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藉两岸“面子外交”坐收渔利(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个
亚洲时报方德豪撰文/对美国的台湾政策,两岸的主流舆论至今的认识似乎仍有偏差。不论共和党或民主党执政时期,美国一直避免选边,并通过平衡两岸的矛盾争取其最大的利益。对台湾的蓝绿阵营,美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手法。美国对台海问题的态度,这些年来都没有改变,但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一些舆论,竟都希望争取华府站在己方一边。可以说,抱这种想法的人,最后一定会失望,美国只会站在自己利益的一边。
台湾《中国时报》4月24日报导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台湾总统陈水扁五月三日启程访问巴拉圭、哥斯大黎加,回程将在美国纽约过境;行政院长苏贞昌五月十二日启程赴海地参加总统就职大典,第一站也将在纽约过境。
这则消息刚好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结束访美行程时传出,当时胡锦涛还人在沙特,尚未返回中国。据《中国时报》,华府周前即已告知台方相关安排,但要求在“布胡会”落幕前不要宣布。这则报导由台湾绿营方面传出的机会颇大,一来这是要向未能在峰会中让美国总统布什公开批评陈水扁的胡锦涛“示威”,二来也有向月前在美国得到颇佳待遇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还以颜色的味道。
假设上述消息真是由台湾绿营以笔者假设的动机传出的话,这只说明传出消息的人并无大格局的思维。平心而论,无论是胡锦涛抑或是马英九的访美,本身都并无甚么实质即时的利益可言,但胡锦涛算是跟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人士打开了交流之门,马英九则只是在美国展示其人气,这些“规格”不能说没有象徵意义,但它的作用,似乎是给两岸的媒体炒作后,似乎是给放得太大了一点。
其实,美国官方接待的规格对两岸政治人物的影响,可算是十分有限。台湾最后由谁由当总统,本身要看谁的选票较多,台湾选民的投票取向,美国的取态本身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中国大陆,美国接待的规格对领导人的影响更轻微。如果领导人能得到最高规格待遇,也许可以锦上添花,但除非是很实际和巨大的利益,这些虚无飘渺的礼仪最后经“出口转内销”的“利多”其实也不会太大。
看美国近年对两岸领袖的接待看,就可看出华府是通过平衡两地矛盾而争取其最大利益。这二十年来,此情况一直没有改变。举个例说,1995年6月,美国容许当时的台湾总统李登辉到康奈尔大学作“私人访问”;同年10月24日,中美两国元首江泽民和克林顿在纽约举行六四后第一次会晤。2004年8月,陈水扁访问巴拿马、伯利兹时过境美国夏威夷、西雅图。同年11月20日,胡锦涛在智利首都圣地牙哥市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了布什。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每次谈到台湾领导人过境美国时,一定说依照惯例行事。从某角度看,美国也没有违反了其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的承诺。毕竟美国给台湾领导人过境跟承认台北是两码子事,若这次台湾重点宣传“去得了纽约”,就反而突显出台湾在外交上的困局是多么的严重。两岸政府应该明白,要求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站在自己一方是不切实际的。
不过,也不应因此而不理性地产生仇美情绪。美国在台湾问题的立场十分清楚:支持维持现状,但不支持台北或北京单方面改变现状;支持一个中国政策,意即在外交上只承认北京政府(但不等于支持中国大陆的“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湾独立,但也不表明反对台湾独立。美国支持两岸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从没有说支持两岸谈统一;美国希望两岸实现“三通”,最好可以让美国企业受惠于“三通”的实现。
两岸政府其实应该让他们的民众都明白美国的立场,不要让他们对美国的立场有所误会。既然美国不会归边,两岸政府就不应让他们的民众有这样的错觉。两岸的人民如期望美国政府会支持某一方的政治立场,最终失望引起反弹,最终对两岸政府也没有好处。胡锦涛对此,应该有很深刻的体会: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引发中国全国出现反美抗议,此残局最后由胡锦涛出面收拾,呼吁中国民众保持冷静。
两岸都可以加强在美游说,让美国国会、政府和人民明白自己的立场。可惜的是,两岸的政治制度至今都无法把两岸人民的最大利益跟政治领袖的个人利益有机结合地来,且大陆的民主制度和文化尚未成形,所以两岸统一的问题,短期内还是难以达成。很难否定美国在台海问题有影响力,但两岸的问题,最终还应由两岸自己谈判解决,两岸可以不急统,但旷日持久的紧张局面对谁也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