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父亲的回忆

给父亲收集的抗战期间在空军的记忆和有关祖父的中国海军文章
正文

中国的航空工业起步并不算晚

(2006-05-08 13:18:19) 下一个

中国的航空工业起步并不算晚,1918年建立的马尾海军制造飞机厂是我国的第一家飞机制造厂,以后又相继建立了广东飞机制造厂、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公司、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成都飞机制造厂。中国也拥有世界一流的航空科技人才,如巴玉藻和王助。他们于191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19年,巴玉藻在中国设计制造成功第一架水上飞机。王助毕业后则到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工作,该公司研制的第一架飞机就是由王助总设计并监制的。他于1918年回国后,便致力于飞机研制工作。然而,由于中国支持航空工业的基础工业的落后、航空教育和科研的薄弱,由于政府的腐败和战乱不断,中国始终没有建立起可以称为独立产业部门的航空工业。

(一)飞机研制工作

航空技术是现代高技术。设计制造飞机不是简单的工匠手工艺所能胜任的。早期的先驱者没有取得很大成就的关键原因之一是他们缺乏航空工程技术教育。他们对航空有一些认识和了解,但技术上所知不多。选派航空留学生则开始改变了这种局面,也使中国航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最早派出学习航空工程的有巴玉藻、王助、曾诒经和王孝丰等。巴玉藻和王助则是成就非凡的代表人物,他们为中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开创作出了重大贡献。

1.海军制造飞机厂。

1918年,巴玉藻和王助回国后,即筹备成立了海军飞机工程处(即马尾海军制造飞机厂),巴玉藻任主任。这是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工厂。马尾海军制造飞机厂在巴玉藻主持下设计的第一架飞机于1919年8月完成,取名甲型一号,这是一架水上飞机。这种飞机共造了三架,性能不亚于欧美的同类产品。巴玉藻在飞机研制成功后,提出了一个扩建工厂的计划,“以图多制教练机,养成多数人才,逐渐试造军用飞机,自制发动机,以期达到建设空军增强国防之目的”。他提出拨款60万元建厂研制飞机的计划虽获得批准,但未能实现。在他和王助的努力下,设计制造飞机的工作在艰难中进行。到1929年共制造出6种型号的飞机12架,以水上飞机为主。在1922年,巴玉藻和王助共同设计建造了世界第一个水上飞机浮坞。

海军制造飞机厂在生产飞机过程中,所用的金属材料均从国外进口,发动机也全部依赖进口,其他木质材料、蒙皮材料和油漆则使用本国货。自1919年完成甲一教练机后,到1922年又完成了甲二、甲三、乙一等初级教练机。1924到1925年又设计制造了丙一、丙二水上轰炸机,它们的重量已达2.95吨,最大速度已达每小时170千米。

二十年代后期,海军制造飞机厂在继续设计生产教练机的同时,也研制了几种侦察机和鱼雷轰炸机。如1927年研制的戊一“江凫号”、戊二“江鹭号”、丁一“海鹰号”、丁二“海雕号”。这些飞机虽都是双翼木制水上飞机,但外形都相当简洁美观,性能也不错,可以同外国同类飞机相媲美。

1931年,海军制造飞机厂迁到上海。这个时期,飞机设计和制造技术也有了一些进步,如改善飞机机身流线形、翼剖面也更加科学,支架采用了焊接技术。除继续研制水上飞机外,也开始生产陆上飞机和仿制外国飞机。抗战前,海军制造飞机厂先后研制和仿制了教练机和侦察机7种,其中1934年研制的“宁海号”

舰载侦察机是相当出色的,它的机翼可以折叠。由于当时的政府不重视自己的飞机,因而没有通过大量采购等手段扶持自己的研制工作。这些飞机几乎都没有投入批量生产。1936年,海军制造飞机厂以很快的速度为军方仿制了18架美式飞机。抗战爆发后,海军制造飞机厂被迫迁到成都改组为第八修理厂。从此,这个中国最早的飞机制造厂再也没有在飞机研制上取得多大成就。

2.广东飞机制造厂。

广东飞机制造厂是中国第二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厂,1920年在广州建立。1923年杨仙逸从美国运回四架寇蒂斯“珍尼”式飞机。杨仙逸以这种飞机为基础,与美国工程师一道,研制成双翼教练机。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亲自主持了试飞典礼。首次试飞由黄光锐驾驶,据说宋庆龄也一同乘机上天。孙中山以宋庆龄的英文名为这架飞机命名“乐士文”。为了鼓励中国人自己研制飞机,孙中山特别题写了“航空救国”四个字。

1928年起,广东飞机制造厂开始研制飞机,并将所有的飞机都定名为“羊城号”。由于广东地方政府不迷信外国飞机,也敢于使用本国飞机,这使广东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工作相当出色。1928年广东的梅龙安设计制造了第一架飞机“羊城51号”,并亲自驾驶飞行成功。接着又设计制造了“羊城52号”,时速128千米。1929年又造出时速超过160千米的“羊城54号”、“羊城55号”、“羊城56号”等飞机。1933年又造出了“羊城57号”,它的速度达到220多千米。据统计,广东飞机制造厂在1936年前共研制生产了“羊城”系列的教练机、驱逐机、轰炸机达60多架,成为中国当时在飞机研制方面成就最大的航空工厂。

1934年,广东飞机制造厂改为韶关飞机制造厂,与美国寇蒂斯—莱特公司合作生产飞机。这时,该厂的主要任务转为修理和仿制外国飞机,但也自行研制出“复兴”式教练机。到1939年,该厂共仿制成美国“霍克”Ⅲ式飞机44架,生产“复兴”式飞机4架。1939年,韶关飞机制造厂又迁到昆明,改为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1941年再迁到贵阳。工厂除了继续制造外国飞机外,还自行研制了“研驱一”飞机,这是中国最早的下单翼式布局飞机之一。虽然它的机身相当笨重,但也达到了每小时547千米的高速度。它只制造了两架。该厂还计划研制性能更好的研驱二,但未能实现。另外,自行设计的“复兴”式也进行了改进,其中“新复兴”丙的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292千米,“新复兴”甲的速度为每小时285千米。不过它们的制造数量都很小。

随着战争的进行,计划研制的几种飞机都未能坚持下去。担任工厂厂长的朱家仁后来在自己家里继续研制飞机,取得了很大成绩。朱家仁在1936年就自己设计制造了“苏州号”双翼教练机,相当成功。从1943年起,他又在自己家的后院里设计制造了“研驱零”驱逐机。1945—1948年,在国际上直升机刚刚开始发展之时,他就开始研究、设计直升机。他先后设计制造成功了两架共轴式“蜂鸟”号甲型和乙型直升机。其中“蜂鸟”乙型直升机的典型技术数据为:发动机功率91.7千瓦,旋翼直径7.62米,机高2.63米,总重725.5千克,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136千米,航程219千米。这架直升机看起来也十分漂亮,采用封闭式坐舱,可以说超过了国际上同类直升机。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3.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公司。

1934年,国民政府和美国合作在杭州建立了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公司。这个飞机制造厂先是修理外国飞机,后逐步过渡到组装、仿制美国飞机,包括全金属飞机。后来制造的美国诺斯罗普式轰炸机为全金属应力蒙皮结构,共制造了25架。这是中国首次制造带有应力蒙皮结构的大型飞机。这也表明了中国具备了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和飞机制造技术。在将美国的侦察机改制为轰炸机的过程中,任务完成得也相当出色。

抗战后,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公司迁到云南垒允,在杭州和垒允期间的8年里,共装配和生产了各式飞机约二三百架,成就相当突出。从生产的飞机性能上看,说明这个工厂也具备了设计新飞机的能力。但由于战时主要目的是多出飞机,因此自行研制飞机的工作一直没有开展。1942年日军侵入昆明后,工厂关闭。

4.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

1935年,意大利人来中国与国民政府在南昌合办了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

1936年,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首先修理了“美龄”号飞机和两架意制菲亚特式飞机。1937年开始,该厂按计划制造20架教练机和6架大型S—18双发轰炸机。尽管中国只承担了约20%的生产工作,但设计制造这种双发动机大型飞机在中国还是第一次。抗战后,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迁到四川的南川,改组为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朱霖任厂长。

1939到1947年,这个厂研制了6种飞机。忠28甲下单翼驱逐机是仿制苏制伊—16飞机。但由于没有图纸,自己设计的比例很高。它的重量为1556千克,最大速度每小时455千米。先后造了3架。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后来又将这架飞机改成教练机,共制造了30架。这个数量在当时是很高的。

1940到1942年,第二飞机制造厂试制了两种滑翔机,生产量有30多架。该厂还曾在缅甸装配过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美国的P—40“战鹰”式99架。这个厂在抗战期间成就最大的工作是自行研制了中国第一种中型运输机“中运一号”以及它的改进型“中运二号”。“中运一号”总重454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342千米,航程1600千米,乘员数11人。“中运二号”与“中运一号”相似,但在起落架、尾轮、襟翼和内设计方面有许多改进。它的最大速度为每小时345千米。于1946年试飞成功。“中运三号”的设计速度则达到353千米。由于金属材料缺乏,飞机均采用木制结构,但设计与制造都十分精良。“中运一号”和“中运二号”从设计到制造都堪称杰作,飞机性能优良且外表美观,外国人看了都不相信是中国自制的。

5.成都飞机制造厂。

1941年,滇缅公路被日军封锁,外国军用物资进入中国十分困难。由于对飞机的需要十分迫切,于是,航空委员会又筹建了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厂,地点设在成都,目的是训练设计和制造飞机的技术人员,利用国内材料,自己设计制造飞机。这个厂逐步发展为成都飞机制造厂。

1942到1943年,成都飞机制造厂仿制了15架美国教练机、15架“研教一”双翼教练机和30架“大公报”号滑翔机。1942到1944年,成都飞机制造厂根据苏联的SB—3轰炸机资料,设计制造了研轰三式轰炸机。除功率达600千瓦的发动机、金属螺旋桨和可收放起落架是原苏联的外,其他部件和材料都是国产的。全机总重量达13200千克,可谓是中国当时生产的最大的飞机。此后,成都飞机制造厂的成就不那么突出了。计划研制运输滑翔机的工作也没有完成。

据统计,在1949年以前的40年间,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各种飞机大约在600—700架,而大部分是组装或仿制的。自己设计制造的虽然很少,但这些个人的或飞机工厂设计制造活动是很难能可贵的,有些飞机可与国外的同类飞机相媲美,有的还超过了国外飞机,显示了中国设计师的水平和天才。

(二)航空教育与航空研究

1.早期的航空学校。

武昌起义时,中国只有两个飞行队,一是南京飞行队,一是武昌航空队。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将南京的航空队调至北京南苑,组成航空传习所,1913年又筹建了中国第一个飞行学校——南苑航空学校,并建成了一个飞机修理厂。当时南苑航空学校共有各式飞机12架,1914年毕业第一批学生41人,1917年毕业第二批学生42人。1919年底,南苑航空学校归属新成立的航空事务处,并改名为航空教练所, 1923年又改为国立北京航空学校。北洋政府原计划建立空军,但最终未能建成。到1926年,这个航空学校终于停办了。十几年间,共计培养飞行人员100多名。

民国成立后,广东地方当局也计划筹建航空学校。但直到1924年,广东航空局才在大沙头建立了航空学校。到1936年广东航空学校归并南京空军时,共计毕业学生约500人。

东北军阀张作霖在直皖战争后,从北京抢走飞机十几架,于1922年在沈阳创办航空学校。1924年毕业第一批学员41人,筹建了东北空军。此后,东北航空处先后向法国、日本派出许多学生学习航空。东北空军在九一八事变前,共计购买外国飞机达500多架。

除北京、广东、沈阳三处规模较大,办得较好的航空学校外,其他地方政府也纷纷建立航校,设立飞机修理厂。如云南政府于1923年建立了云南航空学校,山西军阀阎锡山于1925年建立了航空学校和飞机修理厂。湖南省政府于1930年成立了航空处,并成立了航空训练班。其他如山东、湖北、四川、广西、江苏以及福建等省也都曾建过小型航空学校和航空队。由于当时的混乱局面,这些飞行学校的运行极不稳定,经费不足,技术不规范,因此也未对中国的航空事业产生很大影响。

2.航空留学教育。

清朝末年,已经开始选派学生去国外学习航空工程,最早的一批是巴玉藻、王助等4人。他们于1917年回国后,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开创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清华大学在1933年前派出留学生10人学航空工程。1933年,民国政府航空署选派了3位学生赴美国留学,其中有林同骅等。1934年航空委员会又考选了25名理工毕业生赴意大利学习航空工程。以后派出的人逐年增多。据一些粗略统计资料,1937年以前仅在美国学习航空工程的就有60人。抗战时期,日本空中力量的优势使政府和莘莘学子更加意识到中国航空技术的落后,因此出国学航空的人更多。通过政府选派、中美庚款和中英庚款等几个渠道派出的航空工程留学生每年都达数十名。据估计,抗战期间派出的航空工程留学生人数在200人左右。1949年以前,中国派出学习航空工程的留学生总数高达300人以上。

中国航空工程留学生抱定强烈的科学救国、航空救国的信念,负笈海外、发奋图强,加上他们都是在国内层层考选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因此在欧美求学和工作期间,大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涌现出具有世界水平的航空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三十年代后期和四十年代派出的留学生中,有许多回国后为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如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沈元、吴仲华、陆士嘉、徐舜寿、任新民、屠守锷、梁守磐、庄逢甘、黄纬禄、黄玉珊等等。

3.航空工程教育。

九一八事变后,兴办航空教育成了政府和教育界的共识。一些大学开始设立航空类课程。1934年的航空技术会议作出了协助各大学设立航空工程系以培养航空技术人材的决议,中国的航空教育从此进入大发展阶段。

清华大学在1934年首先开设了航空讲座。在冯·卡门的介绍下,1935年从美国聘请华敦德教授前来讲学,另外还聘了几位中国教授。1936年毕业了第一届航空组学生。1938年在西南联大时,清华大学正式设立航空工程系。1939年,清华航空系又开始招收航空工程的研究生。在国内各大学中,清华航空系规模最大,条件也最好,取得的成绩也最大。

1935年,由航空委员会提供经费,南京中央大学创设了航空系。1937年毕业了第一批学生共21人。从1937年开始招收航空本科学生。到1940年,航空机械特别班共毕业三批。抗战时,中央大学迁到重庆。1940年秋,中央大学航空系已有学生125人。到返回南京时,中央大学航空系有风洞、发动机、仪表和结构四个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早在1933年就开设了航空课程,1935年在航空委员会的支持下设立航空门,后扩大成航空系。到1942年夏,交大航空系共毕业航空专业学生7批72人。

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航空系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三个学校到1949年时已毕业航空工程学生达500人。

其他学校也纷纷建立航空系。天津北洋大学于1935年开办航空系,浙江大学于1944年开办航空系,厦门大学于1944年开办航空系,成都四川大学于1945年开办航空系。还有一些学校开办了较小的航空工程系,如云南大学、西北工学院、中国工业专科学校等。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也积极筹办军事航空,1941年成立了延安航空学校,1943年军委成立了航空研究组,1945年又在东北成立了航空学校。这些工作为建国后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打下了基础。

从三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末短短的十几年间,据统计共计毕业航空系科的学生近千人。他们逐渐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航空科技人员群体,为新中国发展航空科技积蓄了力量。此外,航空学术团体也开始建立。1934年,中国第一个航空学术团体——中国航空工程学会在杭州成立。钱昌祚任会长。

4.航空科学研究。

1949年以前,航空工业基本上处于草创阶段,人才、资金、设备都极端缺乏,航空科学研究几乎没有开展。当时曾有两个研究机构,一是清华航空研究所,一是航空委员会的航空研究院。

清华航空研究所成立于1936年,由航空委员会给予补助,顾毓秀和庄前鼎分任正副所长。该所的主要研究工作与成绩为:设计并建造了一个风洞,开展了空气动力学研究,进行了高空气象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飞机结构和材料方面的研究。另外,研究所还研究了直升机,设计、制造了滑翔机。

航空委员会的航空研究所是1939年7月7日在成都建立的,后改为航空研究院,黄光锐和王助担任正副院长。这个研究院人数最多时有100余人。在抗战期间,研究院开展了空气动力学、发动机、飞机设计以及结构和材料方面的研究。研究院在王助的领导下,还研制了研教一、研教二式教练机和研滑一式滑翔运输机。另外还研制了一些飞机和发动机的零部件,其中飞机副油箱达上万个。

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内的航空科研工作并没有取得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但当时许多在国外的留学生在参加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大量突出的成就。在高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空气动力学以及固体力学等若干领域,中国学者取得的成果获得广泛承认。钱学森、郭永怀、林家翘、柏士义、钱伟长都是当时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