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鼓山佛学院学生请题牧牛颂十一首》翻译与阐释
一、拨草寻牛
欲将白棒碎虚空,借比牧牛吼六通。
逐涧沿山寻觅去,不知行迹遍西东。
逍遥禅:拨草寻牛——就是自心在尘垢污染中,觉察不到自心妄想。
想要破除妄想执着相的虚空,用牧牛比喻降伏自心妄想、明心见性的六性一体互通。漫山遍野的去寻找那个要降伏的自心妄想,却到处也[
阅读全文]
有位佛友说:“依名取相,透过名言分别进行思维的思维模式,透过名言概念试图去把握事物的本质,所依赖的认识形式不是感觉经验就是理性思维,而无论凭借感觉经验还是理性思维都不能彻底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所以,只要你还是在用这种透过名言分别进行思维的思维模式,就算你喊破喉咙说你开悟了也只不过是上演一场闹剧而已。”
逍遥禅:我觉得这位[
阅读全文]
作者:逍遥禅
整天在往外奔驰的攀缘妄想心中,却天天喊“诸法空相、本性本空”,甚至喊“众生本来是佛”。。。。。。。。当下别人说一句,你有十句反驳的理由,自以为辩才无碍!
可曾反省过:能够把握自心不入尘垢污染吗?自心灵光在哪里?有觉照智慧照顾不二佛性和佛性中的镜中像吗?
真有觉照的智慧,处处皆是菩提,一念悟众生即佛,自己[
阅读全文]
知足奉献心中无缺是具足(知足)
被人需要是富贵(奉献)220520[
阅读全文]
一个干净的桶
作者:逍遥禅
人的心性,就如同本来是一个干净的桶。
一、迷惑颠倒的凡夫,用贪婪心、嗔恨心、愚痴心、我慢心、怀疑心、狂妄心、嫉妒心、自高自大心、好逸恶劳心、不懂装懂心、自欺欺人心、好为人师心、争胜辩论心,污染了自己本自清净的心性。就如同用这个本来干净的桶来装粪便一样,结果这个本来干净的桶就变成了粪尿桶!这就是凡夫迷。
[
阅读全文]
桶、人、性、世界
作者:逍遥禅
同样的桶,用来盛饭就成了饭桶;用来装水就成了水桶;用来盛酒就成了酒桶。
同样一个人,用恶心就成了一个恶人;用善心就成了一个善人;用光明智慧的真心就成了一个圣人;用本心本性就成了菩萨;用本自圆满、本自圆成的圆满心就成了圆满的佛!
同样的空性,由于在不同的心性境界、不同的道,就名为不同的心性!在畜牲道[
阅读全文]
从《楞严经》看“明心见性”的过程
作者:逍遥禅
“如是清净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楞[
阅读全文]
学佛的三个阶段
作者:逍遥禅
学佛的第一个阶段学如来知见:学会“取舍”,取善舍恶,取正知正见舍邪知邪见,取正道舍邪道,取觉悟的道路舍攀缘妄想的道路。
学佛的第二阶段亲见如来:否定自己的一切知见,自己认为错的要否定,自己认为对的也要试着否定。否定一切相对,认识不二佛性;解脱我执和法执,觉悟清净的心性。从文字义理转到清净心性上来[
阅读全文]
学佛人要明白解脱个体心识见的必要性
作者:逍遥禅
当年有人问赵州禅师:狗子有佛性无?
赵州坚定回答:“无”。学人继续问“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何狗子无佛性?”
赵州回答:“因有业识在。”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缺乏佛的慈悲心、光明智慧心、心如虚空包容一切的心[
阅读全文]
修行是一个从凡夫心性到佛地觉悟的过程!
作者:逍遥禅
从凡夫心性境界到佛的心性境界是有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自性迷、自性觉(初果)、自性正觉(阿罗汉)、自性正等正觉(八地菩萨)、无上正等正觉(佛地)。。。。。。愚人妄想迈步就到山顶,也只是自心妄想而已!
不迷即觉,自心离开六尘假象缠绕,觉自心本自清净即是觉。。。。。。也叫离幻即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