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这篇文章从儿子申请大学期间写起,开始写的时候还不知道孩子申请的结果,写了上篇,孩子录取通知来了,再写,反而下笔不容易了,写得轻了别人会说马后炮,写得重了又怕人说往脸上贴金。所以这一耽搁就到现在才写这最后的下篇。轻重之间也就全凭读读者自行解读了。
当初,孩子的EA(提前申请)是史坦福,其实我们家的两位家长都不大乐见,主要史坦福太远,在美西,如今我们住在美东,孩子若到那里去每年就得飞来飞去横跨美国大陆。他自己也有点担心太远了,但毕竟他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对加州湾区熟悉,申请史坦福等于圆他小时候的一个梦,我后来考虑到他的论文主题写的是东西大迁移对他的影响,可能申请史坦福胜算比较大,就这样他EA了史坦福。
谁知道史坦福对于一个孩子的梦想可能根本就不大在乎,一下子就拒绝了他。这个打击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自信心的打击,他第一个想法就是史坦福拒了他,东部这些藤校和顶尖的大学希望也就不大了。
一直以来孩子最想进的是本医连读的大学,但是本医连读的录取率比史坦福还低,史坦福拒了他,本医连读怎么可能还有希望?!虽说一直有朋友安慰我们举例子给我们听,某某被史坦福拒了,却被哈佛取了之类的,希望之光还是很黯淡。
直到孩子申请的本医连读(申请了五所),其中四所来通知了,先通知的两所给了不少的奖学金,也就是说大学的本科部肯定取了,看看奖学金的数目还不错,我们就想既然给了这么多奖学金,证明大学是非常愿意接受孩子的,就等着大学的医学院再发通知,通知面试。谁知道两家给的最多奖学金的大学,本医连读没取,也就是说被医学院挡回来了。大学欢迎孩子去读,医学院就对不起,你读完本科再考试进吧。这两所大学读本科我们是不会考虑的,即使给奖学金我们觉得也没有必要。
接着另两所医学院发来了面试通知,一所就是罗切斯特大学,这所大学给了两万美金一年的奖学金,一年的学费加食宿也是五万多美金,总好过奖学金一分没有吧。另外一所是我们州大(Rutgers),是Full-ride即四年全免学费和食宿费,外加还给零用钱的那种,我们开始也挺兴奋的,七年就可以本医连读完了,还可以节省一年的时间。州大的面试在先,去了一看,别说孩子不满意,我们做家长的也觉得让孩子七年在那里度过,太委屈了!就这样把这州大从我们的名单上剔除了。
剩下的就只有罗切斯特大学和布朗大学的本医连读了,布朗当时我们是不抱什么希望,主要也是因为史丹福后遗症。罗切斯特大学通知面试,我们全家非常慎重的谈论所有的可能性,对这所大学的本医连读抱有非常大的希望。
在这篇文章的上集中我已介绍过孩子在这所大学的两天面试的大概行程,大学的招生办和医学院为面试孩子的父母也准备了很详尽紧凑的行程安排。
抵达的第一天,我们陪着孩子登记并旁观了孩子们与医学院院长的座谈,然后孩子就被接待的大学生领去了学生宿舍,学校又安排家长们去酒会,酒会上不仅有美酒美食,而且可以观看大学生精心准备的节目(大多是歌唱表演),酒会也是几十位家长相互认识的交流的场所,我们认识了好几位从加州飞过来的孩子父母,也了解到这些孩子是多么优秀!与我们交谈的几位家长告诉我们他们的孩子已被哈佛和史坦福录取(EA)了,家长都很自豪地谈起自家孩子的情况,真的是十八般武艺都有,有的孩子拿过全国大奖,有的孩子得奖无数,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科学试验的领地了都有所斩获,相比较我们家的孩子好像就没有什么特别的。
招待酒会
美食
大学生表演
我们订在离学校不远处的酒店里住两晚,夜晚就自己去市中心听了场音乐会,顺便看看那里与朱丽叶齐名的一所音乐学校。第二天,孩子们是一天的面试,上午和下午各一场,有一对一的面试,也有一组对一和一组对一组的面试,基本上是本科毕业生报考医学院的面试的牛刀小试。
家长们上午在学校的图书馆会议室也有一个一组人的自由提问会,讲台上坐有正在读本科希望考医学院的在校生,也有本医连读的学生的家长,还有招生办和奖助学金办的工作人员回答家长们各式各样的疑问。
家长问答会
我记得我问的两个问题是,罗切斯特大学的本科生中读医预科考进医学院的比率是多少?他们回答是66%。(相比较藤校耶鲁是90%以上,康奈尔是80%)另一个问题我问的是自从1991年罗切斯特大学开始有本医连读至今,有多少名本医连读的学生改变主意去学别的专业了?这些改变主意的学生学了什么专业?他们告诉我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只有两名学生从本医连读的Program中退出,一名是因为家庭的因素,后来好像是搬去了欧洲;另一名因为陷入热恋追随女友到了佛罗里达州,后来在佛州州大读完本科又考进了州大的医学院,现在也是一名医生。他们挑选本医连读的学生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孩子的成熟度,他们说只有成熟的孩子才会在这种年龄清楚地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
招待午饭
我的那一盘
中午午饭我们也是在图书馆的会议室吃的,学校准备得很丰盛,味道也很好。吃过午饭稍微休息了一下,我们就被接往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参观,罗切斯特的医学院和医疗中心全部连在一起,医疗中心包括儿童医院、癌症治疗中心和附属医院等,全部都是崭新的建筑,而且所有的建筑都是相连的,不仅有地下通道而且建筑本身也是挨在一起,每一层之间都是相通的。带领我们参观的医学生尤其强调这一点,说这是他们独特的优点,对于医学生来说特别方便,因为医学院的三年级开始,学生们开始在每个科系间轮转,医学生如果轮转,就必须在诊所和医院间奔波,但罗切斯特所有的医院在一起,医科生通常住在医学院附近,连汽车都不需要,走就可以了。
也许你会说这个特点不算什么,医学生都那么大了,开车通行算不了什么。可有人在乎,有位印度裔女孩的父亲,说她女儿当年被藤校取了,但就主要因为这一特点,最后决定选择进了罗切斯特的医学院。呵呵,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参观医学院
附属医院的地下通道
医学院图书馆
参观完医学院和医院,大学的大巴直接要把我们几十位家长送到医学院负责本医连读的教授家里赴宴,DR.Noby(哪白医生)大约四十岁出头,印度后裔,出生在南加州,六年前从北加州的伯克莱大学附属医院搬来此,因为她的美国丈夫调动工作,他们在罗切斯特的郊外的好学区买了一栋房子定居下来,从开始的不愿意搬到美东,到现在非常喜欢纽约州,她和我们一家相似的走过一段搬迁适应期,所以,她对我儿子面试时谈起的搬家影响印象深刻,一见到我问起我孩子的名字,立刻就说起这件事,我们相谈甚欢。
医学院教授的家
走进她家的大门,立刻被楼上的室内音乐吸引,她请了几位学生在楼上表演动听的室内乐,进门的两边客厅和宴请厅里,有临时设立的酒吧和意大利餐饮,走进厨房和餐厅里,摆放着便于用手拿着吃的手指食物,他们特地请了一个Catering服务队,食物美味兼顾各种人的口味。
楼上的室内乐队
进门处的小酒吧
大家几杯酒下肚,加上在一起消磨了一整天了,都基本上熟悉了起来,聊起来也比较随意,我们发现几十位家长中至少有一半是医生或者与医药沾边的从业人员,看来那句“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还是有些道理的。:)而且还有一家老美的两个孩子都是学医的,老大的影响力也不能忽略。更巧的是,他家的老大已在罗切斯特医学院做住院医生了,小老二跟随兄长的脚印也来到这里,那位美国母亲说兄长的话是圣经,比她做母亲的话要有用得多!
美食、美酒、美谈
在这样的团体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们几位聊得很开心的家长都说孩子能被邀来面试,我们已很满足,不论最终被录取否,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并且鼓励孩子只要一直保持这种勤于向学的状态,就一定能成功!
从罗切斯特大学回来一周后,藤校放榜,我们在那里认识的几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有收到不同的藤校录取通知书,也有几位收到了布朗的本医连读通知书。刚过去的周末,我们一家在布朗参观校园,又一次与几位在罗切斯特大学认识的家长相遇,我们都说因为孩子我们才能有这样的缘分,几次相聚在不同的大学校园里,其中的一个孩子被哈佛取了,有可能就此别过了,还有几位我们都说相信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
总结孩子能被本医连读最终录取,除了与孩子几年的辛苦努力分不开,更有一点我们做家长的一致同意,那就是孩子够幸运!人的一生中,除了努力,机遇是少不了的,而这些从一堆孩子中选出来的幸运儿,运气不能不说是算好的,少了这份运气的孩子大有人在,所以我特别想对那些比我的孩子优秀却少了这份运气的孩子说:继续努力,相信运气只有降临在准备好的人身上才有用。
竞争惨烈的美国大学的本医连读 中 |
我知道一个孩子今年被HYP录取了,但是被四叹服给拒了,还有被本医连读也给拒了。也可能是个例。
===============================================================================
,斯坦福的录取率今年都击败哈佛耶鲁而位居首位,我们不能说本医连读比进美国所有名牌都难。申请HYPS和申请本医连读的学生群体是很不同的,很少被HYPSM录取的优秀高中生甚至不会考虑递申请表给本医连读的。
"There's no shortage of that type of student. In the current admission brown has received a record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or the PLME:2915,a 22-percent increase over last year (2013)"
谢谢你们的声援,这件事就到此为为止吧,
现在有人把这里支持我的读者算成是我的化身了,真正是可笑至极!我写作这么多年,从来都是这个名字,海云或者海上的云(英文beautyinautumn), 若不是关系到自己孩子的情况,我真的不屑在这里与这些自称专家的人争。
谢谢读者们的理解和支持,正如一位读者的留言,太彰显人性了。
哈哈,真如你的网名,林子大了啥鸟都有。
本人认为,如果我们世代在美国发展下去,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后代都能爬藤或学医。重要的是,他们能得到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并与美国文化融合在一起。勤俭耐劳,诚信善良,尊老爱幼,关心社区。一个家族的世世代代可持续发展比短暂的辉煌来得重要。骆家辉家族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孩子升学择业,父母不要替他们作太多,让他们顺其自然去发展,可以从旁关注提点。
也许下面能回答你的问题:
1。这不是所谓的fight而只是探讨些问题,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用友善的句子。既然孩子要学医我们总要知道一些尽可准确的事实,你也许明白医学界有evidence-based medicine之说。布朗连读在2011年的录取率是5.4%, 确实是很低,但比楼主说的2%或1.4%高出二到三倍,布朗连读可能还是最具竞争力的。算出2%或1.4%很大的可能是在没有考虑Yield的情况下。布朗连读的"常规录取"的Yield仅40%, 也就是说十人录取六人不选布朗,当然布朗连读早期录取的Yield是100%。最新数据谁都没有。-------LZ has the latest data, you do not.
2。凭我的经历,也得到一位在顶尖私高的父母,和另一拥有五百学生的学校的父毋(她孩子被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同时录取)的经验,被美国五大名校(HYPSM)录取的学生群中申请连读的不多或很少,所以我们认为仅拿录取率比较他们可能不恰当。请注意我所有发言均指这五所名牌,没有用过常春藤一词。我这样做是考虑到布朗本身就是藤。-------Your experience is way too old, waiting for you to collect the last two years of the BS / MD data and then advise.
3。我没有任何贬低或抬举人的意思,也祝贺了楼主的孩子并希望继续读她写的类似文章,小说我可是没时间那.------She does not welcome you, is not it?
我本来也非常不屑再回复你的任何问题,但为了不让你扰乱视听,我再回答一次。
你本身国内医学院毕业,带有某种偏见看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加上你自己也说了你是过时经验,估计你的孩子几年前申请未成,才导致你更加的不可理喻。
我这里郑重宣布,我的文章是给懂得和欣赏的读者们与我分享和同乐,你不喜欢就走开。我接下来写的文章,也不欢迎你这样的人读,你尽可以去做调查比较做你自己的结论,但是我,不欢迎你!
想强调的是,你不要断章取义我的文字,这是中国人当中文革的余毒未清,并且也是我最痛恨的。我说的1.4%是指罗切斯特大学,在我的上集中, 我引用罗切斯特大学REMS本医连读的数据:“Applying for REMS
Admission to REMS is extremely selective. In recent years, we have received approximately 750-800 applications annually. We invite 45-50 of those applicants to campus for interviews (which are required for REMS admission). These finalists are vying for approximately 10 spaces in the program.“,他们说每年有750到800申请人,发出面试通知时45-50人,最后录取10人左右,用10人比较750申请人大约是1.4% (比较800人百分比还低1。125%),罗切斯特大学的网页:http://enrollment.rochester.edu/admissions/learning/RemsRequirement.asp
请你不要断章取义,罗切斯特大学的数据放在布朗上或者全部混为一谈,混淆视听,你样的行为可以说很无耻!我不希望在我的园地了再见到你这种无耻的行径。本来还只觉得你不过有些偏见,现在看来你远远比我想象的恶毒得多。
也许下面能回答你的问题:
1。这不是所谓的fight而只是探讨些问题,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用友善的句子。既然孩子要学医我们总要知道一些尽可准确的事实,你也许明白医学界有evidence-based medicine之说。布朗连读在2011年的录取率是5.4%, 确实是很低,但比楼主说的2%或1.4%高出二到三倍,布朗连读可能还是最具竞争力的。算出2%或1.4%很大的可能是在没有考虑Yield的情况下。布朗连读的"常规录取"的Yield仅40%, 也就是说十人录取六人不选布朗,当然布朗连读早期录取的Yield是100%。最新数据谁都没有。
2。凭我的经历,也得到一位在顶尖私高的父母,和另一拥有五百学生的学校的父毋(她孩子被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同时录取)的经验,被美国五大名校(HYPSM)录取的学生群中申请连读的不多或很少,所以我们认为仅拿录取率比较他们可能不恰当。请注意我所有发言均指这五所名牌,没有用过常春藤一词。我这样做是考虑到布朗本身就是藤。
3。我没有任何贬低或抬举人的意思,也祝贺了楼主的孩子并希望继续读她写的类似文章,小说我可是没时间那。
Even compared with the year before the PLME admission data and ivy data this year, the PLME is unmatched.BS / MD acceptance rate year after year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you have a good fight?
是有不少家又想学医孩子的家长向我询问这方面的经验之谈,接下来我还会写一篇刚参观完布朗大学和布朗医学院的情况。希望对这些家庭有参考价值。
不客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谢谢你,更谢谢你的实例。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002/201304/7307.html
"最后,医学院发出面试通知书的有五十人,最后将要录取十人。录取率是1.4%,2%都不到。当我们拿到面试通知书时,我们就对儿子说,七百人中的五十人等于7%的机率,这足以证明你的实力!儿子也很受鼓舞。"
Class entering 2011:
Number of applicants to PLME - 2011
(324 Early Decision; 1697 Regular Action)
Number offered admission to PLME - 110
(17 Early Decision; 93 Regular Action)
Number of PLME matriculants - 55
(17 Early Decision; 38 Regular Action; 24 males; 31 females)
From LZ:
"本医连读的录取率一般在2%左右,比藤校的录取率低得多。"
So good luck to LZ's son, and thanks for the article.
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与懂得我的读者们分享并同乐。
谢谢大树!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其实算是后知后觉,可能因为写作的关系吧,喜欢记下学到的东西,这其实也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加上我自己本科在美国读的,算是还能偶尔提醒孩子一些,但我是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
你,其实在本医连读事上连皮毛都没摸着,炒冷饭发议论的口气倒是不小,有专家气势。
博主,你的博文为何会遭人的非议,其中有些人明显是来者不善,原因:
1,你题目不该用“惨烈”,那会触动人的神经。
2,大藤在很多国人的眼中有至高无上的荣耀,长久以来人们津津乐道于此。你的博文给人的感觉是医本连读与其持平或更甚,又一次触动了人的神经。
3,你的“高调”晒孩子的成功经历,又会触动某些人的神经。原因不表:人性。
你没有任何过错,个中也没有任何夸大其词,帮助了那些想知道的人。敬佩
“回复不得不说1的评论:
原来现在还是如此,我还以为我经历的已经过时了。儿子当年申请时,他学校那些被HYPSM录取的学生中我还真没有听说过谁申请了连读。”
这些孩子都没有申请本硕连读,可能并不想学医,或先阶段不考虑学医,和海云的孩子一心想学医,并不矛盾。难道每个孩子都要想法一样才正常?你们都是些什么“专家”?到处对别人指手画脚?你没听说过,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
"我的孩子被普林斯顿提前录取,被哈弗和耶鲁正常录取,其他的几个被hypms录取的8个孩子都没有申请本硕连读。凡事做到客观,很不容易。你的观点相对客观,所以支持一下。"
这些孩子都没有申请本硕连读,可能并不想学医,或先阶段不考虑学医,和海云的孩子一心想学医,并不矛盾。难道每个孩子都要想法一样才正常?你们都是些什么“专家”?到处对别人指手画脚?
我想,多数母亲做不到这一点。多数母亲包括我,对待孩子,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顶多就是生活上的关心帮助。
原来现在还是如此,我还以为我经历的已经过时了。儿子当年申请时,他学校那些被HYPSM录取的学生中我还真没有听说过谁申请了连读。
她说是Berkeley Hospital. 属于US系统。
你让我觉得这个世上还是明白人多。谢谢。
谢谢你。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我从没听说过伯克莱大学有附属医院啊。
谢谢你的六七八年连读的解释,我是通过你文章和对话学到不少,欢迎继续写!
谢谢,女儿有些talent更应鼓励。孩子找到Passion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华人在放孩子自由发展确实做得不足。我在美国一流医学院见到的倍受尊敬的名教授,大学毕业因喜欢鸟而想在Park工作,后来才改变主意读医学院。另一位是在斯坦福读音乐,后来去了耶鲁读MSTP; 另一教授本科在布朗学哲学,后来去了JHU医学院。
再说明一次,布朗本医连读是八年。我将不再回复你的任何问题或挑衅,请你先把六七八年不同的本医连读program弄清楚再来找我说话吧。
对不起,太浪费时间了。
毋庸“研究”,身在此行,见得很多。听来的,狗来的,“想”来的都无可信度。“大动火”是你有意误导。
多一嘴,你愿你的孩子以后自己选择职业(非医学?)和博主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立志行医并成功入行并无矛盾,前前后后你跟来跟去想说明什么?很有趣吗?
我已说明专家一词与我无关,你没必要表达你的看法而大动火。我说这话已被另一顶尖私高的父母证实。你最好研究一下这些大藤与布朗的七年制的交叉接受率的情况就更清楚了。
谢谢。
总算明白你的心结了,原来你是在国内学医的,彻底懂了。我不想剖析你,那个不关我的事。但要说明的是,你连本以连读中的Accelerated program 和 non-accelerated program 都没弄清楚,还谈什么专家,真的让我不知说什么好。六年和七年的缩短本医连读,和八年非缩短本医连读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是我们剔除州大七年连读的因素之一。布朗的八年连读想来你也不了解,因为你若了解就不会说什么十六七岁的孩子上解剖课这样的话了。当然,我理解因为你用你在中国医学院的经验来衡量,但是我说你错了。所谓本医连读就是先读完普通的本科,孩子十八岁高中毕业,四年大学本科就是二十二岁,也就是说,二十二岁之前是无法上解剖课的。其它的,我真的难得去反驳你了,希望你能真正了解清楚美国读医的详细情况,不要用国内你的经验来套用。唉,我能理解你为何如此了,但是你的很多观念是错误的。
我是准备接下来写布朗的本科自由和医学院给我们在参观校园的时候给的信息的。跟你国内的医学院如何能相提并论啊?别以为我是在贬低你,我家里除了我,父母老公都是国内医学院毕业的,我只是说实话。
不错,医与计算机都是一个专业,但前者七年后者仅四年,对17岁的孩子那三年是漫长而充满变数的。
你是那路专家且姑不论,你的个人意见“很少被HYPSM录取的优秀高中生甚至会考虑递申请表给本医连读的”足见你这个专家是个冒牌货,还是个伪劣的。楼主的博文并无夸大其词。相反,她可能考虑到有些家长读后的不适,已经大大简化了个中的惨烈程度。本人再次重申,工作关系,很知一二。其实,确实有好些个最优秀的孩子不会,不能或不合格申请本医连读项目。但那是另一个话题。倒是你的武断结论式的个人意见确有故意而为之之嫌。其实简单的很,到时有兴趣有实力的孩子尽可大藤,本医连读一起申请,就足以见分晓。
高中阶段心智很不成熟,属于梦想期的年龄,很少的孩子是在没有父母的强力影响下选择读厌味的六年或七年的医学的,这从很多这类学生来自父毌是拥有医学相关背㬌或印度裔得到证明,当然进去了退学又会有压力而不会太多,因为"钱"途摆在那里。想像一下我们这里的六年制连读,没有正规的寒暑假(除了法定的圣诞节等假期),这对高中生会有吸引力? 所以觉得申请的人不会多一点不为过,更何况被HYPS录取的学生,也许面试时Lz遇见的我们不知道,但前些年我们这里一位同学上西北大学七年连读的是被上述学校都拒绝后的选择,他上了西北后不满意然后努力转学。M的学生更是热爱数理,谁会这么年轻看得到电子科学对医学的应用。
美国将医学院设在研究生阶段是有他的道理的,我们当时在国內学医时有的同学十六岁就学解剖见尸体,那个冲击力可想而知。真正厉害的学生还愁今后读不了医学院,耶鲁医预科90%申请医学院成功,不成功的也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而学更适应自己的职业。
连读节约的这一两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完全可以忽略,失去了做梦的经历则可惜,这就是美国主体的医学院招生时那么喜欢以前是主修哲学,古典研究,音乐或工程专业的原因,因为他们真正通过自己的挣扎找到了自己的Passion, 他们学了本专业的课程外还学了医预科,仅从这点就证明他比生物专业付出得更多。我在美国与一位本医六年毕业的临床Fellow共事过四年多,我是对他们是有体会的。
说出自己的感受而已,理解不同意看法。
如果我对你说我的孩子就是冲着钱去读医的,你是不是会好受一点儿,哎呀,给你说中了,是不是?!
哈哈,可惜啊,那只是我讨好你的说法!为什么一提学医,就要给人安上物质的帽子?!你不觉得你自己俗吗?
比他棒的孩子也不少,呵呵,这样说有点矫情呵,但是是真心话,越来越发现,天外有天,尤其是刚参观完布朗回来,这种感觉就更强烈,在那里碰到很多优秀的年轻人。
谢谢爱河,他这次还算幸运。
If it can be a bit help to you and your family, I will be happy.
Mcat对很多国人的子女可能并不是件难事,只是需要花点功夫,加上是桩心事,相信你的孩子四年后一定心想事成。
Agreed you on " 上本医连读的孩子和考上前二十名名校的孩子同属于一个阶层。
但即便这个阶层的孩子也不是都能被本医连读或名校录取,这个还要看运气。"
I am glad you think my writing is helpful for you.
所有录取率低于10%的大学和program,我个人觉得或多或少都有运气的成分在里头。祝贺你的朋友进哥大。
agree!
我的回复没有针对你,至于你是否是专家,也是见仁见智的事,:)你说是不是?
光你那句“应为:"很少被HYPSM录取的优秀高中生甚至会考虑递申请表给本医连读的。"”就不像专家所言。当然我无意抬杠,这里只是谈我和孩子的亲身感受,也不是以专家自居,只给一些觉得有用的家长们参考,我自己则是留给印记。
我不需要你赞同我的每一句话,不同意见无尚欢迎,只是,别有用心和嫉妒一概不欢迎。这是我的园地,我尊你一次,留着你的留言,若太过分,一律删除莫怪。
祝您别处玩儿去并玩儿的愉快。
说到底,父母的看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我很高兴我家的孩子很Happy.当然,如果他明年Drop off了,我也一定让你们知道,是不是那样你会开心一点儿?:)
祝所有的孩子都能有美梦成真的一天!
理解支持你的观点。家有小女Junior,在top 私立髙中。略知她和她的同学们想法。也是学校教育引导不错的原因。
应为:"很少被HYPSM录取的优秀高中生甚至会考虑递申请表给本医连读的。"
"一直以来孩子最想进的是本医连读的大学,但是本医连读的录取率比史坦福还低,史坦福拒了他,本医连读怎么可能还有希望?!虽说一直有朋友安慰我们举例子给我们听,某某被史坦福拒了,却被哈佛取了之类的,希望之光还是很黯淡。"
而上本医连读要从一而终或退学,但退学压力大比较鸡肋。失去的是自我选择的机会。只有对坚定做医生的孩子算好的选择。
差别是读本医连读可能省一两年学费,MCAT可能不用考或成绩够线不用面试了。不过二十不到的孩子,何必那么坚定地走一条路呢?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想学医的孩子却报考名校读本科:给自己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不知有没有各族裔退学的数据?
上本医连读的孩子和考上前二十名名校的孩子同属于一个阶层。
但即便这个阶层的孩子也不是都能被本医连读或名校录取,这个还要看运气。
This statement is not accurate: "基本上申请到本医连读的孩子也能上藤。"
聪明的人只要想学医就可以申请,而且可以上的了,因为医学院的门槛并不是高不可攀。很多州大毕业生一样可以读医学院。
虽然美国只有150所左右医学院,每年招收两万左右学生。但本医连读招收的只是一小部分,而且据说也不是医学院排名最好的。
不想跟楼主抬杠,只是陈述一下事实,给关心孩子培养的家长一个参考。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writtings !
"继续努力,相信运气只有降临在准备好的人身上才有用。" --- I'll take your words.
好朋友的女儿没申请到本医连读,但被哥大录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