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3-08-16 02:04:55)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8-16 02:02:43)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8-16 02:00:42)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那时候,阿难和大众们听闻了佛的教诲,一时身心安稳泰然,意织到自己从久远以来,就已失却了本真的心性,从而以幻影为真实,去攀缘在世间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楞严经原文及白话文(转载)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地藏菩萨本愿经原文、白话文及注释 [转载]
地藏菩萨本愿经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稽首本然净心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3-07-28 20:32:44)
什么是正信的佛教?(节选)作者:圣严法师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佛教却又坚决反对唯物论的谬误。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牟尼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转载)
明朝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访,路过一间山神庙,口中焦渴难忍。一农人见状,主动把热水壶里的茶给朱元璋喝了。朱元璋很是高兴,让随从记下了他的名字、住处。不久之后,就赏了他一个知县当。
有个秀才听说了这事,心里不服气,就在山神庙的墙上题了两句诗说:“十年寒窗下,不如一杯茶!”十载寒窗苦苦煎熬,到头来还不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7-28 17:59:33)
冤魂索命丝毫不差(转载) 
我十八岁那年去内蒙古黄羊滩地区插队,在我插队的村子里,有一户姓范的人家,姓范的人家有一个大儿子,和一个小女儿,范家大儿子娶了一个陕西的没有爹没有妈一直和哥哥嫂子住的一个女子(女子名字已经记不清了,我还和她挺好的)夫妻两个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就是结婚后很久都没有孩子,婆婆和没有出嫁的小姑子平时总对她指桑骂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7-27 14:05:36)
福相是怎样变凶的?(转载)
童年,我是幸福美满的,父亲是位信用诚实,且热心助人的善良商人,母亲更是勤俭持家,家境安康有余,一家大小欢乐融融。
每当夕阳染红天边,父子俩总会出现在芦苇丛影的溪畔钓鱼,这是父亲唯一嗜好,由于勤劳经商,平时很少休假,都利用晚上到溪河垂钓,而我亦成为当然的陪伴者。
父亲是位钓鱼老手,无论技术上,或鱼讯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7-27 12:39:14)
三袋米的故事(转载)
这个真实故事的主要人物是一对母子。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