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报告之七 --- 美国:社保改革计划透析

(2005-03-07 16:59:47) 下一个

牛津分析--每日亚太简报

 

主题:美国现行及未来财政政策对储蓄的影响。
  意义:美国财政政策的诸多动向都表明,其国民储蓄率将进一步下降;如果社保私有化计划付诸实施,影响将尤其明显。
  分析:美国现行及未来财政政策的诸多特征都表明,其国民储蓄率将进一步下降。尤为重要的是,美国联邦政府直接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正在增大。联邦机动开支大部分属于政府消费,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2000年该项支出为GDP的6.3%,2005年其份额已升至7.8%。
  除了政府消费之外,医疗保险制度的变化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据预测,随着医保药品折扣福利制度的实施,老年医保福利的增长速度将加快。医疗补助体系的职能是为各年龄段的贫困人口提供补助,其中老年人均补助额的增长速度几乎与医保福利的增长速度相当。目前,每年的医疗补助总额已经超过了医保福利总额。
  此外,还有两个动向也构成了促使国民储蓄率下滑的压力:
  ――布什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进行了大规模减税,目前,政府希望使有关做法成为永久性政策。此外,强制最低税(Alternative Minimum Tax)是中等收入阶层承受的税负不断增大,布什政府希望改变这种情况。
  ――据美国社保理事会的报告,社保体系的财务缺口高达10.4万亿美元,按照布什政府提出的部分私有化方案,偿还这项巨额隐性负债的绝大部分责任将由当前的年轻一代和未来几代人承担,已经或即将退休的人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如果实施这套方案,那么为了支付这项成本而精打细算的中老年人不但可以松一口气,更可以放开手脚增加开支。
  社保私有化。美国的“加强社会保障总统委员会”提出了三种社保改革方案,其中的方案2清楚地表明了社保体系私有化的重担将如何由年轻一代和未来的纳税人承担。这种方案最有可能获得布什的认可,其主要特点是将初始社保福利与工资挂钩改为与价格挂钩。这种方案还允许个人用部分工资税(即社保缴款)投资于私人养老金帐户。
  大多数年轻人并不理解初始社保福利由与工资挂钩改为与价格挂钩意味着什么。这种转变的实质是,逐步却又不可避免地取消现行社保制度承诺支付给他们的大部分福利。更有甚者,方案2允许个人将部分工资税投入私人帐户,这项规定隐患很大。个人将1美元工资税投入私人帐户,就会损失1美元缴款所对应的社保福利,社保福利的实际回报率是固定的2%,而私人帐户很难获得这样的稳定回报率。目前,美国抗通胀长期国债的实际收益率还不到2%。
  参加私人帐户体系的个人有权投资于风险资产,此类投资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平均回报率。然而,投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成本将完全抵消预期回报率提高带来的经济收益。
  由此可见,所谓的投资“自由”并非真正的选择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宣传只不过是为了使人们忽略一个事实:新计划将剥夺下一代美国人的大部分社保福利,并相应地提高他们的净税负。年轻一代和未来的美国人即使不向私人帐户投资,却仍需要支付相同的工资税,而他们获得的社保福利将大大减少;如果他们向私人帐户投资,支付的工资税将相应减少,但额外减少的社保福利将不低于工资税减少的数额。
  国民储蓄率。过去45年中,美国的国民储蓄率持续下降,而经常项目赤字则持续上升。媒体只是关注国家的经常项目,但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输入资本,而在于储蓄过低。
  许多经济学家研究过美国的储蓄问题,但他们无一例外地把个人储蓄率作为研究对象,而个人储蓄率的高低却缺少理论支持,因为随意因素的影响很大。要如实反映政府和居民的支出行为,就应该使用具有经济意义而不是仅有会计意义的概念。具体来说,研究政府消费的正确方法是分析其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而研究私人消费的正确方法是分析其在国民可用收入(即国民收入扣除政府消费)中的份额。
  这两个指标的动向表明,私人部门而非政府部门才是美国储蓄率持续下降的原因所在。而居民消费率上升的原因则在于老龄人口消费的持续快速增加;老年人之所以增加消费,还是因为他们获得的转移支付不断增长,而且便于支出。简言之,美国储蓄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规模的代际收入再分配。种种情况都表明,剥夺子孙后代以支持老龄人口消费的政策将继续下去,而美国近期之内的政策将助长而非缓解其储蓄率的下降势头。
  结论:美国的政策走向表明,其储蓄率将继续下降,而社保改革将加剧这种趋势。如果运用经济变量而非会计变量来分析美国的储蓄率,就会发现,该指标下降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私人部门支出比率的提高,而其根源则在于,美国政府通过大规模的代际转移政策支持老龄人群的消费。
  关键词:国际、北美、美国、经济、行业、政治、国际收支、银行业、资本流动、消费者、债务、汇率、金融、财政、外国投资、国际贸易、经济增长、投资、劳动力、货币、养老金、政策、私人部门、私有化、公共部门、工资
  

每日亚太要闻
(2005年1月18日)


  国际:联合国1月17日发布的报告称,如果富国能够履行承诺,增加向最贫困国家提供的发展援助,就可以挽救数千万人的生命,并帮助5亿人摆脱贫困。全球最富裕的22个国家承诺将GDP的0.7%作为发展援助,但它们实际提供的援助仅为GDP的0.25%,而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人口超过10亿。
  台湾:台湾当局于1月18日宣布,今年的政府债券发行额将达到5000亿新台币(约合157亿美元)。台湾需要通过新发政府债券来弥补总额3000亿新台币左右的预算赤字。预计今年首次发售可交换债券的时间是3月份,金额将为100亿新台币。台湾当局希望,投资者能够用这些债券交换官方企业的股份。
  俄罗斯/中国:《俄罗斯商业日报》于1月18日报道,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可能会向俄罗斯国有石油官司Rosneft提供60亿美元以上的贷款,以支持后者为其供应石油。据报道,俄中双方正在进行谈判,内容是到2010年之前,Rosneft向中国供应4840万吨石油。去年12月,Rosneft以9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尤科斯公司的Yuganskneftega分部,因而需要资金来支付这笔款项。对中国而言,这项交易将确保有关的石油供应,而不致受到尤科斯风波的影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