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济师看中国外储存底:太多不是好事(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个
据明报报道,2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不过背上这个「世界第一」称号,对中国是祸还是福?法国巴黎百富勤董事副总经理及总经济师陈兴动把问题说得明白:「(中国外汇储备)太多了,不是好事。」 8537亿美元首超日本喜突破存隐忧 据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昨日引述国家外汇管理局知情人士透露,截至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不过,对于这项「世界第一」,各方反应不一,庞大外储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反映□国内持续经济失衡。据指出,人民银行日前提出了「藏汇于民」,暗示民众与市场也要分担本来由国家承担的汇率风险。 截至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增至8537亿美元;而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该国2月底时外汇储备为8501亿美元。中国因而取代了日本,外汇储备成为世界第一。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相当于GDP的35%左右,大大超出2.4%的国际指标。如果考虑到出口收入和外资收益大部分转化为再投资的因素,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额远高于「最优规模」。对于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总额,意见分歧。 周小川:人均计不高外债要还热钱会走 据人民银行网站昨日公布,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汇率专题会上发言中表示,从人均尺度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并不高。他说,亚洲金融风波以后,大家对于外汇储备的数量标准有了新看法,也有新的争议,国家外债水平不同、FDI(外国直接投资)总存量水平不同,外汇储备可能也不同。外债是要还的,FDI要分红,也有可能撤出;另外,热钱会伺机撤走。这些因素都对外汇储备数量标准有影响。周小川指出,中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的管理角色将根据条件逐渐弱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前日在北京指出,中国外汇储备充足,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增强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和吸引外资,降低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魏指出,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海外高信用等级的政府债券、国际金融组织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和公司债券等金融资产,操作上始终坚持长期及战略发展的经营理念。 外界对中国日益高企的外汇储备亦不无担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称,「外汇储备持续激增是国际收支失衡的结果。现在监管机构和市场都已明确了此看法,顺差也是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表现,这反映了国内经济的失衡」。 「藏汇于民」意味市场分担风险 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关于「藏汇于民」的表态颇具深意。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首席外汇分析师刘维明认为,「藏汇于民」意味□民众与市场也要分担承受汇率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元春对本报表示,中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从正面而言,这代表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发展战略取得较大成效,为中国内部发展带来很多好处;从负面而言,亦反映中国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更重要的是,中国今后将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焦点及磨心。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资产数量全球第一,中国在美国债券和资产市场将产生「领头羊」的效应,对美国而言,这是一种经济威胁,贸易纠纷也有可能加剧。 不利本土消费国民财产恐流失 长期有研究中国经济的陈兴动表示,目前内地外汇储备处于高水平,令内地有需要「泄洪」,将资金投放海外,这情◆将不利于促进本土消费增长,同时海外资金一旦管理不善,更会造成国民财产流失。他又指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其实是不确实的,因为内地是一封闭式经济体系,资本帐未全面开放,代表大部分外汇储备由中央持有,相对日本是一个开放型经济,民间拥有大量外汇资产均未有反映于政府的外汇储备中。 稳定人民币汇率增加信用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亦指,外汇储备高对内地经济实有利有弊,好处是可支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增加其信用,但外汇储备愈多,亦增加管理的风险及难度。 事实上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亦表示,内地政府已开始采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以配合汇率浮动,扩大进口以改善国际收支平衡,他预计要实现贸易的基本平衡,需要花两三年时间。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日前发表报告,指中国「十一五」发展计划已将经济增长策略,由以往的出口及投资带动,转为倾向以本土消费带动增长,这种政策转变将带来贸易顺差的减少,外汇储备数额降低,以及人民币的循序渐进升值。配合以上策略,相信有助纾缓中国与欧美等地的贸易摩擦。 千亿外贸顺差储备主要来源 专家指,中国外汇储备来源有三大部分,其一是外贸顺差,这是外汇的主要来源。2005年,中国2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量中,有1000多亿来自外贸顺差。第二是外国直接投资,这亦是外汇储备的重要部分,去年外国对中国直接投资达603亿美元。 去年500亿美元热钱流入 第三是投机资金(即俗称「热钱」)。由于过去一年关于人民币升值的猜测不断,大笔热钱受到利益驱动,伪装成经常项目交易进入中国。有专家估算,2005年流入中国的热钱约有500亿美元。 另外,黄金储备也是一个国家的储备之一。美国的黄金储备有8000多吨,德国有3400多吨,而中国内地只有600吨。把这两个因素考虑在内,可以对中国的国家储备总量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