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父亲的回忆

给父亲收集的抗战期间在空军的记忆和有关祖父的中国海军文章
正文

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

(2006-05-08 12:45:47) 下一个

文:丁玉林

第二飞机制造厂的前身是中国和意大利合建的“中意飞机制造厂。”该厂在南昌市东郊老营房。1933年秋开工,1935年建成,至1937年先后试制仿莎伏亚重轰炸机、菲亚特双翼战斗机,因日机轰炸停止生产。1938年初,国民政府决定将几个中外合办的飞机制造厂和其它军事航空工厂整顿重建。原“中意飞机制造厂”迁到便于隐蔽、防空的丛林沟海孔洞,名为“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简称“第二飞机制造厂”、又名“海孔飞机厂”(第一飞机制造厂在昆明,第三飞机制造厂在成都)。  

 海孔洞是古代内陆海的遗迹,钟乳石形成的溶洞。洞内高50多米,宽10多米,深约300米。处处有光怪离奇、姿态万千的钟乳石,有清澈溪水从洞深处流出。洞口是个寺院,有不少神像,文人在洞口最高处书刻“豁然开朗”四个大字,是隐蔽防空建厂的好地方。   第二飞机制造厂在南桐矿区(今万盛区)丛林沟海孔(原属南川县)征地约3341市亩,将厂区附近划为特别警戒区。征地由南川县政府召集当地有关部门评定价格,征地款华币11630.60元。省政府通知以海孔为中心,半径30华里范围内的树木由飞机厂低价购用。工厂计划在厂辖幅员纵约5华里,横约3华里的范围内,沿公路一带建工房120余幢。工厂基建工程分两期进行,1941年底前为第一期,次年1月开始为第二期。   

第二飞机制造厂从1938年1月开始修建。人员从杭州飞机制造厂分派技工73名为骨干,在当地招收一些人员,进行厂的设计和基建。当时厂长是朱霖,为了更快提供抗日战争的急需,全厂职工日夜奋战,至年底,工厂的基建初具规模:从川湘公路49公里处修一条简易公路7.6公里到海孔洞。在海孔洞侧小洞安装了柴油发电机解决厂动力照明用电。在洞内建了一栋3层楼的车间大楼,1200平方米。洞口修建了一栋3层楼的工务楼。洞内两边是厂房,中间通道可停放装配20多架战斗机。厂房内设有机工、钳工、白铁、机身、机翼、电镀等车间。在洞外还建有铸锻、油缝、修配、木工、修理等车间。生活设施远离厂区,虽然简陋,还基本齐全,有职工宿舍、文化体育设施,天然游泳池,洞内建筑有较好的防潮、防火设施。洞外建筑有较好的防空伪装,用松枝铺盖。


  后来,又先后修建了一些生产和生活用的设施,在洞外建了机身库、办公室,沿公路建了职工医院、宿舍。后又修建了职工俱乐部、托儿所,后沟又修建了总装车间等。


  1941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军政厅发给第二飞机制造厂空军军旗一面、上校阶级旗一面,以示厂的级别和享受的政治待遇。


  第二飞机厂内,国民党设有南川丛林沟航空委员会第二十六区党部。工厂行政是厂长负责,厂长先后有:1937-1939年是朱霖(留学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系),1940年初-1942年秋,是钱昌祚、黎国培(留学苏航空力学工程学院),1942年秋-1948年是马德树。


厂内生产业务机构有工务处、总务科、厂务课、支配课、检验课、设计课、会议课。科课下设有:装配、油漆缝工、机翼、机身、铸造、白铁、钳工、焊工冲砂、木工、机工、锻炼、修配、工具、准备、器材、购材、外勤、事务、文书、保管、水电、医务、人事、出纳、会计等股。另外,还有消防队、驻渝修理所、驻渝办事处。1941年第二飞机制造厂有正式职工约1200多人,民工约200人。其中职员275人,工人1000余人。职员职称有一等机械正15人,二等机械正1人,二等机械佐42人,三等机械正1人,三等机械佐2人。少校科长1人,上尉2人、中尉4人,准佐3人,荐七级会计室主任1人。职工工资,职员均实行月薪制、月工资(法币)50-170元。工人实行计时工资制,时工资0.10-0.46元。月薪按204.10时计算。


  第二飞机制造厂内有中国共产党的秘密组织,与南川县特别支部联系,工程师喻乃喜(留学意大利的)是个共产党员,组织关系是由上级转给南川县特别支部的,由王绍余作联络通讯工作。喻乃喜在厂内发展过党员。厂党员刘鸣异暴露身份被厂扣押,南川特支联系喻乃喜以工程师身份将刘保释脱险。


  第二飞机制造厂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制造飞机。1939年初开始设计仿苏E-16单座驱逐机改为双座战斗教练机。当年是民国28年,取名为“28甲式教练机”,1940年试飞成功后交部队使用,1941年开始小批生产,至1943年初,共造20多架,后被淘汰停止生产。


  1943年初,飞机厂的总工程师(工务处长)林同华、工程师顾光复、总工程师高邦俊利用库存的一些舶来航空木材和抗战前后的配件、仪表,新运进的美制航空发动机等器材,设计了木质中小型双发运输机,能载乘8人,起名为“中运一”。在设计制造中,发挥了设计者的聪明与智慧,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工程技术人员勤奋细致地工作,终于在1945年5月制造成“中运一”飞机,然后分装在10几辆卡车上运往白市驿飞机场,装配后于11月试飞。当时白市驿机场是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的基地。不少美军飞行员围观,友善者支持,高傲者讥笑,对这架木飞机议论纷纷。试飞时,一名美军少尉飞行员望着“中运一”飞机升空,越飞越高越小,竖起他的大拇指,大声高呼“OK”。飞机从白市驿机场飞到成都太平寺机场,用了53分钟,试飞成功。这架飞机是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运输机。


  第二飞机制造厂为了培养人材,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先后派遣一些人员到英美各国的飞机制造厂实习。1944年冬,举办了领工训练班。


  1944年,林同华、唐勋治等人又着手研究设计“中运二”双发中小型运输机,1947年试制成。“中运二”运输机比“中运一”有改进,采用了美驱逐机的着陆装置,改进了液压系统,外表光滑美观,性能有提高。1948年2月19日在重庆试飞成功。试飞员陈丙泉。1947年又开始研究设计“中运三”全金属中小型运输机。


  1939年至1948年,第二飞机制造厂除设计制造“28甲式”教练机、“中运一、二、三型”运输机外,还先后制造了仿德H17型中级滑翔机30架,仿捷克生初级滑翔机6架、仿伊驱逐机3架。


  飞机厂除组织生产和安排职工生活外,还组织防空、防特、防盗等工作。在厂内驻有1个营的部队,在后沟炮台山建有防空、战壕等工事。日军知道南川丛林有飞机厂后,派飞机来轰炸,先后有五次,因工厂隐蔽防护较好,未炸到。1939年10月13日上午,日军飞机18架来炸飞机厂未找到,在南川县城投弹142枚,造成死伤310人(死168人),房屋、商店等财产损失158万多元。


  1946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决定,第二飞机制造厂迁回江西南昌。1947年底人员、设备、器材分批迁走。工厂迁走后在重庆海棠溪民生码头71号设有驻川留守处,由叶永安任处长,后改为驻渝办公室。制造的“中运二”型飞机,试飞成功后无空运队接收,厂长马德树下令在渝拆卸,运南昌青云谱机场(南昌解放后交给了人民解放军)。飞机厂迁走后留下的房屋地产,以出租形式交南川县政府每年由南川县向飞机厂交50市石租谷,或折款交租。
第二飞机制造厂迁回南昌,驻三家店机场。1948年12月1日厂长马德树召集全厂员工宣布:第二飞机制造厂奉周至柔总司令令撤销迁台。除“中运三”飞机设计人员暂并入航空研究院外,其余人员不愿赴台的可调为部属附员,允许到昆明第一飞机制造厂、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或广州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厂长马德树随厂人员到台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