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NBA“梦N队”的温吞水

(2006-08-22 18:28:30) 下一个
今天,ESPN透露了新一届“梦之队”的集训大名单。看完之后,竟然完全是喝了温吞水的感觉。回想“梦一”出台巴塞罗那的时候,那时候的我兴奋地一晚上一晚上睡不着觉,就因为自己可以看到那么多明星同时亮相,而且打的不是像“全明星”赛那样的表演赛。 现在的麻木,是因为我老了,还是因为看好看的东西太多了,连“梦之队”都提不起我的兴趣?就好像“毛片”如果现在看,早没有了小时候看的兴奋一样?荤玩笑开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今天的“梦N队”还有乔丹,魔术师这样的球员,我恐怕还是会兴奋地整夜不眠。由此可见,不是我不行了,而是NBA越来越不好看了。 废话少说,NBA的问题: 一,这几年太过注重“造神”,忽略了“团队篮球”的魅力。乔丹的出现,确实使NBA,特别是在市场开发上,有了质的飞跃。然而,市场毕竟不是篮球本身。虽然乔丹一再强调,团队是公牛王朝长盛不衰的最根本因素,为了市场的目的,NBA还是把乔丹塑造成神。前赴后继地,小球员们喊的是:Play Like Jordan,而不是Play Like Bulls。 乔丹仙退之后,NBA拼命寻找他的接班人。只可惜,像乔丹这样,可以改变一个时代的天皇巨星,根本是可遇而不可求。即便是有了和乔丹技术上不分上下,甚至直出乔丹之右的候选人,由于他们从小受到的熏陶是NBA的“个人英雄论”,所以往往变成单打独斗的孤家寡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天的Kobe Bryant。如果KB今年真的如愿成为MVP,恐怕是整个NBA的悲哀。 反观现在NBA里面打整体的球队,比如说Detroit Pistons,往往都是吃力不讨好,电视转播上一天到晚看不到的。今年NBA全明星评选,Pistons的先发五虎,竟然没有一个得到大多数球迷的认可;而所有教练把他们一股脑儿地选进全明星,就是从根本上抽了NBA管理层的一个响亮的耳光! 再比如Nowitzki在KB发飚之后的评论:NBA打的是个人篮球。KB非常厉害,但是他打的不是篮球,篮球是五个人打的。如果你认为他只是嫉妒,而篮球就是中国的乒乓,根本不需要一个德国人来指手画脚,那么就请看看美国的众多“梦N队”们在国际赛场上是如何一败涂地的。是他们的个人能力不行吗?还是忘了1+1+1+1+1需要大于五? 二,急于求成,造成大量高中生和大学低年级球员的涌入。自从NBA允许高中生进入选秀,跳过大学,参加NBA已经是所有篮球人首先考虑的问题,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高中篮球毕竟不是NBA,缺乏了大学篮球这一最好的过渡方式,一个个半大小子,在还没有理解篮球运动的真谛之前,就已经被放置在聚光灯下。人格没有完善,思维还很混乱,急于求成,反而拔苗助长。看看KB,看看麦迪,看看James,包括只上了一年大学的Anthony。他们哪一个没有比乔丹还好的素质,他们哪一个没有比乔丹还好的规则环境,可是他们又有哪一个可以做到乔丹可以做到的成就?相反的,自私,独夫,看着自己的球队沉沦而不知所措,成为他们的通病。 三,球队稳定性差,没有形成真正的两强,三国纷争局面。乔丹开创了一个时代,但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开始,是Lakers-Celtics,继而Lakers-Pistons的强强相争。后来的公牛王朝,也造就了Bulls-Knicks,Bulls-Jazz等等,令所有球迷不停谈论的球队之争。这是一个联盟健康发展的关键。然而,今天的NBA,已经不再有这样的队与队之间的竞争,取而代之的,充其量是Yao-Shaq,Carter-KB,KB-Tmac,甚至Anthony-James这样的个人竞争。这一方面与第一点中的“个人英雄”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NBA球队的不稳定。像以前那样,当家球星在一支球队一呆就是7,8年,从而形成几支风格稳定的球队,共同竞争的局面已经很难达到。球星为了合同,为了私利,俱乐部为了今年和明年的即时利益,把球员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直接结果就是一场混战,而战完之后,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四,比赛停顿太多,特别是最后几分钟的比赛。如果你打开电视,正好赶到NBA比赛的最后一节,千万不要认为还有12分钟,你就可以换台。一定要等,不停地暂停,不停地犯规,不停的广告,不停的… 直到你在沙发上睡着。我们不能说这么做的球队有什么错,因为这是规则允许,也是大家一直这样做的。但是,这种做法,严重地影响了比赛的连贯性,而这正是篮球在欣赏性上不如足球,甚至橄榄球的地方之一! 五,与国际交流不够。1992年的巴塞罗那,NBA第一次让世界上所有的人,看到了篮球原来还可以打成这样。但是这之后的NBA,除了在商业开发和引进队员以外,与世界篮球的交流竟然停步不前。以前曾经有的McDonald's世界俱乐部冠军赛,这几年也是不了了之。而反观世界篮坛,这几年得到大力发展,在世界大赛上,更是一次次让“闭门造车”的NBA蒙羞,即便是美国信誓旦旦地要拿回冠军的年头里,也是输得一败涂地。 NBA有没有救,当然有。针对上面的五点,我有几点建议: 一,在整个联盟,推动“团队篮球”。对Pistons这样打整体的球队,在广告提成,市场开发,电视直播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二,对NBA选秀设立年龄限制,不到21岁不得参加选秀。 三,对球队人员买卖进行限制,取消二月份赛季中间的转会。 四,在比赛的第四节最后五分钟,减少暂停机会。每队最多两次20秒和两次10秒暂停机会。 五,恢复世界俱乐部篮球冠军赛,该赛事由各大洲篮球俱乐部冠军队参加。同时,减少现在的常规赛,腾出的时间,增加与欧洲联赛的交流,建立横跨大西洋的,主客场制的欧美联赛。每个赛季NBA的前四名(东西部决赛的参赛队),和欧洲联赛的前四名,进行循环赛制。剩下的NBA球队,打一级级淘汰的,类似杯赛赛制的NBA杯赛,淘汰制的出现,必然增加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 当然,我的这些,特别是关于赛制的改革,肯定是会被很多人认为是“一派胡言”,但是如果NBA像现在这样走下去,恐怕只有一步步地没落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