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文革中一场对收听美国之音者的批斗大会
1969年秋正是文革高潮时期。我所在的纺织厂每周都要召开批斗大会,有时一周开两三场。这天批斗的对象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工人,名叫陈九枝。罪名是收听敌台——美国之音。
参加批斗会的约有员工一千余人。陈九枝是从医院急诊室拔掉输液管被押送到会场的。二天前,他被谈话交待问题,被逼不过他就喝了敌敌畏寻[
阅读全文]
我的三个狗友(自嘲)
我以前是个坚决反对养狗的人。后来因为办企业的原因18年前我的工厂里养了一只看门的幼年柴犬。2011年秋后我又开始收养了二只宠物犬,品种分别是柯基犬和马尔济斯犬。
现在它们都因为年龄周期而毕其天年。
来美国后我亲眼见证了美国人与狗亲如家人的现实。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在中国我
和我的爱犬相处的美好时光。三个狗友当年曾给[
阅读全文]
知青梦断大西北
——我的一位旅美老同学的口述
我的小学老同学王泉已旅美30多年。童年好友重聚青岛他对我讲起50多年前青岛支边知青与农建十一师的故事。
1965年6月22日的下午,一列绿皮专列满载着2000余名身着绿军装的青岛知青即将驶出老青岛火车站。火车一声汽笛,车上车下哭成一片。车下的送行者比车上的知青还几倍,有父母、兄妹、同学、朋友等。站台[
阅读全文]
中国人日均自杀知多少?
由于信息发布权归官方统一管控的原因,在中国见不到关于自杀的官方统计数字。
住在青岛70多年,突然惊奇地发现自己居住的地方每年竟然有那麽多人自杀身亡。
据2010年6月16日《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每年自杀人数超7000人,心理干预热线冷清”,这应是来自官方偶尔发布的数字,读后我感到毛骨悚然。一个城市每天平均竟有20名左[
阅读全文]
美国老兵上海游抱得中国佳人归
我和罗伯特(Robert)先生是六年前在佛罗里达州一个基督教会里认识的。
一天一位个子高大的美国弟兄来到我面前用中文对我说:我爱你!我愿意教你英文。通过交流,知道他和我都是1943年同年出生的同龄人。从此我们就成了朋友。罗伯特因为太太是中国人所以能讲几句汉语。我进而了解到他们跨国婚姻的还满载着一段充满传奇的感人故[
阅读全文]
新浪博客对我封杀八年是阻塞言路
十年前我在国内创建新浪博客。共发社会学传记类博文近百篇。阅读点击量达26万余次。
八年前因一篇《青岛有个基督村》的博文接到过网警的电话要求我删除此文。因我没有及时响应,不久我的博客遭遇封杀。因此我封笔八年没再发布博客文章。
新浪博客上我原有的博文约有一半没留底稿。多年来我为此深感遗憾。
昨天我登录新[
阅读全文]
昆曲传人丛兆桓
昆曲又称昆剧,是中国古老的剧种,又称百戏之祖。是京剧的来源之一。是联合国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京剧必须从学昆曲开始。
现年93岁的丛兆桓先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他的女儿丛珊是演出过电影《牧马人》的著名演员。
丛兆桓先生是青岛民族实业家丛良弼的孙子。1931年出生于辽宁。1937年青岛江苏[
阅读全文]
档案——当年控制每个人身心的精神枷锁和紧箍咒
本文所说的档案不是入学或就业入职的登记表。是指30多年前官方通过内查外调而塞进个人档案的书面材料。它包括:
1你的家庭在土改中划分的成分、你家的土地房屋状况。
2你父亲、爷爷三代都干过什么?你的母亲、外祖父、外祖母家的土改情况。堂兄堂弟政治情况。?
3你的叔姑舅姨家的政治表现。
4你的岳[
阅读全文]
去老监狱酒吧过生日
今天是我的81岁生日。
在中国有人过八十不庆生之说。今日在自由的美国不受此限。我选择到奥兰多一家字号为“老监狱“的酒吧”去放飞自己。
置身铁窗之中,望着那斑驳的四壁和铁栅门外的审讯室场景。男女waiter们也着装酷似狱卒。连餐巾纸也是黑色的。让人联想那失去自由的日子。
但端上来的酒还是德国佳酿。菜肴属地道美国风[
阅读全文]
消逝的钢笔时尚时代钢笔是十八世纪英国人发明的。1880年美国人成立派克笔公司开始规模生产。20世纪初传入中国。这种泊来品对使用了数千年的传统毛笔是一种挑战。1931年成立的上海华孚金笔厂是中国钢笔生产的先驱。它是上海英雄金笔厂的前身。生产了英雄、博士等名牌钢笔。另外一个中国品牌“关勒铭”更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来自广东开平的旅美华人关崇昌利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