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外公在文革后期去世, 妈妈带着肚子里的她从当时的家 --- 新疆奎屯, 赶回四川老家奔丧, 她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生在了那里.
那是个特殊的年代, 路上还时有武斗. 妈妈就把刚刚满月的她暂时留在农村老家跟外婆在一起, 而自己赶着回新疆去给学生上课了.
外婆家当时很穷, 大多数家庭那时恐怕都好不到哪儿去. 妈妈大概也没多少余钱留给外婆, 于是她从满月起就只好由母乳直接改喝米汤了.
从幸福的浪尖跌如谷底, 人们形容她的小脸就一下子从满月变成了尖嘴猴腮, 尽管姨妈后来说她吃过她的奶水. 姨妈和外婆家相邻, 她那时刚生了第三个儿子, 那个儿子比故事中的她大好几个月, 可见姨妈的奶水恐怕比米汤的营养好不到哪儿去.
姑姑来看她给她买过奶粉的事恐怕也是有的, 她那时在当兵的大伯资助下上林业中专. 顺便交代一下, 她的爸爸妈妈老家是邻居, 两家仅一墙之隔, 所以两家的亲戚常能见面. 但两三袋奶粉对一个敖敖待哺的婴儿能起多大决定性的作用呢?
所以故事的主人公这样长到了两岁的时候体重还赶不上刚满月那阵, 实际上已经奄奄一息了. 爸爸妈妈一直没有机会再回来看她, 他们在她才刚一岁零一个月的时候又不慎有了他们的小女儿, 上面还有一个比她只大两岁的哥哥, 确实是顾不上她了.
这时她的救命恩人来了 --- 她的大伯. 他目击了她的生存状态后很难过, 二话不说就把她带到了安徽 --- 他自己的那个家. 这个家里有她的奶奶, 伯父伯母, 两个堂哥和一个堂妹. 堂妹长得胖乎乎的, 很可爱.
她在这个家里感觉很温暖, 还模糊记得和堂哥一起玩的情景. 她在这里照了人生第一张相, 是和伯父全家一起照的. 照片上的她额头突出, 眼窝深陷, 但眼睛很亮. 伯父说, 一看就是个很聪明的丫头, 但她后来看了那张照片, 觉得自己很象一个非洲儿童, 没有饭吃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