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虔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漫漫成周路(十六)七成天下 姬发接力

(2024-07-28 07:58:37) 下一个

受命之后文王所做的都是在为灭商大业做准备。迁都后,天下三分周有其二。

文王一生的经历和探究,让他认识到万事万物互相包含,相生相克的道理,让他崇尚中道。百忙中他没有忘记提携四子姬旦,暮年的他则写下《保训》篇,作为给将要继承大业的次子姬发的遗嘱。文王通过《保训》叮嘱姬发要善于自省,努力不怠,并顺阴阳而守中。

丰京建成的第二年,文王病重,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将几个儿子唤到跟前。病榻上的文王并不因为他未能完成灭商和立周而遗憾,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命运和使命,自认已经为周尽了最后一丝力。见二子姬发在难过泪落,文王劝慰他说:“你不要难过。每代人有每代人担负的天命。我已经遵循天命,把周国的基础和实力奠定好了。”说到这里,文王抓起姬发的手,投过来殷殷的目光:“姬发,这个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国就交在你手里了!”接着把头转向三子和四子:“叔鲜,一切听从你二哥的;叔旦,谨记我叮嘱你的,全心全力帮助姬发完成使命。”

文王又转向太公和众人:“好生记住,没有飞来的天命,唯有仁德可配天命。你们务必修养践行从我们祖辈那里一直传下来的良善德行。愿上天保佑我们周国!”

就这样,周文王姬昌在撒手之前,四平八稳地把周族列祖留下来的,也是他为之奋斗毕生的周国交托给了众子、大臣和老天爷的手里。

姬发背负着对商纣王的深仇大恨即位。从那一天起他就无时不刻不在思考和谋划着灭商大计。他继续以姜子牙为军师,四弟周公旦为太宰,召公、毕公、康叔等几位同母或异母弟也各司其职。经过文王多年的经营,周国已经成长为一个国力基础坚实并得道多助的西方领袖级方国。

然而,东方大商一直就是西岐小邦周要踮起脚尖往上望,侍候连年的大国,拥有号称百万的军队。更重要的是,商王的额头上写着“天命”两个字!从具体的军事战略上讲,丰京离商都一千好几百里,周军需要以长途跋涉的疲劳之师去应对以逸待劳的强大商军。如此种种,姬发如何能不再三慎思伐商的必胜可能以及制胜的战略战术。

姬发身边最亲密的人就是四弟姬旦。父亲文王在世的时候曾经多次告诉过他,遇事多和姬旦商量;姬旦将会是他德才兼备的得力助手。这日,姬发特地来探访四弟。姬旦听说二哥到访,整了整衣襟,紧了紧发带,步出门迎候。

姬旦把姬发接到议事的地方,两人便面对面跪坐了下来。姬旦见二哥愁容外现,遂问:二哥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姬发说:“我日夜都在想着,以西方小邦周之力想要扳倒东方大商之国,实非易事,何况天命又在他们那边。想来听听四弟的想法。”

姬旦就说:“在愚弟看来,托我们仁德父亲的福,周的实力已非往昔可比,天命亦未可知。”

什么?没听错吧,天命未可知?姬发眼睛亮了起来:“说来听听!”

姬旦说:“天下谁不知文王之仁德,有仁德之国便得天下之助。天下又谁人不知纣之暴烈。如此看来,伐商之力不止周而已。”

姬发恍然大悟,由衷钦佩弟弟的眼界,难怪父王赞赏姬旦。“四弟的意思是,周需要联合众诸侯一起抗击殷商?”

姬旦点头:“愚弟正是此意。不过,众诸侯国对伐商的态度究竟如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清楚了解这一点。”

姬发问:“如何了解?派人去一一问清?”

姬旦沉静了片刻,说:“愚弟倒有个主意:孟津处丰京与商都之间,我们可以派人出使各侯国,以演兵为名邀请他们派遣军队聚集孟津,一来可测试各诸侯的想法,二来,如果时机条件到位便可趁势即时一同东征。兄长觉得如何?”

姬发当即一拍大腿:“好你个叔旦,此计妙极!”又追问:“适才贤弟云‘天命亦未可知’,有何玄机吗?

姬旦说:“二哥可还记得父亲之前为我们讲解‘周易’时所说的?父亲说人必须以德来配天,方能达到天人和谐。就是说天命是会易的。商纣残忍无道如此,愚弟不信天命总会在他那一边。

姬发沉思道:“嗯,有道理,这也是我常在想的一件事。父亲是周国也是西方的一杆旗帜,孟津观兵时,我准备在军中立一个写有父亲尊名的大木牌,以号召天下。”

姬旦赞许:“兄长此意十分给力!观兵之事,我们还得尽早和太公详议。”

姬发和姬旦道别,走出门去。一阵大风扑面,姬发举头望天,见层云在疾风里离散凌乱,变换着魔幻的形状。

上集:漫漫成周路(十五)周人三迁 丰京训子

下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