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曲径金秋时

当旅行成为一种信仰,生命永远年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历史不会忘记(六)九一三事件前世今生 时间拉回到1969年9月。 …… 四十年前旧地, 万千往事萦怀, 英雄烈士启蒿莱, 生死艰难度外。 志壮坚信马列, 岂疑星火燎原...... 刚刚被中国共产党党章指定为接班人的林彪重上井冈山后做一首【西江月】《重上井冈山》。有人说这首词是林彪请人代笔的。但为什么已经身居二号人物的林彪还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五)对话马克思 大火过后,空旷的温都尔汗草原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带着对人间的依恋,林彪恍恍惚惚的随着从256号专机残骸飘向天空的缕缕青烟,步入了天堂的大门。刚一进门,他就看见马克思正等候在那里。 看到老马克思,林彪先是一愣,然后脑子一下子变得清醒了。他上前一步握住马克思的手说:“我终于见到您老了”。林彪还想接着往下说,马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历史不会忘记 (四)一个解开坠机之谜的故事 那个漆黑的夜晚,位于秦皇岛东北郊的山海关机场灯火通明。停机坪上林彪乘坐的256号专机的发动机轰然作响。在尾随的8341部队战士的一片喊叫声中,飞机加快速度冲向跑道,腾空而起,转眼之间消失在西南方向的夜空里。领航员李成昌习惯性的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时间是1971年9月13日凌晨0点32分。 大约一个小时以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历史不会忘记 (三)坠机与黑匣子之谜 “九一三事件”公开的信息有限,很多又真假难辨,要搞清它的真实原因不容易,也许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会离真相更近。这就是为什么四十五年过去了,国内国外对“九一三事件”的调查和探讨从未停止过。把这些资料收集到一起,可以写出一本厚厚的博士论文。我在这里主要探讨坠机的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历史不会忘记 (二)寻找坠机地 后来我们才知道,明晶是通过了四个人的帮助才把我们带到了256号三叉戟飞机的坠机地。第一个人是明晶的父亲。他过去在政府工作。后来下海办了家旅游公司,退休后传给了明晶。明晶父亲听说我们要去温都尔汗找林彪的坠机地,联系了在温都尔汗的朋友Sanuuz。这个Sanuuz就是下边要提到的那位长者。Sanuuz本人并没去过坠机地。但他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历史不会忘记 (序) 时间太久了,不会有太多人还记得今年是九一三事件四十五周年。对我们这一年龄段的人来说,那架坠毁在蒙古茫茫草原上的三叉戟飞机不仅仅给后人留下了无法解破的扑朔迷离,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中国历史前行的轨迹。 九一三事件是文化大革命倒计时的起点。林副统帅葬身荒野的同时,也将二十世纪中国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造神运动送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消失中的北京村落(下) 近几年北京近郊农村的拆迁力度和规模相当大。旧房拆迁和新房建造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两三年的时间里,在没有拆迁阻力的地方,二十几层的高楼一幢接一幢的完工。而相隔不远的地方,还可以看到不少没有完全拆完的房屋。废墟中还可以看到有几户人家。
我进到一片还有住家的拆迁区,除了看到残垣断壁,还有就被拆去门窗的的房屋。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消失中的北京村落(中) 京郊的村落的白天和夜晚大不不同。夜幕降临后,杂乱的房屋和拥挤的街道渐渐地消失在夜色里。辛苦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又回到了自己在的京郊村落里的家,白天寂静的村庄变得热闹起。这里虽然不是灯火辉煌,但却充满着生活气息。街道两边的店铺迎来了一天的生意高锋。
走进一家饭馆,我要了一份素菜和一份米饭。素菜六块一份,米饭一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消失中的北京村落(上)
小的时候,我住在北京近郊的一个开放式的大院里。四周都是农田,不远就是些村庄。很多中学同学是住在那些村庄里的八旗子弟的后代。这样的生长环境,让我对北京郊区的村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从八十年代开始,收入不高的外地打工人员开始租住北京近郊农村的民房。起初来京的打工人员多半是来自江浙一带,特别是温州。他们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西江月】《微信发小群》(中华新韵)五载悠悠岁月,一朝海北天南。回眸往事若昨天,留下温馨思念。
昔日家书传递,而今微信相联。相隔万里似身边,送上平安祝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