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四条腿

大家好,小黄鹂博客开通了。
个人资料
正文

zt韩少功:“文革”为何结束?

(2007-04-11 17:23:09) 下一个
  对于“文革”产生的原因,社会主流似乎已有共识。有人会提到中国的专制
主义传统,还有人会提到斯大林主义的影响,并由此追溯到俄国大革命和法国大
革命的是非功过。更多的人可能不会这样麻烦和耐心,干脆把“文革”归因于“
权力斗争”或“全民发疯”,一句话就打发掉。

  我们暂不评说这些结论,但不妨换上另一个问题:“文革”为何结束?


  既然反思了“产生”,就不能回避“结束”。既然产生是有原因的,那么结
束也必有原因。如西方某些人士断言,凡暴政不可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必以武
力除之 ——这就是当今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的逻辑。但通常被视为暴政的“文革
”看来在这一逻辑之外。因为“文革”既不像晚清王朝结束于各地的造反,也不
像二战时期的日本军国政府结束于外国军队的占领。粉碎“四人帮”基本上未放
一枪,整个过程还算和平。标志着彻底结束“文革”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只
是依托一场有关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一、两次会议中完成了实权转移,过
渡可谓平稳。这就是说,结束“文革”是行动成本较低的一次自我更新和危机化
解。


  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说“权力斗争”和“全民发疯”,那么权争疯狂为
何偏偏在这一刻停止?如果说“专制主义”或“斯大林主义”,那么这些东西为
何在这一刻失灵?它们是被什么力量克服而且如何被克服?


  任何转折都有赖于社会大势的缘聚则生和水到渠成。个人作用在历史进程中
诚然重要,但对于一个体积庞大的国家来说,其相对的效用概率必定微小。政治
路线在历史进程中也诚然重要,但往往需要更多相关基础条件的配置,有时甚至
离不开一项生产技术的悄悄革新。比如说,如果没有70年代前期“大化肥”和“
小化肥” 的系统布局建设,没有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良种推广,纵有后来的联产
承包责任制,恐怕也难有足够的农产品剩余,那么肉票、布票、粮票的相继取消
,还有后来城镇人口的剧增和市场经济的骤兴,恐怕都难以想象——这一类大事
都不容忽略。

  但这里只说及思想政治层面的两点:


  新思潮的诞生


  1976年以四五天安门运动为代表的全国抗议大潮,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
是民意的厚积薄发,显现出“文革”大势已去。在此之前,1973年广州李一哲的
大字报呼吁民主,1974年张天民等人就电影《创业》问题“告御状”,此类体制
内外不同的抗争早已多见。从近些年来一些最新披露的资料来看,当时全国各地
都活跃着众多异端思想群落,如北京有郭路生(食指)等人组成的文学团体(见
多多文),在上海(见宋永毅文)、湖北(见王绍光文)、河南(见朱学勤文)
、四川(见徐有渔文)、贵州(见钱理群文)等地,则有各种地下“读书小组”
从事政治和社会的批判性思考。陈益南先生著《一个工人的“文革”》,也提供
了一份生动而翔实的亲历性见证,记录了一些工人造反派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他
们思想上的迷惘和最终清醒。这些都显示出,当年的天安门事件并非孤立事件,
其背后有广阔而深厚的民间思想解放运动,有色彩各异的思想者组成了地火运行



  新思潮以民主、自由、法制、人道、社会公正等等为价值核心,其产生大致
有三种情形:


  一是“逆反型”,表现为对“文革”的硬抵抗。在“文革”的极权体制和政
治狂热之下,遇罗克、张志新、林昭、刘少奇、贺龙、彭德怀一类冤假错案屡屡
发生,人权灾难层出不穷,迫使很多人进入了对政治和社会体制的反思。包括共
产党内不少高层人士,在“文革”前曾是各项政治运动的信奉者与追随者,习惯
于服从权力的指挥棒,只是因自己后来身受其害,有了切肤之痛和铭心之辱,才
有各种沉重的问号涌上心头。胡耀邦后来成为党内“民主”的倡导者,周扬后来
成为党内“人道主义”的倡导者,显然与他们的蒙难经历有关。


  二是“疏离型”,表现为对“文革”的软抵抗。当时没有直接受到过政治迫
害的更多人,也对 “文革”隔膜日深和怀疑日增,是因为“文革”妨碍了他们的
个人生活欲望。这些人一般没有强烈政治意识和直接政治行为,但对“文革”形
成了更为广泛而巨大的价值离心力。70年代中期出现了青年们“革命还俗”后的
“自学热”、“艺术热”乃至“家具热”——上海品牌的手表和自行车也被市民
们热烈寻购。湖南著名的 “幸福团”由一些干部子弟组成,寻欢作乐,放浪不羁
,听爵士乐,跳交谊舞,打架斗殴甚至调戏女性。作家王朔在《阳光灿烂的日子
》里描写的一伙军干子弟,也接近这种个人主义、颓废主义、虚无主义的状态。
这证明即使在当时执政营垒的内部,禁欲教条也被打破,世俗兴趣逐步回暖,加
速了“文革”的动摇和解体。


  三是“继承型”,即表现为对“文革”中某些积极因素的借助、变通以及利
用。“文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现象,从总体上说,具有革命理想和极权体
制两种导向互为交杂和逐步消长的特征,两者一直形成内在的紧张和频繁的震荡
,使解放与禁锢都有异常的高峰表现。1966年,毛泽东在主要政敌失势之后仍然
发起运动,是“权利斗争”说难以解释的。他倡导“继续革命”和“造反有理”
,“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在随后两年里甚至使大部分国民享受
了高度的结社自由,言论自由,全国串联,基层自治,虽然其最终目标至今让人
疑惑不解和争议不休,但民主的激进化程度足以让西方人士望尘莫及。他后来政
策进退失据,反复无常,越来越陷入极权弊端的困锁,但就全社会而言,反叛精
神和平等目标的合法性还是得到了暧昧的延续,如大字报等手段获得法律保护,
“反潮流”精神得到政策鼓励。这一极为矛盾的状态和过程,给结束“文革”留
下了活口。回荡着《国际歌》声的四五天安门运动,以及后来被取缔的“*”,不
过是历史向前多走了半步,是“造反有理”的变体。


  从这一点看,“文革”不同于一般的极权化整肃,比如1968年全国大乱被叫
停以后,异端思潮仍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活跃与高涨,与50年代末期“反右”以后
的万马齐喑大有区别。同是从这一点看,对“文革”的反对,也不同于一般的西
方式民主,比如新思潮并不是对BBC或者VOA的照搬,亦无中产阶级作为社会支撑
,而是一种根植于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中国特产。遇罗克、李一哲、杨曦光(杨
小凯)、张志扬等知名异端人物的经历证明,他们既有“逆反型”状态,从“文
革”中获得了负面的经验资源;又有“继承型”状态,从“文革”中获得了正面
的思想资源——在他们的各种文本中,红卫兵或造反派的身份背景隐约可见,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遗传明显可见。


  正因为如此,有很多研究者认为“文革”中没有民主,至少没有真正的民主
,因为所有造反都是在服从中央“战略部署”的前提下进行,而且即使是异端思
潮也往往带有红色的话语胎记。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不过历史从来不是发生在无
菌箱里,民主从来没有标准范本。俄国叶卡德琳娜的启蒙,是有专制前提的启蒙
。法国拿破仑的改革,是有专制前提的改革。人们并没有因此而一笔勾销历史,
并没有对他们的启蒙或改革视而不见。古希腊的民主制与奴隶制两位一体,从来
都不乏劣迹和伤痛,但后人并没有说那不是民主。“文革”其实也是这样, “尊
王奉旨”是一方面,革命旗号之下的一题多作和一名多实,作为某些书生最难看
懂的历史常态,是不可忽略的另一方面。在这后一方面,反叛精神和平等目标既
然有了合法性,就固化成一种全社会的心理大势,如同一列狂奔的列车,脱出极
权轨道并非没有可能。回顾当时众多异端人士,我们即使用西方某些最傲慢和最
挑剔的眼光,也不能因为他们有一个红色胎记,就判定他们与民主无缘。


  “文革”结束多年以后,市场化进程中冒出很多群体事件。工人们或农民们
高举毛泽东的画象,大唱革命时代的歌曲,抗议有些地方的贫富分化和权力腐败
,怀念着以前那种领导与群众之间收入差别很小的日子,甚至是粮票一样多和布
票一样多的日子。作为“文革”的遗产之一,这种“怀旧”现象引起了广泛争议
,很难被简单化地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也许,这种“后文革”时代社会思潮的
多义性,在一定程度也正好重现了“文革”时代社会思潮的多义性,为我们留下
了一面检测历史的后视镜。


  旧营垒的恢复


  “文革”中的某些激进派曾抱怨毛泽东没有“彻底砸烂旧的国家机器”,对
“官僚主义阶级”过于软弱和姑息(见杨小凯1967年文)。这从反面泄露出一个
事实:由党政官员以及大多知识分子组成的上层精英群体,当时虽然受到了重挫
,但并没有消灭,甚至没有出局。事实上,正像陈益南在书中描写的那样,在1968
年到1969年全国恢复秩序之际,受到冲击的党政官员在各级“三结合”的权力重
组中构成了实际性主体,并没有全部下台。即使是下台的党政官员和知识分子,
在1972年以后,经过一段时间下放劳动,也大多陆续恢复工作,重新进入了国家
机器。这些富有政治能量和文化能量的群体在红色风暴之下得以幸存,是日后结
束“文革”的重要条件。


  20世纪是“极端年代”(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语),政治具有多疑、狂热以及
血腥的风格。苏联当局在大肃反期间先后处决了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的大半,
苏军元帅的大半,还有苏军其它高官的大半,包括15名军区司令中的13名,85名
军级干部中的57名。60年代的印尼政变受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官方的支持,先
后共屠杀了近百万左翼人士,光是美国驻印尼大使亲手圈定的捕杀对象就多达数
千。街头的割头示众时有所见,军人与穆斯林极端组织联手,在两年之内每天至
少杀害共产党嫌疑分子一千五百多人(见澳大利亚《悉尼晨报》1999年7月间Mike
Head的连续报道文章及档案材料公布)。作为这个血淋淋世纪的一部分,中国的“
文革”也出现大量非正常减员。一时间人命如草,一部分是国家暴力所为,一部
分是国家失控时的民间暴力所为——但作为长期意识形态薰陶的结果,后一种暴
力仍暴露出体制的必然性,与其它暴力共同构成了极权化过程中最黑暗和最血腥
的一页。不过,就大面积的情况而言,混乱与血腥并不是当时事实的全部。红卫
兵“联动”组织的打杀行为受到了司法追究,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少数农村的
打杀风潮被军队紧急制止和弹压——这一类故事并非不值一提。一大批上层精英
恢复名誉(如陈毅等),或者恢复权力(如邓小平、万里、胡耀邦等),也并不
是发生在 “文革”终结之后。这些有别于苏联和印尼的现象,这种有生力量的大
批保全甚至奇妙地复出,是受益于革命时期“不虐待俘虏”的政策传统延续?抑
或也得助于中国社会深层“中庸”、“和合”的柔性文化传统遗存?……这些问
题对于史家而言,也许不能说多余。


  “要文斗不要武斗”,“团结干部和群众两个95%”,“一个不杀大部不抓”
等等,是针对这些人的官方律令。有意思的是,在多年来的主流性“文革”叙事
中,这些律令在有些地方的名存实亡被大量泼墨,在有些地方的大体有效却很少
落笔入文。正如同样是20世纪的史实,苏联的*几乎家喻户晓,而印尼的白色恐怖
却已销声匿迹——这很难说是舆论的正常。其实,基本的事实之一是:如果中国
也成了苏联或印尼,如果邓小平等大批高层人士像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托洛
茨基、布哈林、皮达可夫一样死于杀戮,或者被某个外国大使圈入捕杀名单,他
们后来就不可能成批量地出山,结束“文革”的时间就必定大大后延。


  从事后的回忆来看,上层精英们谈得最多的“文革”经历是“下放”——这
包括党政官员和知识分子贬入下层任职,或者直接到农村、工厂、“五七干校”
参加学习和劳动。近两千万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也是与此相关的放大性安排。


  “下放”无疑具有惩罚功能。当事人的社会地位降低,还有歧视,侮辱,恐
惧,困苦,家人离散,专业荒废等伤害也往往随之而来。这种经历大多逼出了当
事人对 “文革”的合理怨恨,成为了他们日后投入抗争的心理根源。可以想象,
当这些人冤屈满腔的时候,专案组的阴冷和大字报的专横是他们的唯一视野。自
己曾一度追随潮流投身批斗的壮志豪情,不一定能长存于他们的记忆。而合作医
疗、教育普及、文化下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革命亮点,也很难进入他们的
兴奋。这里有回忆视角的逐步位移和定向。


  在另一方面,除了少数人遭遇遣返回乡或拘捕入监,就标准定义下的“下放
”者而言,其绝大多数保留干籍甚至党籍,保留全薪甚至高薪——这在大批当事
人后来的回忙录中都有不经意的泄露。对比《往事并不如烟》一书中受难者们忙
着化妆、看戏、赴宴的“往事”,此时的厄运当然已经够苦了,但还是使“下放
”不太像单纯的惩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灰溜溜的大多数“下放”者仍然不失
民众的几分尊敬,几分羡慕、巴结乃至嫉妒。他们仍然构成了潜在的社会主流,
不过是在重获权力之前,经历了一次冷冻,接受了一次深入底层的短期教育。当
局似乎想以此调整社会阶层结构,强迫上层精英与下层民众融合,尝试革命化“
五七道路”的可能。在一次已经失败的民主大跃进以后,这无异于又来一次削尊
抑贵的民粹大跃进,在世界史的范围内同样令人目瞪口呆。


  但与当局的估计相反,民众对革命并无持久感恩的义务,倒是对极权弊端日
渐厌倦与不满,物质和文化欲求也与禁欲化的强国路线尖锐冲突。民众不但没有
使“下放”者受到拥护“文革”的再教育,反而给他们输入了怀疑和抵触现实的
勇气。“下放”所带来的丰富经验,更使他们在日后的抗争中富有生机活力。以
文学为例:作家们在批判“文革”的文学解冻中,大多有“为民请命”的姿态,
即便是个人化的表达,也大多与农民、工人、基层干部心意共鸣,显示出广阔的
人间关怀和社会视野。即便这种视野也有个人情绪滤镜下的某种变形,但它至少
把下层民众始终当作了同情、感激、崇敬、怀念的对象,就像电影《牧马人》所
表述的那样。这与90年代以后文学中较为普遍的自恋和冷漠,形成了明显的对照
。90年代的批判似乎还在继续甚至正在深化,但有些文学精英一旦把“下放”过
程中所积蓄的思想情感释放完毕,兴冲冲的目光就只能聚焦粉面和卧房,顶多再
回望一下门弟和权位,比如对“最后的贵族”一类话题津津乐道,比如在报刊上
制作出喜儿嫁给大春是错失致富良机的笑料——他们情不自禁地把社会等级制重
建当作辉煌目标,与民众的阶层鸿沟正在形成。事情到了这一步,与“文革”后
期那些与民众紧密结盟的下放者相比,这些精英的批判是否正在变味、走形乃至
南辕北辙?倘若他们所向往的阶层鸿沟进一步扩大,倘若摆脱极权主义的结果只
是要让社会中、下阶层落入极金主义的囚笼,民众对革命乃至“文革”的怀念冲
动会不会如期到来?


  执政当局在“文革”中低估了民众的不满,更低估了精英们在表面服从后面
的不满,以中外历史上罕见的“下放”运动加速了自己的失败。当精英从民众那
里一批批归来,当他们的名字开始陆续重现于报刊和会议,“文革”的反对派实
际上已经出炉成剑,已经形成了体制内的力量优势,而且遍布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教育、外交等各种重要岗位。此时新思潮已经入场,新中有旧。旧营垒
已经复位,旧中有新。各种社会条件出现了复杂的重组,貌似强大的“文革”已
成残破的蛹壳。1974年以后的“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力不从心,到
处受到阳奉阴违的抵制,已经预示了一个朦胧若现的结局。一旦时机到来,改革
领袖就可以顺从和借重民意,以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为号召,以四五天安门运
动为依托,第一打民意牌,第二打实践牌,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化的巨大道德威
权和政治攻势。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没有另起炉灶,而是利用现存制度资源和制
度路径。比方逮捕“四人帮”和挫败上海方面的割据图谋,是利用“下级服从上
级”的集权原则——华国锋是当时最高领导,全党全军全国都得服从。比如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则依据“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原则——“凡是派”当时尽管掌
握了党、政、军几乎所有的最高职位,但不得不尊重全会多数人的意志,向务实
改革派交出实权。


  这一套“民主集中制”,是一种时而集权时而民主的弹性做法,与其说是制
度,不如说更像是制度的未成品,有时甚至是非制度的应急运动。如果说它曾被
有效地用来应对过救亡和革命的难局,但并没有阻止过“文革”灾难的发生,最
终还出现了强权化和极端化的恶变,让人们余悸难泯和暗虑难消。因此,旧营垒
在成功结束危机以后,如果还要继续往前走,如果要承担一个人口大国全面振兴
的全新使命,就不得不面对制度改造和制度创新的巨大难题。

  这个难题留给了未来。


  结语:不难理喻的“文革”


  对“文革”的简单化叙事几乎积重难返。很多新生代和外国人被某些“伤痕
”式作品洗脑以后,说起中国的“文革”,只能倒抽一口冷气,摇头瞪眼地惊叹
“不可理喻”。这恰好証明当今主流性“文革”叙事的失败。理喻是什么?理喻
就是认识。我们需要自然科学,正是因为自然科学能把种种不可理喻的自然现象
解说得可以理喻。我们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正是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能把种种不可
理喻的人文社会现象揭示得可以理喻——我们决不可把“文革”越说越奇,越说
越怪,越说越不可理喻,再把这个认识黑洞当作自己大获成功的勋章。


  “文革”是上十亿大活人真实存在的十年,是各种事变都有特定条件和内在
逻辑从而有其大概率的十年,决不是一堆荒唐的疯人院病历再加一个离奇的宫廷
斗争神话。只要不强加偏见,只要不扭曲记忆,一个贫穷大国急切发展中的多灾
多难,就不会比我们身边任何一种爱或者恨更难于理解,不会比我们身边任何一
位亲人或邻居更难于体会——从根本上说,他们非神非妖,“文革”就是由这些活
生生的人来参与和推动,并最终予以终结的。今天,“文革”已经结束三十年了
,已经退到可供人们清晰观察的距离了。我们需要更多视角与立场各异的作者,
来拓展和丰富对“文革”的叙事,还“文革” 中国一个不难理喻的面貌。这样做
,可能会增加批判“文革”的难度,但只会使批判更加准确和有力,成为真正的
批判。


  彻底否定“文革”,是多年来的官方政策和主流观念,自有不算恩怨细账和
调整全局战略的好处。换句话说,这种否定如果意在根除极权体制及其种种弊端
,那么再怎样“彻底”也许都不为过。即使当事人有点情绪化,也属于人之常情
。但这样做如果只意味着牵就于思维懒惰,意味着划定学术禁区,对十年往事格
讳勿论、格禁勿论、格骂勿论,那么一种妖化加神化的两极叙事,一定会造成巨
大的认识混乱和认识隐患。长长十年中与极权关系不大的事物(如惠民的创制和
建设),对极权给予磨损、阻滞、演变以至克服的事物(如启蒙的民主和革命)
,就可能成为连同病毒一起灭亡的宝贵生命,而结束“文革”的生动过程和历史
意义就会永远空缺。这种历史上似曾相识偏执论竞赛并不光荣。它不仅会给某些
空幻和夸张的红色“怀旧”之潮伏下诱因,更会使人们在西方冷战意识形态面前
未战先乱,自我封嘴,盲目跟潮,丧失自主实践的能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革”长久处于不可理喻的状态,就会成为一截粗大
的绝缘体,无法接通过去与未来。这块绝缘体一定会妨碍人们认识“文革”前半
个世纪的革命——“文革”就是从那里逐渐生长出来的;也一定会妨碍人们认识
“文革”后的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文革”是后续历史不可更换的母胎,孕
育出后来各种出人意料的成功和突如其来的危机。


  当中国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热门话题之际,“文革”是绕不过去的,更不应成
为20世纪以来国情认知迷宫前的一把锈锁。
  2005年7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