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生活 猶太人有一部經典叫做塔木德,塔木德說:「不要讓自己貧窮,讓自己貧窮是一種罪惡」,猶太人在世界的人口佔千分之三,世界 1 至 1,000 排名的富豪,猶太人卻佔了百分之五十。 「不要讓自己貧窮,讓自己貧窮是一種罪惡」,這個信念竟然有這麼強大的力量。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我也用這個咒語當作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開場白: 「不要讓自己不快樂的生活,讓自己不快樂的生活是一種罪惡」。 什麼讓我們不快樂呢?有人為情所困,有人被錢所苦,有人需要別人的尊重,有人對未來充滿恐懼,形形色色因人而異,有時候有些人什麼讓自己不快樂,自己也不清楚了。 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使自己不快樂的原因,不在自己之內,是別人、環境、命運、外境造成的。如果你不認識自己,對自己沒信心,不愛你自己,那麼你不可能會快樂的生活。 「如果你不認識自己」,你可能會問我這是什麼意思?誰最了解自己?當然是自己,還會有誰? 但我不認為你了解或是認識你自己。 「未生我時誰是我?生我以後,我是誰?」很多人這麼問 你所認識的自己只是自己的一部份,而你不認識的是全部的自己。 有一部分的你在處理你日常的生活事物,我稱他為外我,另外還有一部分的你,我稱他為你的內我。 內我處理你內在的世界,好比說想像力的世界,夢的世界,可能性的世界。 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外在的經驗世界,對內在的自己不但不聞不問,感覺很陌生,甚至否定內我的存在。外在世界的經驗,是由內在世界中誕生的這件事,你一無所知,就不足為奇了。 這就是為什麼你認為你不快樂的原因,不在你自己之內,而是外境(別人、環境、 …. )所造成。 外在的經驗世界,它反映出你內在世界裡的觀念。 外在的經驗世界像是一面鏡子,如果你希望鏡子裡的你帶著笑容,你會怎樣做?你只要對著鏡子笑,鏡子裡的你非笑不可。 外在的經驗世界裡的你,如果希望有人愛你,你會怎麼做?你只要愛內在的自己,鏡子裡的你非被愛不可。 假設你覺得沒有被人尊敬,你責怪別人沒有尊敬你,無論你再怎麼去責怪,我相信你一定會體驗到情況沒有改善,反而往往會是更糟糕。如果你試著去尊敬內在的自己,外在的你就再也不會感覺沒有被人尊敬了。 問題在外面,答案在裡面。 問題在外面的自己,答案在內在的自己。 外在的自己遇到了問題,你不在內在的自己上解決,反而你想讓外在的自己去解決,這就像牛拉著車子走,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打車子還是打牛?你多半都是打車子,因為你根本不知還有牛,你根本不知道內我的潛力,你根本不知道內我創造的力量。 什麼是潛力?什麼是創造力? 它指的是你與生俱來的改變外在經驗世界的能力。改變,對,就是改變,無論你現在經驗著什麼,你擁有改變的能力。易經說:「窮則變,變則通」。 一旦你能體會到自己那改變的能力,快樂的生活就容易了。 改變的能力,就是潛力、創造力。一旦你能體會到,你就知道自己是什麼,你就認識全部的自己。 「怎麼才能體會自己的潛力、創造力?」 「怎麼才能體會自己改變的力量?」 明白(知識)加上練習就會有體會。 明白什麼? 1. 你認為真的事,是因為你內在的感覺。你的感覺並不是因為外在世界發生的事,感覺來自你內在的觀念。同樣發生的一件事,有時候你和別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原因在此。 舉個例子來說,你覺得別人沒有重視你,你感覺到不受重視,你認為別人真的沒有重視你,要不然你怎麼會有這種感覺呢,但是你沒有明白,那感覺其實是來自你的觀念,你對那件事情的解讀。 「管他重視不重視我,那是他的事,與我無關,它重視我不代表什麼,他不重視我,也不代表什麼,問題是我有沒有重視我自己」,這是另一種解讀,如果你帶著這種觀念,你根本不會感覺到他沒有重視你。 2. 所有在你生命中發生的事,並沒有絕對或固定的意義,你賦予它意義。 3. 同樣一件事,你可以賦予它不同的意義,一旦你付予它另外一個意義,你就是另外一個人,你可以選擇自己是什麼,你是可以選擇自己是誰。這就是你改變自己的機制。 你想的,你說的,你做的,就成為你的經驗。這就是你創造的機制。 思想是有創造力的。 語言和情緒是有創造力的。 行動是有創造力的。 你想的,但是你沒有說,也沒有做,別以為這事沒有發生。這件事發生了,只是發生在另外一個世界,那個世界並非與你無關。 你想的,你說了,但是你沒有做,這事也一樣的發生了,只是發生在另外一個世界,那世界離你很近。 你想的,你說的,你又做了,這事就發生在你經驗的世界。如果它沒發生,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你想的不夠,你說的不夠 , 你做的不夠 . 否則那是不可能的。 「心存善念,口說好話,身行好事」,你就為你自己創造了幸福的環境,快樂的生活背景。 你的創造力,你的潛力,你改變存在狀態的力量吸取自你,如果你否定自己,你就吸取不到力量,你知道我們經常無意識的在否定自己嗎? 否定自己的方式: 1. 受害的觀念:認為有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區分,然而在此觀念下,沒有人在事件發生時會感知自己為加害者,所有在這個觀念裡的人,在事件發生時都感知自己為受害者。 受害的觀念,代表自己無能為力,代表自己不喜歡的事,別人是可以強加於你,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如此,但這是不可能,只要有一個明白,你就可以看到,只有在你同意這個觀念的時候,他才會作用,如果你不同意,不接受,它就不能作用。 據說耶穌在被釘十字架的時候,他都不同意、不接受自己是受害者。他說:「神呀!原諒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都是因為 …. 害得我 …. 」當你定義自己是一個受害者的時候,你就是在否定自己,你放棄自己改變的能力。 2. 罪惡感:罪惡感很少發生在現在,大多活在過去和自己的記憶當中,這是否定自己的另外一種形式,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幸福和快樂,覺得自己過著痛苦悲傷的生活是贖罪,是可以接受的。罪惡感永遠都會造成不朽的限制不朽的隔閡 , 愛是完整的自我價值及創造力 , 罪惡感則是缺乏自我價值的信念 3. 偽裝自己 : 這也是自我否定的一種型態, 表現在生活中是思言行 ( 身口意 ) 的不一致 , 想一套說一套做又是一套 永遠不敢以真實的自己 ( 意念 ) 展現自己 彷彿自己是次極品似的 , 偽裝自己會讓自己的創造力內耗殆盡 在過去無論我們做了什麼,最多只不過是在錯誤中學習,不要無意識的責難自己,而不肯原諒自己。 原諒自己,你才有可能原諒別人,你能找個理由原諒自己,你才有可能找個理由原諒別人。我知道你們很多人不這麼認為,你們認為可以原諒別人,但不能輕易的原諒自己,我告訴大家,那是不可能的,在那內在的世界裡,別人只是自己的一個延伸,別人和自己是一,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信不信,當你打從心底原諒了別人,輕鬆的是你,得利益是自己。 肯定自己,你對自己就會有信心,那是快樂的源頭。生活中活力創新力量的源頭 你可以快樂的生活,你可以運用那創造的機制,你想,你說,你做,來創造你要的 ( 心想事成 ) 。然後你就會知道其實生活是那麼輕鬆和容易,快樂就在你的身邊。 每當你感覺受了傷害,感覺不舒服,停下來,不要對不好的感覺反應,深呼一口氣,放鬆你的身體,然後告訴自己這受傷的感覺來自對這個事件的意義,是誰給了這件事傷害性的意義呢? 很快的你就會從這種傷害性的能量之中走出來。很快的你就會學會不受干擾,很快的你也可以成為一位如如不動的大師。 對那傷害你的人,衷心的道謝,要不是經過他們的考驗,你不會成為如如不動的生活大師的。 你們有些人,生活在無耐,沒有喜樂的環境之中,也許你有許多你現在無法改變你的生活的理由,如果你不開始創造一些你能改變的理由,改變將永遠會是個未來的想法。 在喜悅的路上,有許多的挑戰 , 是在人際關係之中走出權利鬥爭之外,而發自一個很深的同情層面,如果一個朋友出言不遜或不友善,退後一步,以同情之心,試著從他的觀點體驗一下他的心情,你就可以看到他的恐懼,他的無耐,他的自衛自辯,那是與你無關的,你愈來置身事外,你的生活就會愈形寧靜與豐富。 如果你覺知到在自己生活中發生的更多喜悅,你要願意放棄一個有限的觀點,而擴大你對自己生活的看法。 如果你想脫離一個不好的處境,如果你感到精疲力竭,如果你總是與你心煩或不喜歡的人在一起,這時候,藉著看看自己所擁有美好的事物,對它們表達你心中的感謝之情:「自己,謝謝你」,「宇宙,謝謝你」很快的你就能改變你的現況。 創造自己內心的平靜是學習打開你的心扉,它是指你不在情緒的層面聚焦,不執著於這些發生在你週遭的事物,你知道你是誰,你允許事情在你四周流動,而不影響你的平安之感。 當在生命中再發生讓你覺得不舒服, 或是讓自己覺得受了傷害的時候, 請記住不要對那個情緒反應,那個情緒只是要帶一個訊息給你。 在我一生中 所有發生的事都不是真的,只是我把它當真罷了。 在我一生中 所有發生的事都沒有固定的意義,是我賦予它意義。 如果 我能賦予一件事不同的意義,那就代表我是另外一個我, 那代表我可以選擇我是誰, 我可以選擇我是甚麼。 我並不期待你相信我說的是真的。你可以半信半疑,但我鼓勵你,在生活中嘗試運用一下這份明白,練習用這份明白去改變你的生活,萬一這資料不正確是假的,你也沒有什麼損失,萬一這資料是真的,而你沒去嘗試,那我可以保證你損失大了,好像是在武俠世界裡,你撿到一本密笈「乾坤大挪移」而沒去練。你說可惜不可惜。其實你是可以輕易的創造一個快樂的生活。 真的,你可以決定你是誰,你是什麼。你是一個存在。一個存在,它不可能會變成一個非存在。雖然生命的型態會改變,在經驗的世界有生有死,但是你所曾經經驗的,都將生生世世的留下印記。 謝謝你的聆聽。我向你內在的神 ( 佛 ) 致敬 9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