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为了文轩公众号,我又重新写了一遍有关陈冲悼念她母亲的文章的感想)
陈冲的母亲去世了,母亲离世之时, 她正在国内对国外回去的人要求的严格隔离中,没有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她写了一篇长文抒发自己的哀思。 文章我读了,很感动,也非常能感同身受。她是我们同一代留学人,她的奋斗之路与我们这些留学人都很相似,只不过大家所处的职场不同,成就高低不同罢了。她与她母亲的这种没能见最后一面的遗憾, 可能是我们今天很多海外华人所害怕和担心的,我们这一代留学人,到今天, 很多父母都垂垂老矣, 新冠大流行以来,与国内亲人相隔万里之遥的路变得更加的崎岖艰难, 不仅签证不容易拿到, 对于回国后的种种隔离的要求, 更是视若畏途。陈冲的文字文采飞扬,充满了 真情实意,我读着与之一起悲伤哀情。
只是,就这么一篇文章,竟然引发了国内不少人怼她。 以往,一有陈冲的名字出现,就有人爱拿她曾领养又转手的孩子说事,她已澄清过多次,她领养孩子在得知自己怀孕前,且只是办了个手续,还没有接孩子到家,得知自己怀孕,怕力所不能及,一下照顾不过来,正好有人也要领养孩子,她确认领养家庭也能给孩子更好的关爱,才将领养手续转了过去。我倒是觉得她能深切的了解人性懂得人性,怕自己为了亲身孩子厚此薄彼,别的没有孩子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这并没有大错。站在道德至高点以上帝的视角去评判她的人, 往往忘了问问自己在同样的情况下, 能不能做得比她更好?
不过, 我今天倒不是想说这点,想说的是我从怼她的那些评论中看到的侧影。 我看到如今民粹主义情绪高涨,导致对所有海外的人和事都持否定的态度!指责她不在国内陪着她母亲,说她用文字表达悲哀是作秀等等,其实她今年已两次回国,她母亲今年二月被确诊淋巴癌,她大年夜赶了回去, 陪着母亲做完化疗, 一直到五月底才回美。 这期间她母亲病情好转,中秋还能参加聚会,只是到了九月感染再度入院,陈冲十月初再度飞去了故乡, 一直陪着老人家直到三周前…… 在这种大流行病盛行之际,她能这样飞来飞去实属不易, 想想难道她没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这么东奔西跑,本身就是疲乏之极的,这令我想起去年我家公病重时, 我们一家四口也是这样来来回回飞了很多趟,而我们只是从美国东岸飞往西岸, 我们不需要面对别人的提防,我们只需提防病毒即可。 而她得经历一次又一次的14+7的隔离,来来回回的检测,高出平常很多倍的飞机票,以及不被母国欢迎的疑似“带病菌者”的白眼……相信怼她的人永远不会懂这个中的种种艰辛。
我也有个朋友在这种种艰难中还是坚持回国探望年过九十的老父亲, 乐观地经历了隔离后出去,可是见一次老父亲依然不容易, 老人住在国家级待遇的福利院,条件很好,可也管理很严,访客尤其是海外回去了,更是严防不已! 我也是读着朋友写的隔着玻璃看望老父亲的文字,眼泪纵横, 因为我们都会不自觉地自我代入,想着如果是我,如果是我的父母……
每次,与在大洋彼岸的父母通话, 只要听到他们说一切都好,就会舒一口长气, 已经两年多了, 因为这该死的疫情,我没能踏足故土, 每次,也只能嘱咐八十多岁的父母保重身体, 等疫情结束,我就回去看望他们。而老父亲每次都故作轻松的玩笑说: 等你回来,怕是不认得你老爸了! 而老母亲只会说: 我想你…… 可我真的没有勇气去申请签证,怕被拒,怕遭人白眼,怕……也许,也是父母没有太大的病痛让我有立马回去的必要,但是,这种担心一直在,担心万一,担心明天会怎样,担心这样的回不去的日子会延长下去…… 所以,陈冲这一年回去了三次,一年12个月,她在国内陪了母亲四个月,即便是国内的人,忙碌中, 能在父母的床边伺奉这些时日,也并非人人如此吧?!
前不久看到一部热播的电视剧里,有一个镜头,男主角的母亲夸儿子说他怼亲戚怼得好! 因为亲戚说谁家的孩子过年没回家看长辈是不孝,男主角就说亲戚家的孩子在美国,也都没回去看长辈,怎么不说他不孝呢?听上去又是一个要求人人平等的例子, 可是, 姑且不说过年在国内比如一线城市打拼的人,也不一定都能回到家乡与父母一起过年吧? 更何况,海外的华人在没有过年习俗没有过年假期的情况下, 你要求他请假回去过年吗?
我倒是以前认识一位美国的华裔,她每年中国年前飞回中国陪父母过年, 大年三十到家, 过了初六再飞回来,即使这样, 来回也得十天左右, 路上几十个小时的飞机再转几小时的火车再转汽车,折腾不已。她不用上班, 但她的先生和孩子, 上班的上班, 上学的上学, 她一走,家里就一团乱, 但她坚持了每年回去陪她父母过年。她这样的并不多, 因为并非回去过年才是孝顺父母啊! 我是在选择自由职业之后,才能够做到每年回国,看看父母, 有时一年回去两趟, 甚至在新冠流行前还可以在国内与父母一起住了三个月。 记得以前在中国上学的时候,每每读到有关领袖的文字, 那都是日理万机,别说回家陪父母国年,即使父母离世,亲戚上门报信,那也都是一概铁面无情的,干革命就不能顾及亲情, 不是吗? 在一个常常被要求平等的地方, 却也常常可见人是要被区别对待的, 就像领导和老百姓要区别对待, 富人和穷人被区别对待, 海外的华人自然也不能不被区别对待了。
再举个例子,我前年回国,陪父母住了几个月,那几个月,我也必须把先生和孩子留在大洋的另一边, 在我已经不大习惯的故乡陪着父母生活, 我也试图把陪伴作为女儿的孝心送给父母, 为父母做一桌美食,或者陪着他们散散步…… 我继母告诉我有邻居对她说孩子在国外,靠不上之类的话,老父亲听了也不高兴,让继母别理这些人,下次他们再说就怼回去。说那话的邻居是个老太太, 和她的老伴儿住在那个小区, 孩子也不过就是有空过来看看, 我在那里陪父母住了三个月, 一次都没见过他们的孩子过来。
今天, 这些人或者说这类人似乎越来越多了! 以前谁家孩子在国外,左邻右舍羡慕得紧,如今说酸话的大概也都是这些往日睁大眼睛羡慕的人了。 这三四年以来,贸易战之后,美国一下子又成了美帝,改革开放之后的西风一下都转了向了。以前, 某个女星以嫁给美国人为荣, 现在同样也是她, 以离了婚展示自己的中国户口本来证明自己是个爱国艺人。曾经, 二十岁的陈冲飞去美利坚留学, 被赞她的进取心和年轻人的楷模形象, 如今, 事实上, 早已功成名就的她, 却被怼写文哀悼母亲是作秀! 难道用文字来纪念亲人和宣泄自己的伤痛, 你们没见过吗?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这样的诗句, 你们知不知道是古人哀思母亲所作!
怼来怼去,只能加大太平洋两岸华人的鸿沟。 其实,陈冲写的已经够温婉的了,她没有责备那一次次不容易的旅程和隔离,她只不过作为一个女儿书写了怀念逝去母亲的哀思,什么值得你们这般吹毛求疵地怼呢?!
RIP,陈冲的母亲。 节哀顺变,陈冲。
回复“天上的一片云”,
如果不了解人家的情况,只凭事情的结果就上了道德的底线?那四个孩子都身心不健康,大人也十几年顾了这个顾不上那个,就有道德了?纽约没有孩子的妇夫得到了盼望的女儿,两儿可以得到更完善的养育,又是哪根道德的底线呢?凡事要往好的地方想别人,别人也会往好的地方想你,这可能也是所谓的正能量之一吧。另外我觉得在别人殇母之时,忆母之文的下面把人家几十年前的事拿来穷追不舍,破口骂人,那又是那根底线呢?我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无意纠缠,认不认同没关系。
我说过了,我不是很了解陈冲,但有人好像在一个事实上为她辩护,因为陈冲有了自己亲生的孩子,就不能给领养的孩子应有的爱,所以把领养的孩子退回,这是什么逻辑?美国家庭有不少是亲生和领养在一起的,我孩子的同学家庭就有两个自己亲生的,还有两个领养的,他们就是一家人,这是我们现在生活的西方社会的标准。
这件事情说明:
1,大家说的没有错,这两个领养的孩子另找人家对他们是好事,因为他们在那里不会有爱;
2,大家说的也没有错,陈冲做了这件事,就很难洗白了,她只爱自己,不爱别人,她的这个做法在中国可能是被人认可的,但在西方社会是很“渣”的。
我们看一个人,不是听你说什么,而是要看你做什么!对谁都一样。
您一定是非常熟悉陈冲女士的人,也许见证了她的整个过程。 您言之凿凿地说:
“陈冲当年的转养,纽约美国妇夫的收养,是在美国办了完整手续,公证合法的。受到中国有关部门查询后,陈冲应该是向有关部门出具了所有法律文件,说明了情况。最后也是通过认可了的。这和卖家这两个字没有任何关系。..."
我想您一定是陪在她身边见证了她的“转让孩子”的整个合法得法律过程。真替您后悔,您怎么也不拦着点她呢,这样的烂事儿也做得出来。
如果您真是这么有“爱”,应该知道,收养之后转让得行为不但没有您颂扬的“爱”,还很LOW。 这不需要很复杂的理由,一个有朴素情感的普通人都不会这么LOW。
建议您就别给陈冲女士洗白了。 太脏得东西,洗不白的。
也许您太年轻,太善良了,如果您有小孩,您就会明白了。
感到你的叙述是比较散乱的,给人一种好像想避开什么,cover 什么,心似乎也比较虚。
我对陈冲不感兴趣,也没有发现我们之间的讨论有共同的argue point.
就到此了,祝周末愉快。
实话实说, 感觉你的第1,2,3段有点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就不想为扯而扯了。
你的最后一段关于love, 我想说两句。首先,是我误把一句话插到了另一句话的中间,让你误解我说的love是在攻击你的ID,就是这句话:”你说都这么多年了,还提, 其实我focus on 的是事实 ”插到了最后那句love话的前面,原本应是这样的:
“没有人想异议和阻拦陈冲深情悼念自己的母亲以及她对疫情不易的描述。我想因为这深情的怀念VS 薄情的弃养,对比太sharp, 才让人们又提起她的当年。 love 不是说在嘴上的,要在行动上,要看得见。。。嘿嘿,靓蕾的话。你说都这么多年了,还提,,, 其实我focus on 的是事实 ”。
其次,我解释我在段落里写love这段话时根本没有往你ID上想(如有误解请止怒), 我想的是用这么多解释和分析谈论陈冲是有爱有情有道德的,我们都听见了,但爱是要用行动表现的, 陈冲的行动我们没有看见。最后的嘿嘿,不是 insult 和人身攻击你,想表达的意思是 ”陈冲是有爱有情有道德的,嘿嘿”。
本不想再说,但你提到人身攻击,那我觉得必须让你明白,本人没有任何句子是攻击任何人的。老梁节目引起的反响和最后停办,网上同样能看到。那視频我前几年看过完整版的,截的这段只说了事件并反复强调违法,可事实上所有手续都是合法的。
说了就事论事,可扯到了收养白人小孩会怎样,什么叫私下?什么叫合法收养?这和小孩或者父母的肤色有关系吗?你看到黑人小孩非法收养后儿童机构或相关法律部门知道了后不管的吗?
没有人说陈冲合法转养事件没有客观发生,你说你说的是事实,可倒底人家合法转让收养是事实,还是犯法转让收养是事实呢?本来也是家庭人生私事,当时网络也没那么普级。你是要让她当时应该像现在艺人那样出来主动官宣?你觉得她出来让大家“闭嘴”有用吗?后来舆论出来后已是几年后的事了,那时那两小孩自己已会听会看,有必要自己再公开谈论吗?如果真为小孩着想,那人家母亲去世不表示哀悼,只提那两孩子,那是为她们着想?
对,我的笔名是用了LOVE,就是要凡事有爱,从爱出发想事情。别人做到了可能你也看不见。或者以一事定论。尖酸刻薄不是好态度,Insulting 别人再“嘿嘿””两声只会让人觉得很“low”! Sorry! 我不会和这样的人继续对话了。
最后,拿汗滴米高的话共勉吧:请您自重。
陈冲当年这件事是客观发生了。推测这件事应该最后补办了手续,不然民政部也不会罢休。对此事,人们关心的只是那两个孩子,如果陈冲可以对公众有个解释,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呈述弥补事情的过程,及事情最后的结果,并注明因为保护两个孩子的隐私此事了结于此,望大家保护孩子的隐私不要进一步打探。这事谁还想再提呢?可这是如果,没解释。没担当。
没有人想异议甚和阻拦陈冲深情悼念自己的母亲以及她对疫情不易的描述。我想因为这深情的怀念VS 薄情的弃养,对比太sharp, 才让人们又提起她的当年。
你说都这么多年了,还提,,,其实我 focus on 的是事实。
love 不是说在嘴上的,要在行动上,要看得见。。。嘿嘿,靓蕾的话。
我引的另一段:“知乎ID “九笨应援会”说的也很简明扼要:“福利院的不能转让 是底线。而且收养后还转让给别人 你以为你是卖家吗 彻彻底底的违反法律” ” 是google “陈冲弃养事件” 频目出现的第一条,感觉九笨应援会说的是口对着心,很直白,就放在这了。你解释的大段陈冲的具体情况和原因比如,养4个孩子养不了,爱有限还不如送给更有爱的家庭等等,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是这个话题的焦点,举个比方,如果陈冲在美国收养了两个白人孤儿,她可以这样想要就要,想不要就转给别人,私下就这么办了吗?!思考吧。
我引老梁的视频,是因为其对该事件的where,when,what, and how 叙述简明, 让不知情者不费时间快速了解大概。我只在意客观事实本身,没在意老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受冲击,感到你对这个视频的言论没有论事情本身,只是论老梁,并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我也同时回复一下汗滴米高您,我已经在评论中讲得很明白,也问的很明白了。在别人悼念的文下,在别人悲痛时刻,说人家母亲过世的事是烂事,破口大骂别人是烂人,f真的很不妥,被你骂烂的人,至少有着优秀的谈吐素养呢。您那邻居的比喻也不是一条线上的。How about 改一改,邻居家领养小孩太多,实在handle不了了,找到一家实在想要孩子的,能给孩子更优渥的环境的,身心两方面都能健康生长的家庭去养育。你冲到人家里对人家横加指责,指手划脚,几十年了都不放过这个邻居。说人家不是触犯了国家法律,就是触反了你这个邻居的道德底线,并且还触到了整个住宅小区普通居民的底线了。你请这个邻居以后再也不要出门,出门就是得瑟……。!好了,不再说了。不喜欢陈冲的,碰到就pass,根本不用听不用看;喜欢陈冲的继续关注她,祝福她,欣赏她集美丽,聪慧,才华,好运于一身。 吾之评,止于此。大家晚安!
视频只有一分半钟,犯法不犯法请看:老梁陈冲弃养事件:https://m.youtube.com/watch?v=Tj_19rKET3M
知乎ID “九笨应援会”说的也很简明扼要:“福利院的不能转让 是底线。而且收养后还转让给别人 你以为你是卖家吗 彻彻底底的违反法律”
lmjlmj 发表评论于 2021-12-16 15:04:31
奇文照录:“站在道德至高点以上帝的视角去评判她的人, 往往忘了问问自己在同样的情况下, 能不能做得比她更好?”
换言之,凡发表评判言论前,必须先检查一下自己的道德水准有没有资格“妄议”。
这种奇妙的思维逻辑,让人叹服!
您所: “如果不了解人家的情况,只凭事情的结果就上了道德的底线?、、、、”
此言差矣。
咱举例说明。 您家人出门时候被人无缘无故地打了,您要求地方检察官起诉打您家人的嫌疑人。 其实您不了解嫌疑人家里状况和他的生存环境。。。。那您家人就活该被打了?
同样道理。如果您的道德也有过缺失,那您就不能再有朴素的是非和情感了?
陈冲的“烂”,是突破了一般普通人的道德底线,还时不时出来得瑟。
陈冲的“烂”,就想打了您家人的那个嫌疑人一样,我们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也不需要知道。只知道她是个烂人,就够了。
一边办理领养手续,一边努力怀孕的夫妻,应该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预见和准备。如果刚办完领养手续就发现怀孕怎么办?或刚把孩子领到家里就发现怀孕又怎么办?这对夫妻看来只是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未对领养的孩子怀有真正的父母般的感情。
作者说的没错,很多人都做不到平等,但自知做不到就不能仅因为自己的生育问题去领养。其实他们的经济实力已经让问题容易了许多,就是从来都没有真心想爱过。
奇文照录:“站在道德至高点以上帝的视角去评判她的人, 往往忘了问问自己在同样的情况下, 能不能做得比她更好?”
换言之,凡发表评判言论前,必须先检查一下自己的道德水准有没有资格“妄议”。
这种奇妙的思维逻辑,让人叹服!
*************************************************************
完全同意lmjlmj。 因为,这句话本身也是在指责做不到这点的人,但按照其逻辑,写这句话化的人必须先做到,那他自己有没有先做到呢?
回复“天上的一片云”,
如果不了解人家的情况,只凭事情的结果就上了道德的底线?那四个孩子都身心不健康,大人也十几年顾了这个顾不上那个,就有道德了?纽约没有孩子的妇夫得到了盼望的女儿,两儿可以得到更完善的养育,又是哪根道德的底线呢?凡事要往好的地方想别人,别人也会往好的地方想你,这可能也是所谓的正能量之一吧。成语也好,英文焉语也好,都不是
**********************************************************************
“天上的一片云”,说的很中肯啊。今天刚刚的新闻,Amazon的员工银龙卷风去世,这家人经济条件远不如陈冲,不也是同时有自己生的孩子和领养的。到中国领养孩子的家庭同时有自己生孩子的多的是。大家谴责弃养的行为,不正是为了抑制负能量,弘扬正能量吗?
如果不了解人家的情况,只凭事情的结果就上了道德的底线?那四个孩子都身心不健康,大人也十几年顾了这个顾不上那个,就有道德了?纽约没有孩子的妇夫得到了盼望的女儿,两儿可以得到更完善的养育,又是哪根道德的底线呢?凡事要往好的地方想别人,别人也会往好的地方想你,这可能也是所谓的正能量之一吧。成语也好,英文焉语也好,都不是
如果不了解人家的情况,只凭事情的结果就上了道德的底线?那四个孩子都身心不健康,大人也十几年顾了这个顾不上那个,就有道德了?纽约没有孩子的妇夫得到了盼望的女儿,两儿可以得到更完善的养育,又是哪根道德的底线呢?凡事要往好的地方想别人,别人也会往好的地方想你,这可能也是所谓的正能量之一吧。另外我觉得在别人殇母之时,忆母之文的下面把人家几十年前的事拿来穷追不舍,破口骂人,那又是那根底线呢?我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无意纠缠,认不认同没关系。
因为实际生活大的变化,加上俩妇夫也不是清闲人,顾事业还要养育四个孩子(注意这个“育”字不是保姆能代替的),在实在顾不过来的情况下,另有家庭能对孩子的全面成长提供更好的更全面的“养”和“育”,那做个理智的改变,个人觉得是可以理解的。要不然实在没精力养四个的情况下,把自己两个亲生的送掉?这事即然国家相关部门已介入过,也没有提高到“法”的层面。还有,我觉得一个人说什么直接体现了一个人自己的品质,开口就骂人家是‘烂人’, 说人家“时不时出来得瑟”,母亲去世了发个感文是“得瑟”?! 劝你友善!
陈冲是怎么回事,我了解的不多,不便评论。
但对你的这个态度,我是很不认同的,我们这个社会是需要道德底线的。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做,对自己不利的就不做,不管自己是否做过承诺。我们中国人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英语也有类似的“if I say something, I really mean it"的说法。好听的话随便说,至于做还是不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现在社会上这样的人很多,而不是很少,因为很多是没有达到法律的层面,所以可以比较随便 。
这个博主是个资深的博主,这次是“失了手艺了”, 为了陈冲的烂事情,不惜写了两篇博客,编造谎言。
失望。 您自重。
她已经带了两个孩子回到美国了,还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 陈冲尽量用谎言吧这段时间变短, 仔细推算,1-2年后才把两个女孩转让的。
烂人一个,还有人替她说话。。。。?
https://www.goodhousekeeping.com/life/parenting/tips/a19902/giving-up-adopted-children/
===================
很真实表达海外人的现状。同感,疫情前每次打电话都揪心,更何况疫情期间。我父母都过九十,更是让人无语。
那些照片是陈冲的两个亲生女儿的照片。 我倒是真想知道那对双胞胎到底有没有在陈冲的家住过,但找不到。
换言之,凡发表评判言论前,必须先检查一下自己的道德水准有没有资格“妄议”。
这种奇妙的思维逻辑,让人叹服!
看看她刚出国1,2年后回国在台上的言论,再看看近期高晓松对她采访的视频。。。此女风吹2边倒墙头草一根,挺没劲的。。。
演演红白玫瑰啥的还行,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