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阅人间事,读圣贤书
个人资料
为人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边读边聊《翻身》记(六)

(2024-05-29 08:00:15) 下一个

抗日战争不仅是军事斗争,更重的是政治斗争。对什么是政治,毛泽东曾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大白话解释: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把自己搞的多多的,这就是政治。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都迅速发展壮大,充分证明了共产党的政治确实是成功的。

反观蒋介石领导的抗日只是进行单纯的军事斗争,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单纯的军事斗争是不可能胜利的,也不可能持久,只能越打越弱,不会越打越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是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两手抓,因此不仅在军事上能积小胜为大胜,消灭敌人,锻炼军队,越打越强,越打人越多。在政治上,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投入抗日斗争,皖南事变虽然使新四军在军事上遭受重大损失,可在政治上却赢得了对国民党的胜利,不仅得到了中间派的同情,也赢得了全国抗日群众的支持,使抗日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发展。

毛泽东分析了抗战后的国内形势,精准地看到帝国主义压迫的不仅仅是贫苦农民阶级,也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中国各个阶级和阶层,于是说服党内停止了之前的土地革命,在抗日根据地只实行减租减息运动。这一政策使得共产党在赢得贫苦农民支持的同时,也赢得了地主阶级的理解,并把很多地主团结在抗日统一战线中。张庄虽然没有地主直接参加抗日,但其它地区地主和地主子弟参加抗日和直接参加八路军的大有人在。

我同学的父亲是山西一个地主的儿子,就是在1938年参加的八路军,他说在那个时候的华北地区除了共产党就找不到抗日的队伍,那些具有家国情怀的有知识的青年,只有参加八路军才能抗日杀敌。我姑父的父亲是苏北地区的大地主的儿子,继承了家里的千亩土地,抗战爆发后,他结束在日本的留学生涯,投笔从戎,将自己田地分给那些愿意跟他一起抗日的当地佃农,拉起一支上千人的抗日队伍。参见旧文:中国有这样的人,所以才不亡国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而同时,为日军卖命,死心塌地当狗腿子的也不都是地主富农,贫下中农同样大有人在。比如张庄那个为虎作伥的伪村长尚石头就是贫农出身。

潞城县共有五个区,张庄属于第五区。在日本鬼子占领潞城县之前的短暂真空期,共产党领导的山西牺盟会就在潞城建立了抗日县政府,下辖五个区政府。日军来后,抗日县政府和区政府就转入地下,变成了流动政府,继续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活动,并在各村组建地下抗日村政府,和敌伪政权同时存在,只是一个在明面上,一个在地下。也有的村政府表面上是伪村公所,实际上是秘密抗日村政府,与张庄同在第五区的小沟村就是这样的村政府。他们表面上听命于敌伪政权,实际上是为五区抗日政府服务。我们小时候看过很多抗日电影都有这种双面村政府的情节,说明电影故事确实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张庄一直是沦陷区,而且是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控制严密。尽管如此,抗日村政府也在抗日斗争最严酷的1942年秘密成立了,村长由申锁子担任,副村长是弓来保,师福元担任抗勤,张天明为治安主任,这四个人都是不到25岁的年轻人。后来,村长和副村长被同村的烟鬼出卖,被敌人拷打十八天,宁死不屈,最后一个被枪毙,一个被军刀砍死。

张庄村政府自成立起,就一直领导张庄的地下抗日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为八路军收集情报和粮食被服,组织群众为八路军做军鞋,再就是协助八路军锄奸。共产党在各区都设有党委,村子里有党支部。在抗日活动的间隙,党的组织会组织抗日骨干学习政治,了解抗日形势,并进行各种抗日宣传活动。村子里既有给日本人当暗探和间谍的,也有八路军的地下工作者。抗日战争期间,张庄有六个人秘密参加了抗日队伍,其中两人暴露后被杀害后,又发展了几个抗日骨干,这些人也是后来张庄土改运动和农会的骨干分子和领导。抗日游击队也处决了几个死不悔改,罪大恶极的汉奸,村长尚石头就是其中之一。

抗战胜利时,共产党发展的抗日根据地达到一百万平方公里,解放区人口一个亿左右,中共党员为120万,军队120万,民兵260万。八年抗战,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人民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军52.7万人,伪军118.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支,各种火炮1800余门。正是这些缴获来的武器,为打败国民党提供了必要的装备。(见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抗日根據地#)

日本投降后,根据地的军民依然在为保卫胜利果实进行战斗。日本1945年8月10日由天皇宣布向盟军投降,日军随后撤出潞城和张庄。可张庄的炮楼里还盘踞着一百多名伪军,不肯向根据地军民投降,因为他们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就地维持秩序。同时,蒋介石也向八路军发布命令,原地住防,不得向对峙的日伪军采取行动,只有国军才有资格接收日伪投降,好像八路军就不是抗日的军队。这一公然的歧视性命令,暴露了蒋介石根本不想和共产党分享胜利果实,而是想独吞。于是,才有了毛泽东的摘桃子一说。

当然,蒋介石不单单是想抢夺胜利果实,而是有更深远的打算,这就是消灭共产党,取缔根据地。让日伪军维持战后秩序,不让根据地军民接收日伪投降,是蒋介石的小算盘,又一次暴露了蒋介石政治上的短视和反动。这招看似对党国军事上有利,因为蒋介石的军队都在大后方,赶到华北没几个月不可能,如果允许共产党接收日伪投降的话,共产党的根据地和武装力量又会大发展。可这个命令在政治上是灾难性的,因为这个命令激起了根据地军民的强烈愤慨,为日后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天下奠定了民意基础。八年抗战期间,根据地军民与日伪进行了无数次浴血战斗,对日伪有着刻骨仇恨,尤其是对伪军和汉奸的仇恨甚至超过日军,现在蒋介石竟然让这些昔日的汉奸们继续掌权,简直就是对根据地军民的极大侮辱。

于是,当朱总司令发布消灭当前之敌,迫敌投降的命令后,“解放区几百万民兵和几千万老百姓给了八路军和新四军最热烈的支持。短短几天内,几十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五千万以上的人民得到了解放。”(P130)

张庄那个最大的伪军据点是八月十四号被八路军和潞城民兵用三天时间打下来的。张庄解放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