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初识字,故事一何多。谈说明朝事,戏说且传讹。农村生产劳动抓得很紧,本来农村不多的文娱活动也被冲掉了。劳动之余,晚饭之后,人们想听听书,看看戏,都没有了。珠二娘最喜欢听人讲故事,本庄上会讲故事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维腾,另一个是姜二舅。不过多少年来两人的故事都说完了,再重复也不新鲜了。有时维华到珠二爷家玩,二娘会说:“维华,你读书[
阅读全文]
入学两周闻炸雷,师生掻首作疑猜。校中出现反革命,不是教工是小孩。开学刚两周时间,维华等新生对环境还未熟悉,一个班的同学之间互相还叫不出姓名。谁知一天早晨,学校忽然在校园广场上召开全校师生大会。校党委陈书记在大会上宣布由县公安局逮捕反革命学生朱孝。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似的在校园里爆炸。全校师生立即旋转脑袋四处搜寻,看谁是朱孝。只见公安[
阅读全文]
清早过河去县城,县中报到步前行。闲谈学校知根底,又是心欢又胆惊。史圩乡和维华一起考上高中的还有汤守福。史志升报考淮阴机电学校也被录取,他之所以报考中专,一半是家庭困难,想早点出来工作;一半是受史仰熙、史观山两人的影响,因为他们两人都在前一年考取了淮阴农校。史维华约了汤守福一起到县中报到。他们从董渡过了六塘河,经过朱圩街东头向南,穿[
阅读全文]
在校读诗书,回家把地锄。农耕原是本,田亩勿荒芜。城市在完成了对私改造以后,个体户已经进入了公私合营企业,成为了领工资的职工。于此同时,农村也加快扩大合作化运动。在中央批判了“小脚女人”之后,县委加速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建设步伐。全国人民高举红旗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奔跑去追求美丽的紫色的梦想。春天,省委江书记和惠省长先后到县里来视察工[
阅读全文]
县城去赶考,晨渡六塘河。全仗读书广,安然踏浪波。从渔镇中学毕业以后,回到家里过了三个星期,除了复习考试科目以外,史维华还偶然看一看金启枚在毕业时送给他的一部《徐霞客游记》,里面有许多优美的描写山水的散文。考试那天,他约了汤守福一大早便徒步赶往县城,在县中他见到了本班同学乔贵沣、谭为荣、李维、羊恒公几个人,打了招呼后,便分别去寻找自[
阅读全文]
三载光阴里,诸生获益多。又临升学考,书海踏洪波。初三毕业之前,学校又进行了一次征兵。据说这次招收的有海军、炮兵、通讯兵等,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维华所在的班级有张文源、李之才两人被录取,全校一共有二十个学生被选上。于此同时,农村也在征兵,史庄维营也被录取。据说,为了提高自己的身高,维营在自己的鞋里垫了二指厚的鞋垫,验身高的时候又尽[
阅读全文]
本是贫家子,如今苦读书。老师明道路,指引画宏图。史维华一心一意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在政治上没有明确要求,到了初中三年级了,还没有入团。班主任找他谈话说:“人,是带有社会属性的,往往隶属于各个社会团体,参加各样社会活动。你家庭政治条件很好,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参加共青团?听说你在读书上很认真,很能吃苦。但是光埋头读书不行,还得明[
阅读全文]
社房墙报栏,等级四分盘。进步有先后,表扬戴桂冠。维华每次从学校回来,都要到社房看看,参加一些劳动。这天他又去社房,维宪对他说:“维华,你替我在这墙上画几张画。”维华一看,墙上已经用石灰粉刷好一个有床席大小的块面,便问:“你想画什么内容?”“画飞机、汽车、拖拉机、牛车四样东西。”维宪说。维华感到奇怪,这四样东西社里一[
阅读全文]
虽然渔镇小,商品颇齐全。理发澡堂店,羊毫制笔圆。学校离渔镇只有百十米,闲暇时一抬腿就到。镇虽不大,但生活必需品比较齐全。师生们理发、洗澡都在镇上,谁要缝件衣服,做双鞋,街上也有店铺。街西头还有一家毛笔店,史维华很感兴趣。他站在笔店门口,静静地观察着老师傅制毛笔的程序和方法。只见师傅先将已经剪好的细短苘丝缠在一根线上,而后慢慢地卷成[
阅读全文]
三十三回信朋友去从军,欲将音信闻。访谈心喜悦,提笔作书文。好长时间没有听到史学祥在部队的消息了,维华特地到他家问问情况。“维华,什么时候回来的?快到家坐坐。”维腾见维华向他家走来,高兴地问。“大哥,我昨天下午回来的。星期天不上课,我回家看看。”维华回答。论年龄,维腾比维华大三十多岁,但论辈份,却是平辈,所以只能称兄道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