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不减少,中国人生活难改善(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个
人口不减少,中国人生活难改善 英国金融时报雷蒙/编辑:
您好!近来看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民生和经济改革的报道,因而有感而发,也来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请不吝赐教。我想浅析一下中国人口数量与当今社会几个经济热点之间的联系。
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外汇巨大顺差,产业迫切需要升级,内需不足,这些表面看似并不相关的点,其实都可以联系到中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人口众多。
中国众多的人口引起基层(基层在这里指普工,一般的技术工人,刚毕业的大学生)劳动力供大于需,在市场竞争下,工资上升缓慢,甚至出现不升反降的趋势。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到近几年,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他们的工资一般都较低;近几年实施高等教育扩招后毕业出来的大学生都普遍觉得工资一年比一年低。20世纪90年代初期,GDP每增长1%,就业增长0.4%左右;90年代后期到现在,GDP每增长1%,就业只能增长0.1%,城市登记失业率迅速上升。这跟市场竞争下的商品经济是同个道理的。
由于劳动力较多,岗位竞争激烈,加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企业无需特别关注工人的福利问题,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上所耗费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中国商品的低成本优势完全来源于自然资源价格的扭曲和人力资本的低下。
对于其他进口中国商品的国家来说,他们根本无须抱怨中国的商品,因为他们获得的利益是建立在中国资源巨大浪费、环境污染和牺牲工人本身应得的的福利所换来的。他们(指进口中国商品的国家)只看到表面上中国商品低价格对他们的冲击,但是假如按照同个价值尺度来衡量两国的人力成本和资源消耗成本以及环境付出的代价,他们又会不会在背后抿着嘴偷笑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身并不是一个公平的等价交换过程,这也是中国为什么一直拥有低成本优势的原因,而且在以后长期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保持下去,因为人口众多问题不是靠三年、五年、十年就能解决的。
低成本优势使很多出口企业在海外市场获利甚丰,他们也就不会去考虑到升级他们的产品,改进技术,建立品牌。这是形势使然,而不是中国的企业天生懒得去搞产品、技术、服务升级。
而内需不足则很明显是由于中国的基层劳动力得不到切实的劳动保障,福利待遇也较低,对于日常突发风险应付能也较低,所以他们把储蓄看得很重要(这是中国储蓄率高的原因),把多余的钱都放进银行里以备不时之需,这是他们防范危机的意识所起了作用。
在“萨斯”发生的时候,媒体评论说中国人的危机防范意识不够,其实够不够只要看看中国人储蓄率就知道了。储蓄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储备应付将来不时之需,另一个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但是,从前几年中国不断降低它的利率和开征利息税,但是储蓄率不跌反升就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中国人储蓄的目的还是为了“储备”。储蓄除了应付突发危机之外,还要应付大规模的常规性必须的开支,如教育、住房等等。把钱都拿去储蓄了,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提高“内需”了。外汇收入增加幅度、资本收入增加幅度与劳动收入幅度的不平衡就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内需不足,生活水平很难提高。
促使产业升级的问题,拉动内需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调节,比如可以通过切实落实保障劳动人员劳动福利来实现。能把现有保障制度落到实处不但可以提高基层劳动人员防范危机的能力,适当降低储蓄率,从而拉动消费;而且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迫使企业通过改进技术和工艺,改善和加强管理来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而对于人们常议论的通过人民币升值造成企业出口成本增加,进而促使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来降低成本方法笔者反而觉得不是那么有实效,一是通过借口企业效益下降减少员工福利来转接成本;二是不能给内需其直接起拉动作用。
实际上,上面的方法都只能是作为短期的政府宏观调控行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当成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执行。由此观之,笔者不得不佩服陶老早在九十世纪30年代的深谋远见,他在《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一文中提出:“中国所以贫穷落后,主要是由于人多,科学不发达,社会不平等……只有人口退到教育线或创造线(每户三至四人)才能使有天才的分子不至因穷困而埋没,没有余暇研究高深学问,以发现更有效之生产技术而创造更富裕的社会。”
中国读者: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