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人性善
(2006-05-09 10:03:45)
下一个
人性善是孟子的话,他给善的定义是:
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耻之心。
如果非得把这个理论套成“人之初,性本善”, 那就是说生下来的孩子都具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耻之心。
那么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把他们教育成不懂“是非之心”,没有“恻隐之心”,丢失”羞耻之心”吗?
所以“人之初,性本善”大致说明了中国的古怪现象,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是傲慢无礼, 越是讲究别人对他们的膜拜,越是喜欢用歧视语言。
大概在中国,受教育就是为了占据道德制高点,就是为了获得随心所欲的自由吧。
我们不妨再用寡妇理论来解释孟子说这句话的原因。从现在的文献可以看出,孟子小时候是非常淘气的,大概也没有少和孩子打架。既没有父亲,又没有兄弟的孟子大概被欺负惯了,偶然有一个大人走过看不过去把他给解脱了,所以他记得很清楚:大人有恻隐之心,有是非之心。大概打他孩子的家长也道了歉,所以人大还有羞耻之心。 所以孟子的人性善的“人”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人”,在孟子当时,“小孩””奴隶”是不算人的。
所以孟子的“人性善”不是刻画“人性”, 二是刻画“人”。 换句话说, 这是孟子关于“人”的看法, 所以孟子的“人性善”充满着对“小孩”和“民”的歧视, 充满着对于“大人物”的拍马和讨好。
所以中国有“做人”的说法,“做人”就意味着拥有政治权利,不做奴隶,不做民。
后来到了宋朝,大概释道学会了向皇帝推销他们的理论,强调他们都是善良的好人,为皇帝着想,于是儒家大怒,开始说和尚道士的坏话。但是宋真宗并不在意谁更好(本来就跟他关系不大), 所以调解了一句:“儒释道都是一样的,都强调善”。
于是这个人性善就被再次强调了,因为三教合一,又加上了“人之初”这三个字。大概也因此产生了“童心说”,大概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娈童,喜欢才发育的女子。
这样的孩子好欺骗好对付啊。
所以人性善,就是欺负善良人的学说,变得软弱可欺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