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争强好胜,善于察言观色,口才伶俐,这些是她赢得上下尊重喜欢的原因, 但同时这也是她逐渐受到公婆贾琏冷落的原因。
这听起来很矛盾,但又是现实。 关键在于她的风光遮住了别人,就如溪边的杨柳,得意时两相映照,爽心悦目极了;待到叶落随水漂转,难免越发让人悲秋。
为了更好理解这样的道理,我们不妨先看看《红楼梦》第25回情节吧。
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李宫裁笑向宝钗道:“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林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讨人厌恶罢了。”说着便啐了一口。凤姐笑道:“你别作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指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这一段写得非常有趣,要是让叶适来评,肯定要把这段趣味大加欣赏。 可惜我不是叶适,大概说不尽其中的风趣,所以只好请读者自个仔细琢磨去了。
《红楼梦》中林黛玉王熙凤李纨薛宝钗几个人的斗嘴都写得非常有趣,我每每看看看着就心动意摇,无可不可的,真希望变成那只孙悟空,可以随意抓耳弄腮,翻斤打滚的。
(这话扯远了。打住,打住哈。)
我引用这段文字,最主要的是分析王熙凤的性格,说明这种性格为什么会得罪人。王熙凤嘴厉害,就显得别人嘴笨,不知不觉就得罪了人。在上面这段故事中落下风的林黛玉,嘴也很伶俐--她吃亏是因为小姐的身份,不能开这样的玩笑--所以她没有在意。但是在意的人很多。作者在这段故事后面紧跟着就写赵姨娘马道婆暗算王熙凤和贾宝玉,这是非常明显的暗示。
王熙凤并没有非常得罪赵姨娘,但是赵姨娘却嫉妒得要命,非常希望王熙凤也倒那么一次霉。作者在这里用一种道术夸张的手法写这样的故事,作为受过现代科学熏陶的我们,只能把它理解成一种想象。
赵姨娘不但心里嫉妒,大概也真的作过手脚,请过神仙、拜过佛道,说不定还偷偷练过小李飞刀,意淫过武功秘诀,但结果如何,为人不知, 作者也没有写得十分明白,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非但赵姨娘嫉妒,贾琏的面子也有点搁不住,公婆的脸也挂不住, 王熙凤也就逐渐受到了冷落。
这个故事还写到王熙凤的一个性格,她非常在乎结婚对象的地位。 她对林黛玉说“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这已经不是笑话了,而是王熙凤的真实心理。
《红楼梦》还有不少故事显示了她的这种心理。譬如王熙凤弄权馒头庵,不但因为争强好胜被老尼姑抓住了辫子,我认为跟她的这种心理不无关系。王熙凤不见得就真的想拆散别人的婚姻,而是因为她认为这样对那个女子不无好处。毕竟放弃一个穷书生在她看来未必是了不得的大事,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世界上却有不少痴儿女,所以她的自以为是的行为也就送了两个人的性命。
《红楼梦》后四十回王熙凤再次设计拆散贾宝玉和林黛玉,大概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警幻曲说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所有这些,在于她对于男女之间的痴情认识不够清楚。
王熙凤的这种心理,也有碍于她跟贾琏的感情。贾琏是有大男子主义的心理的,特别在当时的社会风俗下。 所以《红楼梦》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1]写到:“我命里怎么就该犯了‘夜叉星’”。 45回又写到“贾琏听如此说,又见凤姐儿站在那边,也不盛妆,哭的眼睛肿着,也不施脂粉,黄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
对我来说,这些未必是王熙凤贾琏的错误,更有可能是文化的问题。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贾琏即使没有大男子主义,他的大男子主义也会被鲍二家的之类的妇女勾引起来, 即使贾母帮王熙凤教训贾琏,她也认为大男子主义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再仔细说下去,这就是儒家文化的缺点,因为儒家文化加剧了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
西方社会也经过农业社会阶段,也经历过战争贵族阶段,同样碰到过男子的体力优势问题,但是西方对女子的要求不如中国严厉, 这很清楚说明儒家文化在这个方面确实是有问题的。男子对女子的束缚,在某些时候确实是得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年老的男子都可以很好地控制女子,但是在很多方面也是不利的。
王熙凤的女权主义倾向,就导致了更为弱小妇女的不幸,也终于使她受到了冷遇, 最后伦到了“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
[1]往里听时,只听里头说笑。 那妇人笑道:“多早晚你那阎王老婆死了就好了。”贾琏道:"他死了,再娶一个也是这样,又怎么样呢?“那妇人道:"他死了,你倒是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贾琏道:“如今连平儿他也不叫我沾一沾了。平儿也是一肚子委曲不敢说。我命里怎么就该犯了‘夜叉星'。”
原创文章,严禁剽窃,欢迎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