产品,存在巨大的贸易结构不平衡。形成贫穷的中国补贴富裕的发达国家,却被发达国家责怪输出通货紧缩的尴尬局面。在此背景下,吴敬链先生提出了发展战略转型,中国的十一五规划,也打算改变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思路,摈弃市场换技术的幻想式方略,改为提倡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实力。中国的战略转型,势必造成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低端产品供应能力的削弱,另一方面,市场开放度有可能会逐步走低。这样以来,导致上面提到的供应优势和采购优势的全面下调,中国还能否继续震撼世界呢?
讨论至此,似乎形成一个悖论,中国采取自主创新战略,反而削弱了影响世界的能力。这一结论在短期看,是正确的。在长期看,则是错误的。中国目前震撼世界的力量,是以牺牲长期发展的能力为代价的,不具有可持续性。而新的发展战略,则注重内在竞争力的提高,如果实施见效,则能在贸易对等的基础上,展现自身的影响力,是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但战略转型,将会使中国面临一个“回调”过程,短期内出现外资等的下降,经济表现不再那么好看,但长期则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但现在的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长期依赖于经济高速发展所隐藏的社会问题,是否会在“回调”过程中爆发出来,导致回调战略的失败?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各种社会问题,是一大难题。这也正是胡温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