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一叶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个人资料
正文

再读《安妮日记》

(2009-05-07 09:57:08) 下一个

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

大约初中的一个暑假,无意中读到节选的中文版《安妮日记》,安妮真实细腻的记叙,她躲在密室,心神向往自由,迷惘的青春期困惑,都让年少的我怦然心动。虽然没有看过全书,但安妮的传奇日记,不幸遭遇,一直刻在记忆深处。

两周前我去图书馆帮女儿借书,看到英文版Anne Frank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想女儿也许会喜欢读,那天下午,女儿学钢琴,我等她,为打发时间,开始看这本书,居然放不下来。前天把书看完,这几天脑海里总是闪现着这个犹太小女孩。

秘室Secret Annex厚窗帘的夹缝里,安妮和姐姐玛格看到对面船长一家子,汪汪乱叫的狗狗,流着鼻涕邋遢的孩子,雨中忙忙乱乱行走的男女老少。。。。。。暗室里有满是虱子的猫;阁楼上的老鼠窝,安妮父亲奥托被老鼠咬了的手;不断堵塞的抽水马桶;三餐变换着花样吃土豆;藏匿的人因精神压抑而争斗;庆祝生日的礼物和父亲写给安妮的生日诗歌;收听广播了解外面的战事,为诺曼底成功登陆而兴奋;枪声响起,安妮跑躲到父亲的床上;强盗来时,藏匿者一动不动地在黑暗的角落坐等一天两夜,粗重的喘息声,窒息的空气。。。。。。

两年秘室里的日子,安妮的梦魇,祈祷,期盼,决心,对人性善恶,宗教的思考,种族问题,与母亲的代沟和对困境的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的躁动,对情与性,爱与欲的思索,都一并倾诉在她的日记里。我看到了一个早熟,聪慧,乐观活泼,独立思考,渴求友谊,梦想自由的安妮。

还是先容轻舟向你介绍一下少女安妮的历史背景吧: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出生于德国,她是弗兰克家的第二个孩子,姐姐玛格比她大三岁,玛格安静内向,擅长数学;安妮活泼外向,喜爱写作。她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安妮父母是犹太裔德国人,家境富裕。希特勒上台后,排犹政策迫使弗兰克一家迁到荷兰,父亲奥托开了一家生产香料的公司,家庭慢慢恢复了原有的安宁,但好景不长,1940年5月德军侵略并占领了荷兰,歧视犹太人的政策渗入文化:犹太孩子只能去犹太学校,每个犹太人必须戴“黄星”以示区别,犹太人不可以拥有公司等限制。

1942年6月12日安妮13岁生日,她收到了一份心爱的礼物--日记本,日记本扉页,她郑重地写着:“我希望我能向你吐心思,希望你能成为我安慰和支持的源泉。”42年7月5日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收到纳粹文件,要将犹太人运到德国集中营劳役。弗兰克一家4人,和公司合伙犹太人凡普一家3人,一起藏匿到公司楼上的隐蔽储藏室里,后来又来了一位犹太牙医达守,共8个人藏匿在一起。躲藏的进口是一个可转动的书橱,4名公司里的荷兰同事帮助他们,为藏匿者提供食物,日常用品和转达外界消息。

安妮详细记载了两年多的日记,在日记里她不止一次地表达自己想成为作家的愿望。她想若能够获得自由,她要成为作家或记者,她想做荷兰人,她爱这个国家。她要用勇气和乐观拥抱生活,她要做一个内心坚强的女人,因为她有目标,有见地,有信仰,有爱。若上帝让她活下来,她要让世界听到她的声音,她要为人类而工作。(I’ll make my voice heard, I’ll go out into the world and work for mankind!) 在逆境中,秘室里,一个10几岁的孩子的心声让我动容。身体被束缚了,心却是独立的,丰富而自由的,可以插着翅膀飞翔,多么可贵的人格力量!

青春期孩子对身体的变化很敏感,月经如她的朋友,她盼望着月经来潮,夜晚睡觉时,她静静地聆听自己阵阵心跳声,感受身体的美好变化。13岁的她意识到自己比同龄人心智早熟,偶尔看到历史书上的维纳斯像,美好的身躯让安妮感动而泪下,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个同龄好友可以倾诉。

荷兰同事将犹太人在集中营劳役,折磨迫害告诉藏匿者,安妮感觉自己已经很幸运了,有躲藏的地方,她想起从前犹太学校的同学,梦魇里她们受尽折磨,安妮哭泣,伤心,她决定向神祈祷,愿神施奇迹,救助她受难的同学。她很感谢帮助他们躲避的荷兰基督徒们,因为若一旦被发现,帮忙的荷兰人也同样面临“死刑”威胁。

安妮也担心这个世界不会回归正常,她谈到“战争结束”,但“结束”有时如空中的堡垒一般可望不可即,他们的藏匿空间之外,毒恨的乌云密布。她和姐姐玛格,凡普儿子彼得做功课,继续中断的学业,他们盼望战争结束,可以重返校园。

安妮发烧生病了,吃药睡觉,最难堪的却是牙医达守充当医生,将耳朵贴到安妮胸脯,听她心跳。安妮想:“他又不是我的男朋友,他听力本来就不好,应该先把耳朵先清洗干净。”在压抑的藏匿间,安妮和彼得建立了友谊,他们喜欢到阁楼上,推心置腹地谈论青春期的敏感问题,害羞的彼得喜欢看安妮微笑时迷人的酒窝。

轻舟最喜欢的是安妮写给彼得的这段话:“当我坐在窗口,深呼吸,看到外面神创的大自然,我心里充满欣悦,简简单单的欣悦。。。金钱,地位,任何事物都可能消失,但心里的欣悦,也许有暗淡的时候,但只要你活着,它能点燃你的心,让你重新快乐。。。悲伤,孤寂的时候,试着到阁楼上,向外远望,不是看楼房和屋顶,而是看蓝天。只要你能无惧地看天空,你就知道你的内心是纯洁的,你还能再找到那份欣悦。”多么有智慧,纯良的安妮!

安妮日记从42年6月12日生日开始,到44年8月1日中断,8月4日藏匿的人被一个仇恨犹太人的匿名者出卖,8人被捕,第二天,帮忙藏匿者的荷兰同事秘书梅朴到暗室,看到散落一地的安妮日记,收藏起来。

那天夜晚读完《安妮日记》,上网查了安妮的死因。8个犹太人被转移到不同的集中营,受尽折磨,有的受毒气刑而亡,有的劳役累死,二战结束时,只有安妮父亲奥托一人幸存下来。

具体如下:当被捕的人被最后一次移转,由火车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去。三日后到达,以性别分开,再也无法会面。在1019个乘客当中,549个人(包括所有15岁以下的小孩)被直接送到毒气室杀害。安妮当时已经过了十五岁三个月,得以活命。玛格,安妮和母亲被转移到集中营,她们被逼做奴隶式的苦工,拖拉重石块,安妮母亲活活饿死。玛格,安妮又被运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集中营卫生条件恶劣,没有医生,伤寒恶疾传染, 1万7千多囚犯因此死亡。玛格和安妮先后染上伤寒,大约45年2月底3月初两人相继而亡,具体日期不祥,她们死亡的时间,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到两个月。读到这里,我已经读不下去,我眼睛模糊,泪流不止。。。。。。

热爱生活,向往自由,愿为人类工作的安妮,16岁生日未到,就在花季凋谢。为她和许许多多二战中的受害的无辜人们(东方人,西方人)的不幸遭遇而哭泣。安妮曾在日记里写到:“我不愿像大多数人一样徒然生活。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为所有人,甚至我从未见面的人,带来幸福,我要在我离开世界以后继续活着!所以我感谢神赐给我写作的礼物,藉着写作,我开发自己,表述我的内心。”(I don’t want to have lived in vain like most people. I want to be useful or bring enjoyment to all people, even those I’ve never met. I want to go on living even after my death! And that’s why I’m so grateful to God for having given me this gift, which I can use to develop myself and to express all that’s inside me!” Frank, 251) 安妮的确做到了!

二战结束后,梅朴将日记本交给奥托,奥托读了安妮的日记,第一次真正了解到女儿的内心世界,再三斟酌,他决定按安妮的心愿,将她的日记发表。《安妮日记》很快就被翻译为50多种语言,广为传读。安妮通过她的日记,让世人了解到种族屠杀,歧视的罪恶,法西斯纳粹的残暴和无人性,所幸德国人早已正视历史,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藏匿秘室如今是安妮弗兰克博物馆,将历史还原于众人,痛定思痛,不让悲剧重演。

References 参考:

Frank, Anne.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Edited by Otto Frank and Mirjam Pressler, Translated by Susan Massoty. Published by Doubleday. 1995  

http://www.annefrank.org/splashpage.asp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