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说啥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插过队,回城当过工人,高考恢复后又上了大学。毕业后工作了几年,因信奉“决不允许生活老是这样”,就出国了。跳了
正文

体育冠军有文化吗?

(2006-11-07 13:19:43) 下一个
偶然看到“时事述评”的文章<<别给我假装有文化>>,觉得很有意思,免不了也浮上来冒两泡。王军霞说没脑子的人,在任何方面,做任何事,就是读再多书,都不可能成功。这一点我是极为赞成的。我想“时事述评”可能也不反对吧。可“时事述评”在他的文章里把这句话延伸了,说:“在王姐看来,有脑子的人即便不读书,也一样可以成功”。“时事述评”真犯了个逻辑错误,王姐没这么说。很多定理其逆定理不成立。不能随便延伸。更何况您为什么不延伸为“在王姐看来,有脑子的人读了书才会成功”?王姐也许是想说明这个意思,只是您有意去歪曲地延伸她的含义。另外,“时事评述”认为这些冠军得了财富失去青春,得了光环失去阳光等等。这种是您自己的看法,可千万别套到别人头上。冠军们可是认为他们既得了财富有没浪费青春(就是说没失去),得了光环还兼阳光。这是因人而异的看法,没有标准的。您可以说您的看法,但未必他人认同您。现在就回到核心问题来讨论看看。“时事评述”说人智商高低,读书多少,跟文化没半点关系,文化不等于智商也不等于读书。说得对极了。这一点我十分赞同。但奇怪的是到了文章结束时,您却说“脱下运动装,穿上学生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认字,造句,查字典问老师,总有一天也会静下心来写一本什么<<我们也有文化>>。是我看错了还是漏掉什么了?如果文化不等于读书,那么为什么要劝运动员去读书,然后就能写<<我们也有文化>>?对不起了,时事评述。我并未恶意。只是看到文章有些逻辑上的混乱忍不住冒两泡。我还真是赞成您说的文化不等于智商和读书。但是对于邓亚平在英国拿到硕士,又去剑桥读博士,这可是真刀真枪的。你可以说咱中国大学对那些体育文艺明星有特招指标(这西方国家也有),但是英美大学到了硕士博士可就没特招了。尤其到了博士阶段,不管你是谁,该考的,该答辩的(博士资格考试和答辩)都是由博士指导委员会负责,不是一个导师说了算的。硕士没三名教授,博士没五名教授签字,能过吗?中国的游戏我就不懂了,但美国的,是假不了。除非是克莱登大学。当然,有了博士并不等于有文化。比如说邓亚平是中华食文化的文盲,等等。但是起码可以说她是受过高等教育了。至于受了高等教育又怎地,这里不讨论,要不又是一大篇。提到文化跟读多少书没关系,那么文化也应该是很笼统的一种范围,里面有食文化,体育文化,以及象美国这样的汽车文化。那么,刘翔,王军霞等冠军算是文化人吗?应该算吧。总不至于只有能写出好字,长句的人才是文化人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