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老夏
李公尚
老夏是多年前我在一次新年聚会上认识的。那时中国大陆来美国的人员,大都是公派的工作人员或留学人员(包括进修、培训或访问学者),自费留学生和其他因私来美国的人较少。每有聚会,中国大陆来的人几乎都愿参加。老夏是那次参加聚会时身份较为特殊的一位:“牧师”。当时没有人邀请他,是他听说当地中国人聚会的消息后,以“[
阅读全文]
朋友东江
李公尚
东江是我多年的朋友。前不久,中国一位朋友和我通电话,问我:“还记得东江吗?小时咱们住一个院儿……”让我突然有了凄惶的闪念。朋友说:“前几天东江从美国打电话来,找你的联系方式,可能有事找你。真奇怪,你们都住在美国,怎么会没有联系……”
其实我一直在联系东江,但他的电话和住址经常变。[
阅读全文]
代沟
李公尚
听到一阵阵急促的门铃声,梁珍妮慵懒地披着睡衣,走向门口。透过玻璃朝外一看,大吃一惊。赶紧打开房门,惊讶地问:“妈,是你?你怎么来了!”
罗碧姗一脸疲惫,拉着一个行李箱站在门外,阴郁地白了女儿一眼,说:“我怎么就不能来?这是我的家!”梁珍妮赶紧说:“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这么远的路,你怎么也[
阅读全文]
从抱大到抱不大
李公尚
在我家里,曾寄居过三位中国留学生,分别是七0后,八0后,和九0后,刚好折射出中国现代四十年巨变中三代人的变化。
第一位是个女孩儿,称她慧儿。1979年出生,是我大学同学老万的女儿。这位老万1978年上大学前,一步步从下乡知青,村代课老师,公社中学老师,公社中学校长,做到了分管文教卫工青妇的公社党委副书记。入学时三十[
阅读全文]
乡愁
(闻中国政府欲对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强行注销户口,万千感慨,泣血而作。)
风一声,
雁一声,
夜碎乡心梦难成。
故乡是几更?
月一程,
望一程,
千山万水路断行。
乡关太绝情!
远一亭,
哭一亭,
泪尽滴血情愈凝。
乡念撕心疼!
2018年3月27日[
阅读全文]
思君曲
李公尚
(两年前,应中国某电视剧组之邀,为剧中片尾曲作词。因与该剧组理念相左,拒绝参加该剧剧情创作,此曲未被采用。)
识君举案前,
知君豆蔻半,
思君念君不敢言,
只恐君有牵。
君来情不堪,
君去入夜难,
君来君去伴君眠,
唯君可与欢。
咏词忆君颜,
吟曲梦君面,
那词那[
阅读全文]
拥枪
李公尚
昨天在华盛顿DC举行的“控制枪支保护生命大游行”,号称参加者五十万众。但其中也见众多反对控制枪支的人士反其道而行之。“控枪”和“反控枪”的人都大张旗鼓,声索权利,比肩相对,没有谁能压倒谁或说服谁。
根据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枪支作为合法工具,并不被视为凶器。如同菜刀在许多国家作为厨具,不认为是凶器一[
阅读全文]
新娘
李公尚
(为父辈们的婚姻写照)
湿漉的发梢散发着皂香贴在酒窝,
洗得发白的制服刚用热水缸熨过。
含羞地放下手中的铺盖,
眼睛里闪着初升的太阳般的光泽:
“批准了,这是证明,
从今天起,我搬进你的宿舍。“
快活地动手拼起几块床板,
笑容像蔚蓝的天空一样清澈。
在缺了边的口杯里插上一束野花,[
阅读全文]
化作彩云一起回
李公尚
波托马克军人疗养院是对志愿者开放的机构,鼓励志愿者和残疾军人交流,听他们讲述经历。院方认为这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我去那里搜集一些参加过战争的老兵的经历时,认识了那里一位叫崔实浩的韩国裔理疗师。一次我采访一位朝鲜战争中的中尉(此次采访我写了《道峰山的天使》一文),他也在场。结束时,他揉着眼睛解释说:“老[
阅读全文]
蒙特利尔约会
李公尚
第一次去蒙特利尔,一位加拿大朋友约我见面,没有告知见面的具体地址,信口而言:“白求恩大夫像前。”蒙特利尔是世界上除巴黎之外最大的法语城市,地址和街名都用法文标示,我驾驶的汽车设有美加墨三国通用的导航仪(GPS),到了蒙特利尔,英文成了法文,我成了睁眼瞎。
等我辗转找到“白求恩大夫像前”,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