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71)
今年夏天,我们班最后两个同学正式退休了。随着他们二人的退休,我们大学全班同学都进入了退休生活。也有个别同学是退而不休,比如被国家授予水运建造大师称号的大李同学,依然被聘为顾问继续为水工建设出谋划策。大李的荣誉名至实归,他是我们班唯一一个一辈子没有脱离原单位,一直在水运建设第一线的技术专家。几十年来参与和主持了无数大型工程和超级工程,最近的是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和南海造岛,现在又在为深珠通道做贡献。我问他什么时候全退啊?他说,很快,因为年轻人起来了。
和全国各地的七七、七八两届大学生一样,我们班也是以五零后为主,其次是六零后,还有少部分四零后。我们这两届大学生可以说赶上了中国最好的时候,尤其对我们建港专业来说,是从来没遇到过的大好时光。从我们毕业起就赶上了中国的基建高潮,我记得我刚毕业时,交通部水运司工程处的处长叶慧曾对我们说: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如果一直坚持干下去,都会脱颖而出。说这话的时候我们公司一年的工程量只有一个多亿,现在的工程量是几百亿,其中约一半是海外项目。叶慧说的没错,对于从事水运建设的人来说,是空前绝后的机遇期,所以在我们这届出现建筑大师一点不奇怪,这是时代的红利和机遇。错过了这个机遇才是遗憾。
我们在国内一直从事水运建设的同学都满满的成就感,相反早早出国的同学反倒没有这种事业上的成就感。我们班同学早期出国的不多,只有一个去了新加坡,后来一个女生在国内挣了些钱,后因家庭问题去了加拿大,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国内干到退休。两个出国的同学,一个在新加坡换了很多工作,另一个在加拿大做房产中介。而在国内的同学干的都不错,大部分退休时都是本单位的技术骨干和技术领导。如今的退休生活也过的有滋有味,这是他们应得的,毕竟中国的基建狂魔称号就是在他们成就的。
个人的命运总是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中的,顺着这个时代洪流,就能吃到时代红利,逆着洪流只能说是选择失误,而反过来选择又决定命运。
我们班大多数男生都找了个好媳妇,所以我们同学离婚的不多。我数了一下,全班28人,共有六个离婚的,其中俩人完全是自己的责任。对照现在的离婚率,我们班的离婚率算是很低的了。
也许是在学校时我们班就以爱好体育和整体身体素质好著称,所以我们班是全系各班去世同学最少的。我们班只有一个同学十年前就去世了,令人扼腕的是他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真是黄泉路上无老少啊!而其他班至少有两个离世的同学。虽然我们班病逝只有一人,但身体完全健康的同学也不多了,很多同学都疾病缠身。两个四零后老大哥十多年前就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两个杭州同学得了帕金森,一个已经到了后期,生活无法自理。还有患严重眼疾和各种慢性疾病的。
令我们同学骄傲的还不是谁取得了什么荣誉,我们班去世的同学最少,而是直到退休我们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出事的,都安全落地。如今当官可是个高危职业。:)
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崛起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虽然各自的人生轨迹不同,但只要在国内,都为中国的基本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参加工作时,中国还是个瞒珊学步的工业化婴儿,当我们这代人退休时,中国已经成长为基建狂魔和世界强国。在此,我必须表达一下我的心情:向那些一直在国内建设祖国的同学们致敬!
虽然你们走进了历史,但历史不会忘记你们!
我们这一代人真正幸运的是在一生中遇到了中国开放,有机会接触到了世界,真是不幸中之大幸也。可在独裁封闭的那个年代中国却是一个大监狱,而我们的父辈就是在监狱里度过了一生,出狱时,他们已经老了,没有机会了。想想他们的一生是多么可悲可怕。
至于什么工程和事业,我不觉得有什么可以庆幸的,只要有自由,一切皆有可能,我们的子辈就可以做他们喜欢的事,他们有的做CEO,也的从事演艺,亦或开一个小咖啡馆都是值得庆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