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加州一直以前卫著称,正面的前卫比如高科技,我们从美西搬到美东,这一点深有体会。同样是美国,硅谷的先进真的是展现在具体生活的细节中,举个例子,刚到美东,去图书馆就发现这里的借还图书都是人工处理,硅谷大部分图书馆都是电子扫描自动处理。
前卫的负面或者说有些不舒服的地方呢,比如加州对同性恋一直走在大部分州对此的观念之前。记得大约两年前,加州有人试图让同性恋结婚合法化,引起很多保守派和宗教团体的有组织的抗议。那时我所认识的相同或不同教会的兄弟姐妹几乎都统一口径说“为了我们孩子的将来”我们坚决反对同性恋。曾经在居住的小城里看见同性恋者高举着牌子寻求他们的权益,我问身旁的两个孩子对此有何看法,当时是一个小学生和一个初中的的一女一子对我说这些人应该得到他们的自由和权力。我的“上帝不喜悦”和为人父母为子女担忧之说显然对在加州那样前卫开放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苍白无力的。
近来看了一部电影《Kids are alright》(孩子们不是问题),让我把这个同性恋的冷饭又炒了一遍,感觉滋味真的有些不同。
电影故事说的是两位女同志,典型的女同性恋同伴也是典型的美国家庭生活方式,一位是医生,拥有高收入是家庭的经济顶梁柱,另一位呆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贤妻良母型,他们一家四口,两位妈妈加上一子一女,如果换成是一父一母,那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中产阶层的家庭。不同的是,两个孩子是两位母亲的亲生,并且来自同一个男人的精子库,所以可以说是同父异母。虽说这个与大多数家庭不同的组合在两位同性恋的伙伴眼里是极其正常的,他们的孩子也如别的孩子一样日益长大。女儿非常优秀,高中毕业考取了很好的大学,即将离家成为大学生,少年的儿子却有些叛逆,常常与一男同学鬼混,以至于两位母亲怀疑儿子是不是继承了她们的同志基因。
叛逆年华的少年人对自己的生世有了追究到底的想法,他想见见那个捐献精子的男人,他的生父!在姐姐的帮助下两个少年人从母亲保留的资料中找到了自己的父亲,第一次见面,女儿和父亲相互欢喜,儿子对父亲却是有点失望。这件事不久就被两位妈妈发现,两位妈妈决定邀请者孩子的生父来家里做客,一顿晚餐之后,这位当年的精子捐献者和他们一家成了朋友,当他得知两位妈妈中的贤妻正准备回到职场做花园设计时,他把自己的后花园交给了她成了她的第一个客户。
在后花园开工不久,花园设计师和雇主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欲之中,一个是人到中年家庭生活日趋枯燥的家庭主妇,一个是独身至今忽然感到家庭温暖子女成双的有钱有闲的男人,干柴烈火熊熊燃烧!当年捐献精子的男人成了接收他精子的两位女人之间的第三者!生活是不是开了个很大的玩笑?! 随后,奸情的暴露,医生女人的伤心和两个孩子的冷漠与任何一个遭遇第三者的婚姻家庭没有任何区别,背叛者反思过后,对生活的几十年的伴侣说对不起,对孩子说请原谅,可是,伤口在流血,伤痛至心,一个家庭与以往再不一样!
男人过来找自己已爱上的女人,并想跟第二天上大学的女儿说再见,女儿说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见他,而他爱的女人省思后发现这个家庭的四个人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一家人送女儿上大学,大学校园里两位妈妈抱着女儿泣不成声,十几年的岁月深刻在他们每个人的生命里,即使经历了风雨和考验,亲情才是他们最后都意识到的, 是任何东西也击不垮的!回家的路上,坐在车后的少年男孩半玩笑地说:“我想你们俩还是不要分手了,因为你们都太老了!”这也是是少年人原谅出轨的母亲间接的说法,两位伴侣相视一笑,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老实说,这部电影让我流泪,包括我身边的男人,电影里的某个场景他的眼眶也泛红。感动也感触,故事本身让我忘了这是一部同性恋的题材,我完全把他们一家四口看成是一个家庭,而这个家庭所经历的种种,是我们每个家庭都可能遭遇的。
三位演员演得出神入化,非常称职!尤其是演两位女同志的朱丽安·摩尔和安妮特·贝宁,两位正常的女人却把同性恋之间的那种细微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编剧兼导演查罗登科说:“这个故事是对每个家庭的探索,它说了婚姻、性行为、抚养孩子、教育、工作和生活等诸多话题。每个家庭所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都是相似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电影中将它们表现出来呢?可以这么说,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不是表现故事的、也不是表现人物情感的,而是表现人类的权利的。同性恋有权利结婚、人工受精的孩子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我们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爱恋对象、选择自己的前途等等。可以说,我拍这个电影是‘对人不对事’的。”
我想导演是成功的,因为这个故事感动了我!我是一名基督徒, 无论从哪个角度,我都不赞成同性恋,但是,这部电影让我从另一个崭新的角度去审视同性恋这个社会问题,正如有人说过,无论从科学或者政治上去解说或论断同性恋的正常与否,有一点我们应当正视的是这些人确实存在,他们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渴望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拥有一段铭心刻骨的爱情,建立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庭!难道他们不能有这个权利吗?
电影是R级,所以我们没让孩子看,但是我跟儿子谈了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出乎意外,儿子的反应非常得中肯。记得两年前当我们在加州时,教会里统一口径让大家反对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时的理由是“为了我们孩子的将来”,儿子当时对此很反感,一再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今天,听了我对这部电影的描述和感叹,他对我说电影的标题很有意思,孩子们没问题!真的吗?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会不会以后看到同性恋认为是正常的,而异性恋反而成了不正常?我感觉孩子真的长大了,有了他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能力,我很欣慰!当一个少年人能在尊重别人的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又能明辨是非有自己的判断力, 不人云亦云,难道不是我一直所期望的?!
先回答关于只许称Party A/Party B不许称新郎新娘。
2008年6月,同性婚姻合法,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为了在 marriage license上也包括同性伴侣,把新郎新娘改成了Party A/Party B,这确实侵犯了异性伴侣尊重传统的权利。但是在10月,就改成了bride and bride, groom and groom, or bride and groom。对于后来这个改正,Geoff Kors of Equality California, a gay rights group, said "sounds like the perfect solution, this treats everybody equally."。可见同性恋们从来都没要求人人都叫PARTY A/PARTY B,不许异性伴侣叫新郎新娘,这样的要求实在对同性伴侣争取权益来讲毫无意义。
只有对同性恋极度有偏见对同性恋争取平权很反感的人,才会死抓住这个很快就改正的官僚错误不放,把它宣传为反同的一个理由。
至于“小学课本中将"父母"和"夫妻"这样的称谓禁止使用,要改成没有性别提示的"家长"和"伴侣"”,你在哪儿听来的?能给个出处吗?你应该告诉那个造这个谣的人,谣言会让自己失去诚信和力量,只会帮了你们要反对的同性恋。
请崂山回答一下为什么不许我们称父母夫妻?我们称呼夫妻你们又少拿钱了?抑或是你们就做不成夫妻了?变成陌生人了?为什么要从幼儿园开始就教导”王子和王子happily everafter" 而不是“王子和公主”? 我们这些思想僵化的老土都还没被你们调教过来,你们就迫不及待地去给白纸一张的5岁小朋友洗脑,他们对你们的认同能帮你拿结婚证?我怎么觉得你们那么居心叵测呢?唯恐天下不乱,明知道自己不正常,不但强迫所有人要接受还要支持你们的性取向,混淆视听,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没有对错观念,将来全世界人都变成是杂交,乱交,管他男女,只要是人就能交。在这整件事后面实在是有更大的阴谋,并不是什么结不结婚,死了有没钱拿那么简单,而是要让人类文明后退千年直至所多玛时代,直至再次被上帝毁灭!
我的话就说到此,我实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这里和你们“讨论”,你过怎样的生活是你的事,与我们无关,我们不去搅扰你们。我们如何认为是我们的事,你若认为你的性取向天经地义,你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只要你不犯法,爱怎么过怎么过去。只是请你们不要来搅扰我们的下一代!
前面一帖只回答了已经有了州级的DOMESTIC PARTNERSHIP 或CIVIL UNION,甚至MARRIAGE,为什么还要争取权利?
但是,在美国只有20个州对同性伴侣关系有某种程度的承认,包括MARRIAGE, DOMESTIC PARTNERSHIP 或CIVIL UNION,另外30个州是根本就没有承认,两个住在一起几十年的同性伴侣在这些州法里就是陌生人。
而且,只有22个州有protect against sexual orientation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也就是说在其他州如果有人因为性取向被公司开除,连告的地方都没有。
不介意你们继续谈论下去,我也从中学习呢。
只要用文明语言就好,不要用什么打手之类的文革语言。这本来就是个引争议的话题。 有位基督徒兄弟说得好,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进步的和保守的两种势力推动向前的,只要任何一方不过分走极端,就是推动社会向前的动力之一。
我想请问海云介不介意我继续在此和初雪讨论。如果海云介意的话,我邀请初雪去http://www./bbsdoc/QueerNews.html,这是一个文明理性讨论同性恋问题的论坛,欢迎所有友同人士和反同人士参与。
加州的DOMESTIC PARTNERSHIP确实赋予和异性婚姻一样的大部分州级权益,包括同性伴侣的健康保险(但是同性伴侣要为这部分BENEFIT交税,异性伴侣就不用)。但是,州级权益和联邦权益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联邦赋予与婚姻有关的权益有1000多项,重要例子(更多见http://www.hrc.org/issues/5517.htm):
#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Married people receive Social Security payments upon the death of a spouse. Despite paying payroll taxes, gay and lesbian partners receive no Social Security survivor benefits — resulting in an average annual income loss of $5,528 upon the death of a partner.
# Immigration. Americans in bi-national relationships are not permitted to petition for their same-sex partners to immigrate. As a result, they are often forced to separate or move to another country.
这些往往被异性恋TAKE FOR GRANTED的权利其实影响着每对COUPLE的日常生活,同性伴侣因为没有这些权利,生活要困难的多。
所以即使州一级别叫MARRIAGE(比如NY的SAME-SEX MARRIAGE),也不能享有这些联邦权利。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州一级(比如CA和NY)争取同性婚姻,不先争取联邦权利呢?因为美国是联邦制,婚姻的决定权在各州。有了州级婚姻,我们才能要求废除DEFENSE OF MARRIAGE ACT,让联邦承认州级的同性婚姻。
那么能不能不叫MARRIAGE,叫CIVIL UNION或DOMESTIC PARTNERSHIP,但是给予一样的权利和义务呢? 东北有几个州就是先有CIVIL UNION的,即使法律规定权利一样,因为名称不一样,同性伴侣还是受到很多歧视。所以,后来这些州就有了MARRIAGE(比如VT)。一个例子是一人得了急病被送上救护车,同性伴侣出示了CIVIL UNION证书也不被允许上救护车(更多见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1/06/29/new-jersey-gay-marriage-lawsuit_n_886713.html)。SEPARATE IS NOT EQUAL也是被美国人权历史证明了的。
另帖再细谈小孩教育和PARTY A/PARTY B。
我想请问海云介不介意我继续在此和初雪讨论。如果海云介意的话,我邀请初雪http://www./bbsdoc/QueerNews.html去,这是一个文明理性讨论同性恋问题的论坛,欢迎所有友同人士和反同人士参与。
我不是很清楚你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你的朋友和她的女友更像是双性恋,所以才会在男人和女人之间纠结。真正的同性恋在确立自己IDENTITY后是不会在感情上在男女之间纠结的。
如果你想说同性恋很多是因为感情上受伤害才变成同性恋的,是没什么根据的。至于其他的说法,比如从小家庭不幸福,受到性侵犯等等,都有研究表明没什么根据。
这个LINK是美国精神病学会关于同性恋的FAQ,可以做为科学地了解同性恋的一个开始。
http://www.apa.org/helpcenter/sexual-orientation.aspx
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故事和性格。有人忠贞有人花心;有人是好人,有人是坏人。如果没有找对人,当然可能会有伤害和欺骗,异性恋中这样的故事还少吗?如果谈个例有意义,我告诉你我的感情生活很幸福,会改变你对同性恋的看法吗?
恰恰相反,我有同性恋朋友是因为我起初不知道他们是同性恋,后来知道时觉得他们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那些游行就是他们邀请我去的。看见平时温文尔雅的他们,在那时却变得那样亢奋变态,我心里不知为何突然很可怜他们。私下有和其中一个女生谈过,她很无奈,说她因为长得不漂亮,都没有男生喜欢,所以才变成同性恋,可是她一直很渴望有男生会喜欢她,不过现在她有了一个女友,还带着个小男孩,她说她的生活压力很大,因为要负担他们一家三口的开销,还要供女友读博士云云。我看着她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孩,本应小鸟依人,可是却不得不担负这莫名其妙的担子。我很是替她担心,怕有人利用她的善良和纯真,所以邀请她们一家出去玩,见到了她的另一半(她如此称呼那位博士)。之后我提醒她,不要太轻信,博士刚离婚,没有生活来源,并且根本不是同性恋,怎么会喜欢你。可是她说博士很爱她,因为发现男人靠不住,她才是真心地对待她和孩子,再穷都会跟着她。我提醒她,你自己也不是真正的同性恋,这样的生活是不正常的,她听了很不高兴,以后就很少和我谈及她的私生活。后来我离开了公司,和她也少联络了。一年后她突然打电话给我,请我帮个忙,我顺便问起她和博士的事,她平静地告诉我她后来租了个大点的房子,想开始她的幸福家庭生活,可是博士毕业后就带着孩子走了,说到这儿,她电话那头的声音突然变得义愤起来,她说你知道她跟谁走的吗?居然是个男人!"can u believe it? She left with a MAN! She told me she didn't like man any more!" 我说:"I believe it! Because she's a woman. And i also know you are a woman, i know you know you are not a les! !" 她开始在电话那头低泣。这之后的几年没有她的消息直到最近,她又打電話来,找了新工作,要我作她的reference. 后来她又打来谢谢我,说是那公司聘请了她,我又忍不住问起她的生活情况,她淡然地说,这么多年都没有固定的女朋友,也还是没有男生喜欢她,不过一个人过也挺好,不固定女友,也没有那么多期盼,反而潇洒自在。我再次对她说,你不是同性恋,不要再欺骗你自己,她又把电话挂了。后来从一位以前的男同事那里听说,她对他哭诉,她何尝不想作一个女人,可是她那么丑,没有男人喜欢,最后还请那位男士给她一个紧紧的拥抱。同事对我说,平时都把她当男人看,没想到在拥着她的那一刻突然觉得她是那么的柔弱可怜,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女人。唉,这只是我其中一个同性恋朋友的故事。
laoshan2, 你虽然自己是同性恋,我也不知道你是从几岁就开始当同性恋的,可是我周围的同性恋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故事和经历,只有深交以后他们才会流露灵魂深处的真实的自己。确实我们看见的游行是表面夸张的他们,我的意思不是要丑化他们,而是作为一位母亲,对他们大庭广众之下作出这些行为感到愤怒。事实他们就是在公众场合作出这些不当的行为举止, 是我之所见,而不是成见。
你说的“因为真正生来就是同性恋的人只占同性恋总数的1%左右,其他的全都是因为后天因素造成的”, 也没什么根据。尽管同性恋的具体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是科学界的共识是同性恋不是一种选择。也有很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同性恋的家庭成长的小孩并不是更有可能成为同性恋,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不比异性恋家庭的小孩差。我可以给出很多PEER-REVIEWED的文献。
谢谢海云的好文。
If we are real Christians, we should love the sinners. No doubt about it. That's why i'm a good friend of my homosexual friends. But we should also have no tolerance of their sins! One reason why the darkness of this world is so dark is because of our tolerance.
我想我们对同性恋的认识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我看到的同性恋都不是那些妖魔化的,跟电影里的人比较接近,跟我们各方面都一样,除了性趋向不一样。所以,我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同情心。我的孩子比我更有这方面同情心,可以说我的态度慢慢地转变很大程度上受了我的两个孩子的影响呢。至于让孩子与同性恋的孩子交朋友, 那是一定的,其实这也是我所说的给他们平等相看的权利,为什么要孤立同性恋者的孩子呢?一个人的性趋向应该是不容易改变的,更不会受影响,就像我们这些异性恋者,让你去爱同性别的人,你也爱不起来了,就算你天天跟同性恋呆在一起,也不可能你就成了同性恋了。话说回来, 我们在认识上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谁也别想说服谁!
“我们的孩子不会因为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些同性恋的家庭而会改变他们自身的性取向”-- 试试让你家孩子和同性恋家长的孩子做几年好朋友,看看会怎样! 你应该听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只是他们也是人,有权力过他们想要的生活” - 是的,他们也是人,他们难道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同性恋生活吗?他们不是都是同性恋吗?法律有不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吗?
还有,他们什么时候变成弱者了?君不见吕丽萍两个字“给力”就招来漫天的辱骂和恐吓,他们这是弱者?我们不希望孩子接受同性恋的性教育,就被扣上“不认同和打压”的帽子,我们是哪门子的强者?
一項極具爭議性的第48號參議院議案(SB 48),指定所有加州公立學校在歷史和社會學的課程中特別加插鼓吹有關男同性戀者、女同性戀者、雙性者、跨性別者(LGBT)的内容,向學生高擧LGBT為榜樣,暫時被制。
上星期,當州長傑裡 · 布朗 (Jerry Brown)簽署議案成為法律後,太平洋法律協會與其他維護傳統婚姻的機構已在幕後緊急地工作,向加州律政司遞上文件,推行全民投票, 反對SB 48。全民投票可讓選民有直接撤銷SB 48 的機會。而遍滿全州,維護傳統婚姻的機構的領導人已一一聯盟支持 StopSB48.com,一個正式代表這次行動的組織的網站。全民投票的正式標題和摘要是由律政司部門負責的,一旦從律政司收到了標題和摘要,支持者將有90 天收集約 500,000 有效的簽名,便可讓全民投票。現在,SB 48乃暫停生效。
太平洋法律協會會長Brad Dacus評論,"反對SB 48的人已日漸增加,現在是採取行動的時候。我們鼓勵大家以參閲 StopSB48.com 瞭解更多,並加入聯盟。這項工作將需要我們團結和願意犧牲。為了下一代,我們已不能保持沉默或站在一旁。加州的人極其寬容,不過若要爲某些特殊小數的人而更改歷史,我們便必須在此畫清界限。"
請將此郵件轉發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如果您願意分發請願,請發電子郵件到 info@pacificjustice.org。
當請願準備妥當時,我們必須快速行動。
“加州对同性恋一直走在大部分州对此的观念之前”可能和事实不符。6个美国的州通过了同性恋婚姻法。加州最今还公投废除了此法,后被高院否决。大概情况可能是这样。BeautyinAutumn在加州,可能知道的更祥细。
1:
很多所谓的同性恋者实际上可以是异性恋,她们是由于另一个同性恋的追求/引诱而选择了同性恋。
出轨的母亲女同性恋其实是可以接受异性恋的。如果没有医生女同,她的婚姻轨迹会和大部分女孩一样,和男人结婚,也同样的幸福快乐。所以同性恋是先天决定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2。
同性恋家庭的孩子,女孩子的性取向没有提及,男孩子明显是同性恋。 家庭影响是明显的。在小孩没有判断分辨能力的时候让同性恋成为小孩唯一的接触的主流生活方式无疑是在给小孩灌输同性恋,并把小孩塑造成又一个同性恋。对小孩有益吗?对小孩公平吗?
作为基督徒,俺觉得同性婚姻合法化是不能接受的,如果同意实际是因人的罪和软弱而否定了上帝设立的原始的婚姻制度。上帝从来都不剥夺人的选择权利,可人们怎么选的相信楼主作为基督徒非常清楚,多数时候选的不是遵从上帝的话。当然,俺也不听上帝话的。
然而,神要我们爱罪人,正如他爱我们到底。
我们不认同同性恋的行为,但我们仍然爱他们;
我们仍然爱这些陷在网罗里的人,却不认同他们的行为。
爱罪人,恨恶罪,是基督徒们应有的态度。
楼主其他都提到了,漏了第二条。
减少自己孩子是同性恋的方法是多要孩子-就算一个是同性恋,不要紧,还有其他正常孩子继续繁衍.如果你只有一个独生子,他/她又是同性恋,那就完了,你要断子绝孙了.
若是根本的性取向不能被改变,那么唯一的区别是这些人公开还是保密他们的性取向。大多数人天生不是同性恋,所以可能很难理解同性恋的感受,但至少可以做到不去迫害他们,歧视他们。至于孩子把同性恋看成常态而异性恋看成异态,不太可能。就好像女权运动轰轰烈烈了这么多年,难道人们矫枉过正的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有能力,做同等工作应该得到更高的工资了么?
你总结得很好啊!:)
可不可以总结你的观点是:坚持自己的信仰,尊重他人的选择?Well-s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