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周末,答应我的一位编辑朋友去旧金山图书馆替代她去参加有关龙应台“大江大海 1949 ”的读书会并在会上谈谈读完这本书的感想。
说来惭愧,我在湾区住了十多年,却从来没有自己开车进过旧金山市。我对大城市有种“恐惧感”,所以带着女儿开车来到中半岛的 Millbrae 市, 这里是湾区地铁站的头一站,在那里好不容易弄明白了怎样用信用卡自动买票,上了 Bart 地铁,坐下来之后才舒了口长气。女儿很高兴能坐地铁,把这项陪我进城的事全然当成了一个母女冒险的刺激活动。从地铁车站的自动扶梯出站的时候,她说:“好像在上海一样!真好玩!”感情她只记得几年前带她去中国时乘地铁的的情景,故而小小的孩子也知道把自己的过往经历和她正在进行的事情相联系,从而得出她的观感结论。虽然,美国的地铁比中国不知早了多少年,但是因为她是先看到中国的地铁,她的结论便成了美国的地铁像极了上海的,主次地位的颠倒是因为她先入为主的体验。
之所以写这么多字来述说这件事,是想说在读书会上有一点让我感受非常深刻的是:同样一件事,同样一本书,同样一个战争,在不同的人眼里会解读出完全不同的意义, 而很多时候,这种不同角度得解读, 往往跟自身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从而更加能够体会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大陆背景的人对龙应台笔下的 1949 那么得不能容忍!虽然我能体会他们为什么如此,并不代表我同意他们的观念。正如女儿所说主次颠倒的话一样,我懂得她,知道她为何那么说,也知道她错在哪里!
读书会请了五位作家和编辑,其中一位台湾女作家,一位香港男作家,一位大陆男作家,和两位女编辑,我顶替的是其中一位女编辑的位置。下面坐的是读者,大部分读者读过龙应台的这本书,少部分读者还没读过。读者中有台湾的老兵,有台湾的外省人,有来自大陆的中国人,当然,这些人如今都共享一个身份:海外华人。
我们坐在台上的各自自我介绍了一番之后,大陆的男作家先开了腔。这位作家我以前见过几次,大多是在湾区华人作家交流会上,知道他是中国的作协成员,写过不少的著作,在湾区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是以一种批评的语气去评说龙应台的这本书的,他的论点是龙应台想写历史,却没写成功,因为历史应该是胜利者所书写,失败者是没有权利写历史的。龙应台的目的是想给她被赶到台湾孤岛上的老父翻案,所以用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访谈来谈战争,这些访谈的真实性完全不可靠,如何能当历史来读?他的话引发台下众多的读者摇头,也引起坐在他旁边的香港作家迫不急待发表不同意见。
香港来的作家开始反驳大陆作家有关历史的概念,他说龙应台写的应该是一种历史学的理论与论证,历史本身是不容改变的,它是既定的史实,统治者所写的历史不一定就是史实,历史学是由历代文人墨客所撰写的大量文章组成的。
他从他自身的经历谈龙应台对共产党和国民党之争的感受,他说:“我要感谢共产党,因为,不是共产党对我的迫害,我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到澳门以后又到香港,今天更加不可能坐在美国旧金山的图书馆里和大家分享读书心得 ……”
台湾的女作家把被扯远的话题拉回到龙应台和她的书上面。她对这本书的评价是非常正面和赞誉有加的。龙应台写的情也好、景也好,都是她所熟悉的,读书时她眼泪决堤,因为太感人了,无论是对父母的爱还是对儿女的情,还有那些有关战争和台湾那个年月的描写,她和龙应台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共同经历了龙应台笔下的世界,读起来仿佛看电影,历历在目!
接下来,我身旁的女编辑开始读她写好的读后感,她说得比较谨慎,带着稿子而来可见她是个满循规蹈矩的人,她的读后感也是比较中肯,有肯定, 肯定文字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也有不同意见,主要还针对历史的真实性。
我是坐在台上最后发言的,我的感想都写在我的那篇文章《涓涓细流,感人动心 …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 1949 〉》中,只不过,我没带稿子,即席随嘴评说,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我从我对历史的理解谈起,谈到中国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根深蒂固的观念,理解中国大陆的作家的调调,但是,真正的历史确实如香港作家所言:那是史实,没有人可以改变!只不过我们这些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长大的人,所接受的教育往往是那个社会的执政者所灌输的,所以, 1949 在我们这些共产党制度下成长的中国人是一个样子,在那些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岛上的中国人又是另外一个样子。就好比讲台上的那瓶花,每个人画出的素描一定有所区别,因为我们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一样。龙应台有她自己的角度,至于她的角度你是否认可,那完全是你的事,但是我要说的是她打动了我!
我谈起了我的伯父和那出《四郎探母》戏,我谈起了中国人的乡情和我们现在的乡愁。我和龙应台笔下的世界有着几十年的鸿沟,然而,那些人情、乡情、人性、命运却都是我所能体会到的深切感触!好的文字难道不是就在于它能触动人心?
我们台上的人说完, 台下的读者涌跃地参与讨论。一位从中国大陆 1949 年前后去了台湾的老先生说他完全赞同我的观念,每个人读龙应台的这本书都会有他自己的评说。他说他来参加这个读书会之前,有位当年来自长春的老兵对他说请转达他对龙应台的敬意。因为那些在共产党宣传下的所谓“兵不韧血”的长春围城,在当年他们被困在城中的兵民眼里是无法述说的悲痛!龙应台真实地写出了当时的情景,所以他谢谢她还原历史真相!
一位来自台湾的女读者却发出这样的疑问:共产党把国民党赶到台湾之后,建国几十年,中国又死了多少人,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 如果中国没有共产党,今天的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她的这番讲话自然引起来自大陆的中国人的不以为然,想当初的国民党四大家族的腐败,已经导致了民不聊生的局面,所以,在龙应台的书里也提到,国民政府的失去民心是导致了当年国民军溃不成军的主要原因。我喜爱龙应台也正是在这里,她公正!作为一个中国人,她不偏袒任何一方,她的角度是人文和正义的角度,不会因为她的背景而带有某种色彩!
还有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读者呼吁:让我们也写一本大陆人眼里的 1949 。也许是个不坏的主意!无论如何,龙应台这本书在两岸三地的中国人眼里读出不同的味道,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引导我们去思考什么是历史?什么是真正的史实!而战争所给人类尤其是平民百姓带来的除了灾难还是灾难!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世界里,改朝换代仿佛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即使当年的李自成揭竿而起,在崇祯皇帝眼中,那完全是草民流寇,可是这个山大王却最终打败了堂堂皇帝,自己做到了皇位的宝座上,如果他不是急不可待地享受荣华富贵,也不至于那么快地被后来的吴三桂打败。那么,历史书上的那段就要重新改写!多少年来,所谓的正史都是后朝写前朝,如果后朝是前朝的继承者,那么除了歌功颂德之外,所有的污点都被掩埋;如果后朝是前朝的颠覆者,那么除了鞭哒之外,我们能从中读到多少真实的东西?所以,历史学家告诉你:想知道历史的真相吗?读点野史吧!
人生是没有如果之说的,人类也一样!当这些灾难一一发生之后,回头来看,再说“如果”无济于事,但是,我们是否能看到:正是这些众多的百姓所无法更改的个人和家庭的命运, 组成了一个国家无法更改的历史和命运!是的,中国近代史中的这一章是惨痛的,我们每个人能从中学到什么,读懂些什么信息?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相关文章:
涓涓细流 感人动心…读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
目送龙应台
使用「內戰」一詞已經默認中共擁有武力的合法性。現代的統一國家,不容許中央政府以外的力量擁有武力,不然就叫「叛亂」,「叛軍」。這是全世界都如此。
過去的政府,必須靠武力才能推翻,所以新政府都是從「叛亂」開始,包括國民政府如何取得政權。不同的是,國民政府在49年前已經行憲,提供和平轉移政權的機會,中共仍然選擇武力奪權。所以誰發動內戰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共選擇武力奪權,而不是和平奪權。戰和在中共,要求中共放下武器是所有中央政府都會要求的。不信的人,看看別國內戰,中央政府是否要求「叛軍」放下武器。
我确实认为人的道理难分对错。恐怖分子怎么了?在他们而言可是揣着炸弹消灭仇敌然后直奔天堂。
对我而言当然有我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评价事物自然是从这种价值观出发的,相信您也一样有您的价值观。若是我们价值观不同,彼此的争吵就好象“关公战秦琼”,谁也不会说服谁的。
本来我一点也不喜欢龙应台,也不太同意她的历史观,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看,她的思想代表了很多人的感受和心声,不是没有道理。人嘛,都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会多些和睦。
本不想回贴,但还是想说两句.
如果你的道理站地住脚,那这个世界上可能也就没什么对错事了.哪怕恐怖分子.因为他们也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你说自个家里人分什么谁对谁错,这话也许有点"理".但你忘了一个条件.就是对方也要承认你是自家人.龙应台是什么人可能你心里应该清楚.
其实她承认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这也不重要,只是看见那些跟随她的大陆人一起数典忘祖,把自己爹妈都归入狼族的人可怜可悲.
不是和稀泥,而是我确实认为人的道理难分对错,每个人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都认为自己对。任何人之间的争斗客观的说都有一部分人受伤害一部分人得好处,怎么判断谁对谁错呢?就中国1949年的变迁而言,虽然于公于私,我都认为中共上台有合理性,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有人从失败者的角度来看待当时的历史。我家祖辈里既有被砍头的学生领袖也有被枪毙的军统特务,既有当了干部的地下党员也有逃去台湾的国军军官。这些就是普通人的1949,都是自个家里人谁对谁错。
哇噻,滿瓶醋为我连法5帖呀,义愤填膺哈?想像您那气急败坏的样子,我真的非常非常开心!关切的问一下:血管没爆掉吧?也好,挣了2块5呢,很快就到二百五了。
您忘了,咱狼爸狼妈是gcd呀。它告訴您内战是gmd发动的,您就信了?前天您不是刚指出gcd善于造谣吗?前言不搭后语的,您受刺激太大了?任何一个有良心有良知的人,无论贤愚贵贱,都可以说自己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但您不行,您沒心沒肺。您代表哪级组织把俺给开除了?十三亿人民又被代表了一次哈。不过,看您拉人入伙那急切勁儿,好像人民並不都买您的帐啊。我还真有个博客,我自己都不天天去。欢迎您天天光临。挺羡慕您的,拿人民币的真有时间。其实,我那几篇小文都是BS。不过,话又说回来,还真需要您这样的屎壳螂去拱一下,也好让大家伙见识见识您心灵的阴暗和语言的龌龊。我开门迎客,看不懂吱一声。
不跟您在这儿讲了,不想再打扰博主。
又:留个家里电话吧。万一您哪天心脏病发、因公殉职在电脑前,我好去吊孝,并向母英雄、小英雄缅怀您为党国鞠躬尽瘁的一生。
这位英雄,你可以歇息一下了。毕竟这是我的园地,还不是你的自留地,是不是?你得允许别人和你有不同的意见吧?
哈,没想到你这样大名鼎鼎的人也喜欢和稀泥.那请问法国大革命是不是内战(或者说革命)?它到底应该不应该发生?
书没看过不便评论。政治斗争乃至把战争对普通百姓而言没有赢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今天的中国千万别折腾!
罗玉风名言:
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我现在都是看社会人文类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就我现在的智商,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
Carpediem名言:
我不仅追求词汇时髦,还敢说自己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我最爱看的名家作品是韩寒和龙应台的.
==========================================================
你俩不是双胞胎吧?
是啊,您老开个博客,我一定天天到场给您捧场.
就是白痴都知道49年的内战是谁发动的,连美国人最终都抛弃了蒋独裁.可你现在倒打一耙,真不知道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呸!你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你真不知道天下还有羞耻二字.
谁和你是同胞?自从你自称是喝狼奶长大的,我觉得你已经就自绝于中国人.从心里我就看不不起你这样的白痴.在你心目中只有韩寒和龙应台这类的败类是你心中的偶像.真不知道你那狼爹狼妈是怎么教育你的.
我的那点小经费当然不够换您那一捆捆的5毛。我不仅追求词汇时髦,还敢说自己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像您这样站在自己同胞的尸堆上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货色会是什么下场呢?我等着瞧。不过,我也挺佩服您老人家的。博客里不著一字,成天价跟屁虫似的在别人的文字后面寻衅骂架。您好好干哈,中宣部部长的位置是没戏啦,不过或许像韩寒预言的那样能被追认个公务员什么的。
那麼,所有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的人都是。
正是他們,以「失敗」教導了我們,
什麼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價值。
請凝視我的眼睛,諏嵉馗嬖V我:
戰爭,有「勝利者」嗎?"
看了这段文字,给人一个感觉,矫情!
什么叫被时代践踏?典型的八股.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别绕圈子.
请不要装天真地问"戰爭,有「勝利者」嗎?"真受不了.就好象婊子问世界上有童贞吗.
从我的角度看,没读出翻案的味道。觉得该书的主题是“战争没有赢家,尤其是内战”。
国军是中国人,共军也是中国人。
国民党赢了未必全体中国人好。
同样,共产党胜了也未必全体中国人就胜了(拆迁,腐败,海澡们,名媛们,列列在目!)。不要再去扭秧歌,敲锣打鼓,完了家里房子被拆了!你看是不,他胜了,不是你胜了,两吗事。
成熟的国民应超脱些。对任何党派,政府应该象对待刚从牢里放出来的,抱着戒心!
还有,成熟的国民应多些人文关怀。
打字累!,吃饭去也!
看样子 你最终学到了点什么,而不是开口就说"
"龙应台是华人世界里罕见的具有独立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作家。老共讲什么代表先进文化,龙应台代表的就是先进文化。只可惜我们这群吃"狼奶"长大的大陆人中没有多少人能够超越思想的桎梏去理解她。"
每当我看到你这段文字就反胃.希望龙应台看到你的文字能心里有所感动,这对于解除她内心的孤独有所帮助.
其实我很喜欢看你夸张的文字和时髦的词汇,不要畏惧,继续写,你一定能成为华人世界的八股专家.
你还需要上班吗?您的活动经费不够吗?不是在哭穷吧?
龍應台的寫作向來帶有強烈的說教味道,不時散發著一種「深信自己站在道德高地伸張正義」的道德優越感(sense of moral superiority)。問題是要用這種方式寫作,作者便必須具備過人的道德感悟(moral perception)、道德敏銳 (moral sensitivity) 和道德判斷 (moral judgment)。倘若作者未能身體力行、躬行己說,即英文所謂的「practices what one preaches」;那他她在重大道德議題上所持的立場,就難免被詮釋為一種道德上的矯揉造作和故作姿態(moral posturing)。
再建议你有时间的话,看一本大陆作家写的长篇纪实文学《流浪金三角》,载2000年《当代》第三期,同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由日本NHK出版社出版日文版。
里面讲述了残留在缅甸的国民对军队的士兵,他们是怎样在十分险恶的自然和多方政府的军队围剿的环境下求生存的。历史辜负了他们,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好多战士去世了,所有的坟墓都朝向祖国的方向。 目前还有些活着的,有些也允许他们返乡回来看看了。
你说得对:中国近代史中的这一章是惨痛的,我们每个人能从中学到什么,读懂些什么信息?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这需要勇气和理性。
回复无名男英雄的评论:
那位潜伏的男英雄啊,俺来晚了哈。白天要上班养家糊口。有时候还真羡慕您这样的职业写手,不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还挣人民币。(人民币好像要升值5%哦,有没有内部消息呀?)
言归正传吧。您太抬举我了。我哪是什么半瓶醋啊。在书山学海面前,我连一滴醋都算不上,希望您这样的满瓶醋指教才是。说实话,我不晓得humanism 在Renaissance时代作啥讲,不过满瓶醋先生大概也知道旧瓶装新酒的说法吧?譬如古时候的灯是油灯。如果某夜母英雄要男英雄开灯,难道男英雄非得钻木取火、点亮油灯跟老婆前戏?满瓶醋先生正本清源,真的很酸哈。另外,还得佩服英雄能屈能伸,骂完还乡团,再批评大陆的教育,左右开弓,貌似公允。您老潜伏得炉火纯青,看得大家敌友莫辨,堪称无间道了。
冒昧的问一句:您老高寿?您知道还乡团,想必不是80后、90后了。可惜啊,一把年纪了,开口还是红卫兵的嘴脸。上来就是随地吐痰、或者扣尿盆之类的把戏,有意思吗?挣钱虽然要紧,但也不宜如此嫉恶如仇。当心哪天心肌梗塞哦。呵呵。忠言逆耳。您多保重。再活个二十年,到时候眼睁睁的给您那党国送葬哭丧。
其实我更怀疑那个大陆作家是个托.说的话也太幼儿园水平了吧.
楼主能不能透露那位大陆作家的名字啊?如果确有此人存在的话.
龙企图用一些血腥的描写,来证明一种革命的不合法性是非常可笑和卑劣的,更不说她的很多描写是不真实的.她的悲天怜悯透露着虚伪.
GCD在49年后的表现是另一回事,但在49年及以前,他代表了民主和进步.如果在49年举行民主选举的话,失败的一定是GMD.可惜当年的GMD选择了武力,现在却倒打一耙.
最可笑的是她还经常去大陆招摇撞骗,骗吃骗喝.她的书在西方主流媒体根本就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