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水浒传》前言。创业者难,在中国当创业者更难。无论是80多年前中国湖南的农民运动讲习所里的润之先生,还是当今中国财富黑名单的大判官胡润先生都有此一说。润之先生说农民造反是没有出路的。农民既不生产思想,也不信仰主义。润之先生当年是根据中国2000年农业社会历史,上百次农民起义的历史作出英明决断的。有人说农民起义次数不止百次,而是三百多次[
阅读全文]

你是天使,给我最初最后的天堂(13)
时间1998年。
现代人不会懂得,原始人从一身长毛到穿上屁帘是文明的进步。现在的我可以开怀大笑搞一中间体个生意居然也算得上产品升级换代被公司领导大会啊小会的表扬。只有仔细回想当年的心理的时候,才总算还能记得一点起初的自豪感。公司的业务人员不是贸大就是外院的,工科出身在这个时候就是香饽饽了。不仅如此[
阅读全文]

时间1998年。
矿产作为产业,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个出口推动力的行业,是在80年代的事情。下面是五金加工,然后纺织行业做些来料加工的生意,在接着就是化工行业。最后是机电行业,2000年的时候那个行业国际上EMS,还玩出些OEM,ODM等等的细分出来。不在这个行当里的人不了解这个技术进步也好,产业升级结构也好的顺序。总之基本上轮了一圈之后,所有的东东都made[
阅读全文]

时间1998年。
反倾销的调查告一段落。那时侯中国公司还都是看见国外的官司就怕,应诉的寥寥无几。国字头的公司被经贸部点名应诉。结果检着了天上掉的馅饼。所有应诉中国公司的关税不加。其他公司一律按倾销税征收。所以大山的业务又回落到公司,飞单的事情不好做了。
我这时候,有了心得主意。大山原来检国外大公司剩单的时候,经常有些规格偏的单子不好[
阅读全文]

时间1997年。
我给了同学老阿一个小本子。这里面记录着我这些年在公司打杂的总结。购买花石的外商有几十家,不过大的合同都集中在几个公司手里,欧洲有五家,日本有七八家,美国基本上三家。我说你就针对这几个公司的联系人报价。
他说,怎么报。
我说,整体性报价,按规格,产地报模糊些,FOB丙港。价格要低于同行外贸公司2-5美元就够了。多了人家不信。[
阅读全文]

本篇应该是(9),被非典山寨给催成(10)了。
时间1997年。
外商来了。老阿见了。但是这小子水平太差,叽咕了半个小时居然连个样单都没有拿到。老阿回来跟我说,他很成功的吸引了外商去看货,安排在下次来华的行程里。
我说,你担子真大,你这一带着外商去不就全露馅了吗。你看哪个厂的货吧?将来外商追踪发现不是这个厂的你怎么办。干这事你要办得[
阅读全文]

时间1997年。
李伯的企业1996年期间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以往外贸公司独大的出口形势被打破,工厂的地位变得强势。李伯在稳定了他的配额地位后曾经很坚定的跟我讲,他的目标就是彻底甩掉那些国字头或者省字头的外贸中间商,直接把或卖给外商。李伯自己的外贸公司那时侯还只能做这些国/省字头的地方组或公司。他觉得我就是能帮助他实现这一理想最佳人选。[
阅读全文]
时间1996-1999年。
配额招标制度经过如此公私斗法经历多个轮回,限定最高投标价,“闭门”招标,主产地原则,限定最低投标价格,前三年业绩门槛等等。目前稳定的版本是中标价上下1%范围内才算中标,但是招标数量已经被有效的化解为公开,协议和定向招标三种。其中两类“闭门”招标方式,协议和定向占到每年招标总量的80%以上。招标这种市场化的运作[
阅读全文]

时间1996年(续)
李伯这人,你要说他是老粗,他可是比所有的人都精明。就说去经贸部上访这件事,他就算计好了。要是让配额这么玩命涨上去,早晚一天他的企业就得黄了。所以首先必须制止这种无休止的涨势。至于将来会变成什么样,他有通天的本领,但却无法控制方向。中国早已不是一人看下万人看上的时代。中央集体领导的妙处就是顶端多了一个互相看看的层[
阅读全文]

时间1996年。
在公司业务没得做。我干脆申请去贫困地区挂职乡长。这个挂职名额是组织上分配下来的。那时候不像现在,下面可没油水了,公司最需要的就是有人自告奋勇了。打杂有个好处,就是什么产品的业务我都能接触。不让你干,但不能不让记,更不能不让我想吧。有了两年的打杂经验积累,我在挂职期间才有机会发现并实现两个大发展。
乡里有一村属于富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