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

郭世佑: 历史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文化哲学专业博导,历史学科筹备负责人,同时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博导。
博文

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置,亦称“预备立宪”。义和团运动后,各地群众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反清武装起义接连不断;资产阶级改良派为抵制革命,展开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的立宪运动,并取得了清廷中央和地方一些汉族官僚的支持。这些情况,使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姿态,应付立宪运动,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历史是所有学生的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不管他们在课业中的表现和准备,也不管他们未来的计划是什么。历史对民主社会的公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通过和人类其他历史时期相比,它为我们提供了唯一的了解自身及我们的社会的途径,也让我们了解一些事物是如何变化,而另外一些事物又是如何继续发展的。本文摘自《史源法流》作者:郭世佑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和首先在于人为,武昌的先烈们至少在两个方面体现了这种英雄精神郭世佑:武汉是座英雄般的城市武昌首义的成功,中国政法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历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郭世佑认为武汉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武汉是座英雄般的城市。郭世佑说,任何一场革命的成功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从天时的角度,清朝统治者在晚清时已经腐败;从地利的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研习中国近代史就在本科时代,是从一个简单的发问开始的”记者:郭教授,您好!最近在拜读您的随笔集《史源法流》,书中许多篇章使我对您的学问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介绍一下您是怎么走上中国近代史研究之路的吗?郭世佑:高考制度恢复不久,我离开电影放映员的岗位,别无选择地走进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课堂。那时,我们的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核心提示:翌日(12月9日),留学生们公推秋瑾为召集人,在留学生会馆中的锦辉馆召开陈天华追悼会,会上,她宣布判处反对集体回国的周树人(鲁迅)和许寿裳等人“死刑”,还拔出随身携带的日本刀大声喝道:“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秋瑾与鲁迅资料图国人对近代反清女豪秋瑾之名并不陌生,不过对于她那“秋风秋雨秋煞人”的英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正史”乃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后世为前代修史,私著变官修,迄于清代,迄于《明史》。清朝既是我国最后一个帝制皇朝,也是全方位为今日中国提供过厚实遗产与资源的一个皇朝,后人虽有《清史稿》,却尚未为它提供一部可同二十四史相衔接的所谓“正史”,皇朝“正史”的文化工程由此残缺。就此而言,倘若借助于政府财力与史家学力,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近代意义的社会转型当指从东方农业文明的形态向西方工商文明形态转变的过程。在西方国家,工商文明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它依赖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和保障。西方是如此,以西方工商文明为范式步入社会转型过程的近代中国亦当大致如此。中国作为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原本以礼立国,源远流长。起因于远古祭天敬祖的礼,由西周时的周公旦予以制度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题为《在历史进步的背后——清末“新政”初期困境浅析》清朝最后10年堪称我国近代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段之一,也是最值得深入研究的历史时段之一。一旦无意中割裂历史本身某些基本的因果联系,超时空地设想“新政”的美好前景和埋怨辛亥革命不该发生之论就在所难免。适当考察清皇朝在“新政”第一阶段(1901—1905)所陷入的某些困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辛亥革命史研究这一全球性的学术园地里,海内外各方学者之间的分歧似乎当首推关于革命结局的估价与革命性质的确认。争论各方关于革命性质的意见分歧固然与概念、评判标准与方法的差异密切相关,也同各自对革命结局的估价不同关系甚大。本文拟在已经硕果累累的学术起点上,以探究辛亥革命的结局为切入点,重温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而就革命的性质问题略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按:该采访稿原载《人民政协报》2013年3月18日"学术家园",该报有删改,并将郭世佑教授拟定的采访标题改为《近代史研究今非昔比》,还是原题更确切,兹恢复原题。春节的京城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本报记者就读者普遍关注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有关问题专访原浙江大学中国近代史博士点负责人,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历史学科组召集人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历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