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摩尼教和袄教

(2009-07-28 07:25:06) 下一个
王乃团同学的文章很有意思,对中国的宗教历史进行了些普及教育,但其中关于黄巢是摩尼教的说法让我产生了一些好奇之心,搜索了一些资料,仅供参考。

先说说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袄教,火袄教,拜火教。公元前六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在波斯东部创建,以后传播到亚洲不少地方。该教奉《波斯古经》为经典,主张善恶二元论。索罗亚斯德教大约在6世纪由中亚传入中国汉地,隋唐时期一度很流行。南宋以后,未见于中国史籍。这个宗教在神学上是一神论,在哲学上却是二元论。该教的宗教礼仪主要有:1.礼拜圣火;2.新生礼;3.清净仪式;4.葬礼。他们的葬礼比较有意思,该教视水,火,土为神圣,故反对水葬,火葬和土葬而实行“天葬”(活称为鸟葬)。

袄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概在516-519年间,通过波斯邻近的滑国(今阿姆河南昆都斯城)通过北魏到了梁国,火袄教崇拜之神在北魏,南梁时被称为天神,火天神,火神天神或天神火神;到了隋末唐初才称为火袄,以此表示它是外国的天神。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曾受到北魏,北齐,北周,南梁等统治者的支持。北魏灵太后率领宫廷大臣及眷属凡百人奉祀天神。此教在五代,两宋犹有残存,民间仍有奉祀火神的习俗,南宋以后,很少见诸中国典籍。以后,在中国内地基本绝迹。


再说说摩尼教(Manichacism),此教可不得了,在中国旧译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该教兴起于3世纪的古波斯(今伊朗),它在琐罗亚斯德教的理论基础上,吸收了基督教,诺斯替教,佛教等教义思想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它的主要教义是“二宗三际论”,约在6-7世纪间传入中国。此教的根本经典为《彻尽万法根源智经》(《生之福音》或《大福音书》)、《净命宝藏经》(《生命之宝藏》)、《律藏经》或称《药藏经》(《书信》)、《秘密法藏经》(《秘密书》)、《证明过去经》(《专题论文》)、《大力士经》(《巨人书》)、《赞愿经》(《诗篇和祈祷书》)、《大二宗图》(《图集》)。上述七部大经如今已经大部分失传,有的还能找到一些断简残篇。《大力士经》的残片较多,可以看出与死海古卷中的《以诺书》有渊源关系。

此教义的“二宗三际论”,二宗指光明和黑暗,亦即善和恶;三际是初际,中际和后际,即过去,现在和将来。(其中有袄教,也有佛教的踪迹)

摩尼教大约在6-7世纪从陆路传入新疆,在回鹘奉为国教,武则天延载元年(694)波斯国人拂多诞(侍法者)持《二宗经》至中国。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下敕严加禁断,但西胡可以继续信仰。安史之乱,摩尼教依靠回鹘的势力又在唐传播。五代之后,中国的摩尼教常被作为组织农民起义的工具,而其教义,也愈与佛教,道教相融合,比较有名的就是北宋宣和二年(1120)的方腊曾用之组织和发动农民斗争,入其教者,也背诵《金刚经》,拜日月为真佛,blabla...到了明太祖,尊奉儒,释,道三教,又嫌明教教义上逼国号,摒斥明教徒,毁坏明教官,该教日趋衰落。清代遂不见于记载。

摩尼教的传播过程可以说是一部研究欧亚大陆东西文明交流史,被基督教奉为圣人的奥古斯丁曾经就支持该教近十年,后改宗基督教,391年任神甫以前,就写了《意志的自由选择》、《论天主教会的道德》、《论摩尼教的道德》、《真的宗教》等五篇反对摩尼教的论著;任神甫以后,391年出版了短篇论文《信仰之利》,接着写了小书《两个灵魂》。次年出版《与福图那图斯论战》,稍后出版《驳题为基本原理的摩尼教书信》、《反福斯特斯》、《善的性质》等反摩尼教著作。此外,在《忏悔录》、《书信》第79和236封、《布道文》 1,2,12,50,153,182,237、《节欲》等论著中,也涉及摩尼教。可以说摩尼教被基督教视作了“异端”,但它的很多教义和典故都是从基督教引发而来。

如果说黄巢是摩尼教的,我在网上搜索的一点零星资料:根据十世紀的阿拉伯旅行家阿布·賽義德·哈桑在《中国印度记闻录》中的记载,说中国在874-901年間發生的黃巢農民起義軍曾在攻入廣州城時(878年)殺死回教徒、猶太教徒、拜火教徒等十二萬人(此人此书甚为有名,很多研究当时亚欧历史的都引具论点的那此书说事)。当然,里头没提摩尼教,但也不构成论据。。。

一点声明:此小文只是一个寻根探究的个人喜好,比如金大侠写书都是中国历史元素的杂和,如果像此文一样考究未免失了小说的乐趣。因此王同学尽可继续对中国宗教历史普及,看文写文的乐趣在先,真实性对于普通阅读者也并非如此重要。。。



参考书目:《异端简史》《古今中外宗教纵览》
《摩尼教简介》:http://www.guoxue.com/study/monijiao/mxh_001.htm
《伊斯兰教东传与黄巢“灭回”问题》:http://www.credom.org/cblog/u/8/archives/2007/1525.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