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执着:读北奥《洛杉矶的中国女人》小说简介有感
前两天经文学城网友罢了的推荐,我去北奥的博客拜读了他撰写的《她有一个梦:读刘加蓉女士的有感》,受益匪浅。
读了北奥对刘加蓉女士的介绍,真让我感动,他在文中写道:“家蓉女士年逾半百,只有初中文化,她干的是体力劳动,每周六天上班,她要养家糊口,身体又很差,她是用自己的睡眠时间在写作,她是在用自己的心血在讴歌,她甚至是在和生命抢时间。”
刘加蓉女士这种忘我的写作精神,让我想起了《The Thorn Birds》的作者Colleen McCullough对thorn bird的描述,我摘录如下,和大家分享。
“There is a legend about a bird which sings just once in its life, more sweetly than any other creature on the face of the earth.
From the moment it leaves the nest it searches for a thorn tree, and does not rest until it has found one. Then, singing among the savage branches, it impales itself upon the longest, sharpest spine. And, dying, it rises above its own agony to out-carol the lark and the nightingale.
One superlative song, existence the price. But the whole world stills to listen, and God in His heaven smiles. For the best is only bought at the price of great pain... or so says the legend...”
刘加蓉女士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人,一个令人敬佩而又让人骄傲的作家。刘加蓉女士用她的灵魂和心血,顽强和执着,智慧和才华谱写出可她生命中的辉煌---她的长篇小说《洛杉矶的中国女人》的问世。
我知道“文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正如北奥在文中描述的:“刘加蓉女士用大量的篇幅和细腻的笔锋描写了一批生活在美国最底层的中国人的艰辛和困惑. 那些钟点工, 清洁工, 洗衣工, 车衣工, 护理工, 餐馆工,还有那些没有身份的种种黑工。”我知道餐馆工的那份艰辛。
当年来美国读书时,因为只有免学费奖学金,所以下课后就得去打工。那年暑假的那份餐馆工真是让我难已忘怀,人就如机器,每天从早干到晚,没有一分钟的休闲,只有星期天的下午才有半天的假日。
后来,在餐馆打工的大厨告诉我,他是偷渡过来的,想回国都回不去了。因为他们借了一大笔钱来到美国,他们靠在餐馆没日没夜的打黑工,来尝还债务。他梦想着有朝一日拥有自己的餐馆,但愿他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为他祈祷,为他祝福。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了多年前读过的曹桂林先生撰写的小说《北京人在纽约》的里的几句话:“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的战场,老人的坆墓”
我也在北奥的博客读了他转载的刘加蓉女士的长篇小说《洛杉矶的中国女人》前三章。
刘加蓉女士的文笔是如此的流畅,文字是如此的简洁,让我想起了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读到第一章的开头就把我吸引住了,摘录如下:
**********
第一章
一九九六年初春的一个晚上。美国洛杉矶。
“铃……”,叶秀拿起电话:“Hello!”
通了,终于通了。钟援朝庆幸自己的锲而不舍。
**********
这确实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再谢北奥的推荐和分享。
请点击欣赏:她有一个梦
请点击欣赏:洛杉矶的中国女人 第一章
Thank you for your messages.
Have a nice day,
Rebecca
A good story I guess, as everybody owns a world and has a different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