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人生路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自由和随之而来的责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转贴]国民海外形象调查 (图)

(2007-05-05 07:35:52) 下一个

作者:晓德

中日韩国民海外形象调查

这是一条令中国人百感交集的消息:3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一份全球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在世界上27个国家民众的印象中,中国以42%的支持率位列第五,而排在中国之前的四个国家除英法外,日本和加拿大同以54%的支持率位居第一位,韩国不在评估国家范围内。

该调查结果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更多的网友在为中国国家形象提升欣慰时,也对日本国家形象高于中国12个百分点提出了质疑。或许这个调查本身还有待完善,所以大可不必反应过度,但在我们与世界接触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作为“软实力”的国家形象问题的确到了必须正视的时候。

中国人在国外的形象究竟如何?《国际先驱导报》日前特约驻世界多个国家的记者和撰稿人展开全球范围内的调查,虽是管中窥豹,但仍可见一斑。

“不拘小节”等于中国人?

“其实在国外,中国人特别好认,那些登机时争先恐后、在公共场所大呼小叫、对马路上的红灯视而不见的人,肯定是咱自己同胞。”郝旭东是一家中资公司的驻外代表,谈到中国人在外的形象问题时他连称自己很无奈,“虽然外国人一般不会当面和你说这些问题,但亲眼见到这种场面,还是会觉得脸红。”

随着中国人出国越来越多,一些“不拘小节”的习惯也随之走出国门。一位在航空公司工作的人员表示,通常飞机还没停稳,不少中国人就急急忙忙地打开行李架抢拿行李,如果遇到劝阻,可能张嘴就骂骂咧咧。“我真的是无语了,虽然我也不喜欢日本人,但人家起码懂得遵守规矩啊。”

日本人很守规矩,这是多个国家国民对日本人的一致印象。“其实他们很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做事前都会考虑到‘不给别人添麻烦’。”本报驻东京记者钱铮说,日本人不闯红灯,在公共场合两个人夸张地捂着嘴交谈,其实都是怕打扰别人。相比之下,中国人在海外则经常犯些如乱扔烟蒂等的小毛病,至于不排队、偷拿飞机上的耳机等行为更是时有发生。

在俄罗斯留学的王彦则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与中国人办理到某个城市的落地签证却经常偷偷跑到别的地方相比,日本人很少有这样的行为,“俄罗斯警察总会抓那些私自流窜的中国人,他们瞧不起这样的人。”

亚洲学生被认为沉默寡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因公因私出国的中国留学生渐呈上升态势,而留学生在当地的表现也成了人们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但遗憾的是,一些中国留学生起到的往往是负面作用。

“不要和中国人一个小组!”4月初,新西兰一所大学的校刊上出现了这样一篇文章,抨击亚洲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在小组讨论问题时不爱发表意见,“懒于思考”。

无独有偶,本报驻纽约特约撰稿人青帝也提到自己的一位日本老师,虽然工作态度认真,但平时说话很少,而日本学生平时更是小心翼翼,不爱说话。“东方人在美国人眼里如精美的家具:实用而无声!”一位朋友这样告诉青帝。

“中国人的作业全都一样。”新西兰学校的老师们还抱怨说。“现在不仅老师不满,连其他外国留学生也反感中国人了。”3年前留学新西兰的山姆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相比之下,日本人和韩国人虽然也比较沉默,但绝不会抄作业。

一次“疯狂”,形象全毁

比抄袭作业更让人不耻的耍“小聪明”行为发生在英国。

很多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回国前,往往会到当地电信公司签下一年合同,以获得一部新的免费手机。而不少人还会把信用卡透支到最大额度,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可怜的英国银行自然是无处可查。

“这可苦了我们后来的中国留学生。”王玉去年秋天刚到英国留学,在办理信用卡时就被银行告之,只能办最基本的小额信用卡,“这就叫前人砍树,后人倒霉。”

相比之下,由于美国的信用制度比较完善,要得到免费手机必须预交两年服务费,申请信用卡也必须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或在银行有存款和固定收入,所以这种“技巧”在美国基本没有市场。“不少中国学生都打算毕业后在美国积累几年工作经验,基本上都会做长期奋斗的准备,损害信用的事情很少人会去尝试。”青帝说。

中国人窝里斗,日韩抱成团

如果说一些个人的毛病“事小”,那么公开做违法乱纪的事则不能不说“事大”了。与日本人喜欢到处买春的不良形象一样,中国人在国外钻法律漏洞也给人很坏的印象。

4月初,南非当地警察接到举报,突击搜查一华人住宅,结果查获了相当于近50万人民币的盗版光盘,光盘内容都是当地著名歌星、影星的作品。南非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对此在头版头条做了大篇幅报道。“明星们也很气愤,说我们的歌虽然到处都是,但我们没挣到钱啊。”本报驻约翰内斯堡记者陈铭表示,中国人口碑在南非很差。

由于在南非的日本人和韩国人大多集中在丰田、LG等大公司,“所以南非人对他们的印象相对较好。”陈铭说。日本人和韩国人还被人认可的一点就是,凝聚力很强,很抱团。在南非,日本人的商会不多,但他们在内部产生矛盾时,往往可以很快速有效地达成统一,然后贯彻对某个商品的价格,而中国的商会协调华人利益往往很困难。

不团结就难免受欺负。面对中国游客,很多国外的服务人员也会表达不满,而他们就不敢对日本或韩国游客使脸色,因为知道这些人肯定会群起而攻之。

“后来人”改变形象难上难

少数中国人在海外的不良行为造成了不佳形象,这种形象一旦形成,较难改变。而更重要的是,“后来人”似乎也缺乏去重新树立正面形象的勇气和作为。

“我刚去俄罗斯时就说自己是‘日本人’。”上世纪90年代就到俄罗斯经商的河北籍商人冯树勇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他们那批刚到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人普遍素质很差,到那边说俄语的他就冒充日本人,“只为得到一份尊重”。

巴黎的乔治5号大道LV旗舰店门口,总是有很多中国人,他们不是游客,而是专门倒包的,用游客的护照买限量的LV包,然后收取好处费30到60欧元。“这当然是违法的,但很多人仍乐此不疲地把这当成了好生意。”曾在法国生活两年的网友“北京炒肝”如是说。

“北京炒肝”曾亲历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和朋友去餐馆吃饭,老板听到他们说中文时,就大声用法语与店员说中国人如何如何不好。气不过的他就在结账时故意秀了几句日语,“老板当时就蒙了,然后开始点头哈腰,毕恭毕敬地为我们开门。”这种做法当然并非从真正意义上改善中国人形象的有效途径。

中国人扔烟头,韩国人沿街捡

山姆3年前刚到新西兰时的一次经历,至今回忆起来仍深感震撼。

新西兰的中国人数量远多于韩国人和日本人,所以当地人习惯上将东方面孔统称为“亚洲人”。2004年,中国人开快车、随意丢烟蒂或垃圾的现象引起了当地人的反感,媒体上连篇累牍地批评“亚洲人”举止不雅。

这种评价让韩国人坐不住了。当时,一些韩国人就组织起来,集体到大街上去捡烟蒂。他们还表示,虽然不是我们做的,虽然我们被冤枉了,但我们依然可以将垃圾清理干净。“这是中国人绝对不会干的事。”山姆表示。

国家形象,匹夫有责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国人走出国门,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世界瞩目着中国的崛起,也关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不排队、闯红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却构成了不少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整体印象。

中国传媒大学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明对《国际先驱导报》指出,“公民个人素质与国家形象有着很直接的关系,虽然我们公民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未必有这样的意识,但外国人眼里,个体的表现往往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

国民个体行为事关国家形象

例如,泰国人会在中国游客居多的航班上用中文提醒大家不要拿走机上用品,这些或许被国人忽略的“小事情”,有时恰恰构成了外界判定国家形象的一个侧面。

刘明还以中国电影为例,谈到有外国观众看完中国电影后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在国外要么开餐馆,要么成了黑社会。“事实上导演本身可能没有意识到要塑造这样的形象,但外国观众却很自然地会如此认为。”刘明说。

4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访韩国时,曾语重心长地寄语中国驻韩使馆和华人华侨及留学生代表:一个国家需要强大,除靠经济和民生的改善之外,还要靠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国人要无论走到哪里,都令人感到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和文明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佩服和景仰,这就是国家的形象。

“正如温总理所说,如果每个中国人都提高素质,关注到自身修养和行为,肯定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形象水到渠成地得以提升。”刘明说。

应勇于直面形象差距

日本人和韩国人当然也并非十全十美,但他们的不足和缺点不是我们为自己开脱的理由。我们无意放大中国人与日韩国民素质的差异,毕竟不同的文明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我们却也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在海外很多国家,日本人和韩国人的形象要比中国人显得更正面。而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正面”其实不仅体现在日常习惯上,还包括面对批评时的勇气。韩国人可以集体在新西兰大街上捡烟蒂,而扔烟蒂最多的中国人却无动于衷,这或许就是差距。

每个人都是传递国家形象的载体。“很多人可能也感叹过‘中国人素质不高’,但落实到行动上的人寥寥无几。”一位海外留学生如是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好在有人已经看到了问题。北京市率先推行每月11日为“排队日”的举动就是其中的一个表象。中国的国情是复杂的,很多问题都要被放在“转型”的大环境下来考量,所以,提高国民素质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更不能仅仅在旅游旺季前才想到“别把脸丢在国外”。

是的,或许任重而道远,但提升国民个人素质,不妨就从正视不足做起,因为只有勇于面对,才可能逐渐地改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bluecurrent 回复 悄悄话 一个国家需要强大,除靠经济和民生的改善之外,还要靠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国人要无论走到哪里,都令人感到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和文明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佩服和景仰,这就是国家的形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