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pika

旅居美国的所见所闻所感
个人资料
laopika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第五十七天今天中午,是我期盼已久的大学同学聚会时间,地点在静安寺上海一号私藏菜,这是家典型的老上海韵味的饭店,疫情前我曾去那里吃过饭,四年多了,饭店依然保持着老上海风格,包房内老式台灯、桌案、杨州漆器、欧式沙发,人们能感受到复古的气息。
来自海内外的同学们济济一堂,谈天说地,疫情四年来,大家第一次聚会,格外开心。
今天坐我旁边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6)

第五十六天由于即将启程回美,所以下午参加最后一次英语沙龙,结束后,那位海归同学海伦与我一起走出校园,又与我聊起了纠结之事。
她美国驾照明年(2024)即将过期,而她和先生至今尚未确定将来在哪个州定居,圣地亚哥有个仅有的Condo,现在租客已到期,还在招租,估计一租又是一年,所以明年上半年回去还是居无定所。去年她老公办理Medicare时还是多亏了德州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0)
第五十五天今天我家钟点工小叶请假两星期,一大早就回重庆郊区,为老父亲庆祝生日去了。
说起小叶,我的回国日记前面有过一篇,《钟点工小叶》,记述了她夫妇在疫情中的坎坷经历。
小叶在我家帮忙做家务,已持续好多年了,我和太太都视她如家人一般,疫情前我们半年在沪,半年在美,尽管她六个月不来,我依然付她一半工资。此次疫情期间,我们也是鞭长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2)
第五十四天,今天小区微信群里有业主在求助,“阳台移门有邻居修过吗?移门推拉有点卡,联系物业,物业答复说,现在没配件了,让我直接联系厂家。我联系了厂家,对方说老的配件没有了,新的配件换一下的话要3000多元,就换个移门部件要这么贵,这也太离谱了吧?“。
我看了这信息,感觉这阳台移门的维修费标准实在是不可思议,差不多要与美国接轨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8)

五十三天今天下午,我约了一位四年没见的大学教授,唐老师。
他与我也是早年一起搞课题研究时结识的老朋友,出身于书香门第,学识渊博,因他比我大整整十岁,所以是我和太太都非常敬重他。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太太因车祸突然去世,我去参加过追悼会。几年后,他与一位女学生喜结连理,老夫少妻,日子过的十分滋润。
四年未见了,我本想请他们夫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4)
第五十二天今天接到一位小学同学的电话,四年多没见了,获悉我回沪,他激动地与我泡起了电话粥。
他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刮起东渡日本打工潮的时候,放弃医生的职业,与太太一起去东京打拼的。1993年春天,我第二次赴日出差时,曾经在周末坐地铁去他家聚过一次,他夫妇请我吃了顿韩国BBQ,大家相见甚欢,晚饭后,他还特意陪我去著名的新宿逛了一逛。
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8)
第五十一天,北京归来后的第一个下午,我去拜访并慰问一位几十年的老朋友,他们夫妇均年长我几岁,在疫情期间都阳过,尽管是单独住在中环附近的别墅里,疫情肆虐之时,他们从不出门,却还是没有躲过一劫。
我一进院子,先去看看几年前,经我的建议,他投诉后,供电局拔掉大树后的现状,如今上面高压线依旧在,可大树没了踪影(详见旧博文《圣诞节,我给朋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2)

第五十天一早起来,发现昨夜风起,北京持续多日的雾霾不见了,又恢复了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的帝都美景。
在酒店吃完丰盛的自助早餐,我打车来到我们行业的档案馆,这是应他们王馆长邀请,给我颁发捐赠证书的。
我9月刚回上海,去办公室整理我的档案柜资料时,发现两份很有价值的宝贵材料。那是1988年,我们单位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与法国某大公司合作完成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3)

第四十九天,按既定安排,早上七点不到,马院长就来酒店,接我去位于北六环的某研究院,正因为早,才不堵车,不到一小时我们就来到了新落成的研究院。回头看,这一步走的非常高明,我们才走没多久,城里的交通就开始管制了,若被堵在路上,整个计划就全乱套了。
我们一起去了他们院领导专用的小食堂(据说现在国家机关都是这么配置的),共进早餐,虽然品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1)

第四十八天今天中午12点半,我来到久违的上海站(位于秣陵路),这里在上世纪一直被称为新客站(老客站是天目路上的北站),由于它地处上海市中心,交通十分方便,我从家只需坐几站地铁就能到,所以我特意放弃稍远的虹桥高铁站,而选择了上海站发车的G16车次,全程1325公里的京沪线,只需4小时41分钟(中间仅停三站,苏州北、南京、济南)。
以前我每年要去北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