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38)
2010 (5)
2017 (1)
2019 (1)
时间1996年(续)
李伯这人,你要说他是老粗,他可是比所有的人都精明。就说去经贸部上访这件事,他就算计好了。要是让配额这么玩命涨上去,早晚一天他的企业就得黄了。所以首先必须制止这种无休止的涨势。至于将来会变成什么样,他有通天的本领,但却无法控制方向。中国早已不是一人看下万人看上的时代。中央集体领导的妙处就是顶端多了一个互相看看的层面。我爷爷以后中常委人数在扩大,让国内外势力希望影响中国政局的努力全都作废。
接下来,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人们又自以为是的出了新的配额制度。就是均价中标。这下李伯问题又了。预测均价实在是个高技术的工作。有困难,找乡长。
这次的操作就那么简单了。均价不仅很难测,即使测准了,你也不一定中标,因为200万吨里一定有大部分都在均价附近,否则均价就成不了均价了。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制造均价。我让他把那几家联合一起,拿十万吨投出一个1万元的标,剩下的40万吨,则放在500。按照常理,另外150万吨的标都会在400以下,那么均价一定在500之上。
李伯让我佩服得地方就在于大手笔。那一次他投出的价格是598。他在我的计算之上的加价越来越离谱。整个市场都傻了。他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让这招标制度尽快停止。而他的手段,就是叫他尽快发展到对离谱的状态。3百不够,6百。6百不够1千。这时他后来跟我讲的。今天再说起李伯的话,你就明白为什么国家的楼市调控是这个样子的。如果调控过渡直接让楼价下跌,和不调控让楼价尽快疯长到顶都是国家不能容忍的。所以调控与否,只是楼价疯顶的快慢问题。以为调控直接就会降价的是大错特错了。
那时候人们以为外商最傻了,因为没见过进货价格每半年涨30-40美元的道理。其实外商有这个涨价余地,第一我们的原料在流转环节被合理加价不下100%,运输、仓储、报关、以及JIT等环节。等到了最终用户,原料总成本不到总成本的20%,打来打去没多大影响了。
但是当时现实不是这样,外商不失时机的出来压价了。这不行啊,工厂和外贸公司的利润全部压低。整个价值链的利润都让经贸部截胡了。后来经贸部的新大楼在东单落成的时候,李伯狠狠地说,都是那咱的血汗钱啊。
乡长一年,长进不少。中国农民是勤劳勇敢的。在中国忽视了这一点就要栽跟头。80-90年代是乡镇企业的大发展。00年代是城市建设的大发展。80年代农村收入提高很快,90年代放缓,00年代城镇收入飞涨而农村变得相对贫困。农民的勤劳带来的不是富裕,那接下来的就是勇敢了。农产品涨价,也算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