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大队人马跟我们一起在木屋里住了两个晚上,就全部撤离了,包括女儿的爸爸都出公差去了。
木屋里就剩下我和女儿。
从喧闹回归宁静,我很习惯,女儿却全然不习惯。她短讯给她爸爸说:让我和妈妈留在这里是个坏主意,太无聊了!太无事可做了!我的朋友们都不在,你让我干什么?我只能哭!
最后还附加一句:我没有跟妈妈吵架。
先生很着急,跟我打电话说女儿是不是在哭呢?我说我注意到她情绪不高,先是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老半天,然后一个人又跑到阁楼上不睬我。让她静静吧!我和先生一致同意。
写了些文字,吃了晚饭,天黑下来了。
走进卧室,却惊奇地发现女儿不知何时从阁楼上下来了,此刻竟然睡在我的床上!她躺在那里给她的朋友们发短讯,我说话她半听不听的。
无论如何,这是很久以来,女儿自己又愿意跟我睡在一张床上,我很开心。夜里,我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摸她,感觉到她躺在身边,很是宽心。
第二天她睡了个懒觉起来,很有胃口地吃了早饭,被我拉着去俱乐部里打乒乓球,没见她怎么打过乒乓球,却打得蛮好的,基本上能跟我打个平手呢!当然我的球技生疏了,但我曾经在大学里拿过女子单打第三名,还在游船上拿过全船第一名呢!我这水平,她跟我打平手,让我惊奇,怪怎么早没发现她这能力呢?
乒乓打完,我们母女俩坐在俱乐部里玩拼图游戏,也许她喜欢画画的关系吧,对色彩图形有一种自然的触觉,总是比我快捷而且更有她自己的方法找到正确的拼板块。她还在自助图书架上抽了一本小说,说带回木屋去读。
母女相对的第一个夜晚从担忧开始到相拥着睡去结束。第二天是我们母女静处的美好的一天,原来并没有我们俩各自想象的那么难过,除了有点孤单寂静,我很是享受,她说:当然,你在家也是这么过的,电脑上写些东西,再做点东西给我们吃!哈,这大概就是我在女儿眼中的形象!
不过,虽说前一晚我们母女俩又睡在了一张大床上,她这第二晚却对我说不要跟我睡了!但也不要一个人睡阁楼上,她把客厅的沙发床放好,自己睡在了客厅里。其实,这样好,我们两人都能睡得好!
接下来的两天,她又回到了她的小甲壳里,胃口也没了,一觉睡过午,哪里都不愿去,自然什么打球划船都不想干,不过,我看她在她的手机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就会稍稍提醒她:换个东西玩吧!她会拿出她的速写本在上面画画。
她的画本就像当年我在她这个年龄时期的日记本,我从小有记日记的习惯,所有的心情起伏、喜怒哀乐都用文字记在日记本里,她也是!只不过不同在于,我用文字,她用图画。她心情好的时候,那本子上画的画会跟我分享,上面的花草树木俊男美女,令人神往!她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见她在上面涂抹,不过就不再给我们看了。有几次,她爸爸偷偷翻开她的画本想弄清楚她心情低落的原因,结果左看右看看不明白,他对我说:那些图画我哪里搞得清楚她表达的意思!就是吗,我的文字他都搞不清楚后面的意义,女儿的图画后面的意义对他绝对像天书!
我真懊恼我怎么没有女儿这个天赋呢?想当年我老爸也是偷看我的日记,训斥我的言语中透露出我日记的片言只语,我愤怒极了!所以特别反感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哈哈,等到自己有孩子了,也挡不住家里有一位爸爸偷看我女儿的画本!不过,女儿多棒啊,她的画他老爸看不懂!所以,她根本无须愤怒!
每次看着女儿,她外表的嘻哈和幽默和她内里的敏感细腻都让我感叹连连,上天把人塑造的天性是如此的不同,同样的一件事情,在我儿子那里三声大笑之后就忘的干干净净,到了女儿这里,她可以记住一年又一年,依旧栩栩如生!她明明在乎的事情偏偏喜欢装作无所谓,她喜欢让别人猜测她的心理,像很多小女人大女人一样,至今还不明白这个世界其实只有自己最懂得自己的心!
总觉得她天生的敏感,是老天给她的好礼物,然而也有可能成为她的包袱,如果真有一天她能成为艺术家,对生活对人对所有事情的敏感是一个艺术家必须拥有的特质,但是也是因为敏感,自己容易受伤,有些伤害可能确实是外在因素,但是对于一个过于敏感的人,更多的伤害可能来自自己的心态!
和女儿单独在木屋里相处中的一天,天上滚雷隆隆,忽降暴雨,一声霹雳之后,木屋的空调骤然失去了功能!急电营区的管理人员,维修人员过来捣鼓了半天,空调依然没有声音,室内的温度飙升到八十五度,他们最终只好让我们搬到新木屋去,可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女儿那天情绪不高,怎么叫都不理不睬,我差点抓狂!
搬进新木屋
我没事儿做!
我还是没事儿做!
还好他们通融,让我们人住在新木屋里,东西可以留在原来的木屋中,女儿一进新木屋,就上了二楼,头戴耳机听音乐,手里继续她的画本涂鸦。往往这个时候,对我来说是最不知所措的时候,很想跟她交流,但是她却关上了所有通往她那里的通道。我只好拿着手机看着太极的视频,陪着她坐在阁楼上,即使她不愿说话,我能跟她共处一室也好。好在一会儿之后,她终于注意到妈妈的存在,对我说那太极的中国音乐吵人,指指楼梯让我下楼去!我说我就是想陪陪她!
别打扰我!
想起我们青少年和父母小组的名字就是“共同成长”!如何共同?其实很多时候就是陪伴!陪着孩子一起,也许,孩子并不喜欢看见父母老跟在身边,但是,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在乎可能是我们可以发出的爱的信号!
等到女儿的爸爸出差回来又来参加我们,女儿的情绪又高了,我们三人去打乒乓球,这次三个人都很尽兴!
临离开木屋之前,女儿对我们说她想请她学校的同学好友来木屋度个周末,这么看来她觉得木屋的假期也不错,所以还想请同学来一起玩乐!
对于我来说,能跟女儿单独相处这几天,很是难得,虽说有甜有涩,宁静中的欢愉还是多过任何的感觉,我很珍惜!我相信她也能在这几天和妈妈的相处中感觉到我对她的在乎和爱护!
全文完
似乎大家有一个类似的生活,类似性格的女儿,不同的是在海外,我们挺少在一起旅行,常常是她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去,我则在另外的地方度假,她现在期望着有更多共同的假期。
祝愿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