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纽约时报:美中矛盾激化 胡锦涛访美面子不如江泽民(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个
据纽约时报九日电,胡锦涛本月将首度以中国国家主席身分访问美国,双方必须先就一项棘手的问题获取谅解。这问题既非贸易,亦非防止核子扩散,而是胡锦涛此行该如何称呼。 中国称此行为国事访问,美国认为不是。双方同意各自表述。 如果连访问性质都争议不已,奢望双方在化解诸多歧见上有重大进展,不啻缘木求鱼。事实上,每次中国领导人访美,面子之争总是大事一桩。 曾任克林顿政府国安会议亚太事务资深主任的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说,其他人都注意实质问题,但中国介意的是,「有哪些人受邀出席国宴」? 胡锦涛原本去年九月就想访问美国,但因卡翠纳飓风横扫美国而延后。如今胡锦涛准备在四月廿日会晤布什总统。布什政府官员表示,行程当前安排如下:美方不设国宴款待胡锦涛,但胡锦涛夫妇将成为白宫一场正式午宴的贵宾。白宫也将在草坪上以全套军礼欢迎胡锦涛。胡锦涛将下榻在布什总统的正式写??票取げ祭扯魈鼗程芈?写???font color=E6E6DD> 美国官员解释,上述阵仗盛大隆重,意味美国对胡锦涛的尊重。官员说,布什总统绝少以国宴款待嘉宾(他执政五年,只办过五场国宴,款待印度、墨西哥、菲律宾、波兰和肯尼亚的领袖),也不喜欢太正式的场合。但美国官员和中国官员都心知肚明:胡锦涛受到的款待规格不如他的前任江泽民主席。江泽民一九九七年访美,克林顿就以全套国是访问规格接待。 去年十二月才交卸国家安全会议亚太事务资深主任职务的葛林说,双方的谈判百分之八十都与场面问题有关,原因是,中国很介意国内电视观众的观感。 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下周四将访问美国,香港「明报」昨天发表一篇评论认为,美国利用这次访问对中共施压,这次胡锦涛访美,将是波涛汹涌。 评论指出,在胡锦涛访美前,美国从政府、国会到媒体,对中共展开了全面的进逼。国会议员要求北京放弃操控人民币汇率,否则将对中共进口商品实施高关税的报复;美国政府官员对中共在贸易平衡、智慧产权保护等方面予以批评;媒体指摘中共侵犯人权、打击异己等。胡锦涛的访问,似乎将「中」美间存在的矛盾,一下子激发出来。 评论认为,面对美国的压力,中共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在胡锦涛出访前,外界普遍预测,人民币汇率很快将调整,因为人们认为,在美方的巨大压力下,中共不可能不在汇率上给美国人一些甜头。中共还派出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领庞大贸易代表团,先行赴美大量采购。 不过,令人讶异的是,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公开建议,中共应该减少持有美国国债,停止购入美元债券。中共拥有全球最多的美元国债,一般认为,以减持美国债相胁,可谓北京对美的重牌之一,连这一「秘密武器」也拿了出来,中美间较量之烈,于此可见一斑。 文章认为,对于中共的种种妥协、笑脸,美国似乎并不十分领情。美国连中国人很在意的「国是访问」的面子也不给;中共采购一百五十亿美元的「阔绰」,则被媒体讥为「支票外交」,甚至直指「并不可取」;美国官员还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中」方在打击盗版、保护智慧产权上不提出令美方接受的方案,美方将与「中」方翻脸,「对簿公堂」。 文章指出,美国如此步步紧逼,固然期望藉此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不过,值得深思的是,在二○○二年五月胡锦涛访美时,美国对当时尚未接班的国家副主席可是给予元首级的超规格接待,面子给足。为什么胡锦涛接班后,反而步步不放松?美国要取得的,或许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因此,胡锦涛这次跨海之行,成果如何,或许也难以把握。 美国与中共贸易代表昨天表示,十一日将在此间举行年度贸易会谈,以期在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十八日至二十二日访美前夕,讨论悬而未决的贸易问题。 在名为「美中商务贸易联合委员会」的会谈中,双方将无视敏感政治气氛,针对熟悉的贸易症结再度进行审视。美国官员表示,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与商务部长古提瑞兹,将对「中」方代表施压,进一步要求放松人民币汇率,加强保护保护智慧财产权,以及开放大陆市场。 波特曼的发言人贝克女士说:「我们期待会谈能传递一些重要讯息,不过就双方不平衡的关系来看,中方有极多工作要做。」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