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应法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拘类法治处。彼时,佛告诸比丘:「谓今此世间,如是淫、
如是欲、如是爱、如是乐、如是喜,但不爱不念法败坏,爱法念增;彼如是
淫,如是欲,如是爱、如是乐、如是喜,而令不善法转增,爱善法转减。我
法甚深,[
阅读全文]
佛说尊上经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尊者卢耶强耆,在释羁瘦阿练
若窟中。彼时,尊者卢耶强耆,晨起而起,出窟已,在露地敷绳床,着尼师
檀已,依结加趺坐。于是有天,形色极妙,过夜已来诣尊者卢耶强耆所,到
已礼尊者卢耶强[
阅读全文]
是什么神秘因素在决定我们的命运?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可各种性格人群都有成功者。有人说知识决定命运,可知识贫乏的成功者大有人在。有人说口才决定命运,可自古善言之士多寄人篱下。有人说面相决定命运,可马云的面相,还不如村东头的二狗子。有人说八字决定命运,可是和皇帝同八字者,依然还是草民。有人说,勤劳改变命运,可赚大钱者根本不靠勤劳。有[
阅读全文]
以史为鉴:《仁政与寿祚》
炎帝神农,尝百草以医民,教农耕以育民。轩辕黄帝,播百谷以养民,制衣冠以服民,建舟车以行民,制音律以怡民,作《内经》以康民。我炎黄先祖,皆以仁民,垂范后世。尧禅位舜,以仁孝,舜禅位禹,以仁贤。大禹治水,夏以仁始,桀暴虐民,以不仁终。成汤网开一面,商以仁始,帝辛亡殷,炮烙挖心,终于不仁。姬周代商,周公立制,明[
阅读全文]
杂阿含经卷第四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多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行乞,持用供养父母,令得乐离苦。世尊,我作如是,为多福不?”
佛告郁多罗:“实有多福。所以者何?若有如法乞求,供养父母,令其安乐,除苦恼者,实有大福.&rdqu[
阅读全文]
《法句譬喻经》给“官迷们”的“升官诀窍”佛在舍卫国讲法时,有二商人经过,其中一个商人对佛陀和佛法,生起了恭敬心;另一商人则对佛陀和弟子生起了轻慢恶念。二商人离开舍卫国后,到了一个新国家,对佛生轻慢恶念的商人,因喝醉了酒,在路边休息时,被马车撞死了;对佛生恭敬心的商人,因恭敬三宝,得到天龙八部的保护,平安无事。但他看到同伴[
阅读全文]
佛三身赞(西土贤圣撰)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法身
我今稽首法身佛无喻难思普遍智
充满法界无罣碍湛然寂静无等等
非有非无性真实亦非多少离数量
平等无相若虚空福利自他亦如是
报身
我今稽首报身佛湛然[
阅读全文]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此颂是龙树菩萨以诗代书。寄与南印度亲友乘土国王一首。此书已先译神州
处藏人多不见。遂令妙语不得详知。为此更定本文。冀使流通罔滞。沙门义
净创至东印度耽摩立底国译。
有情无知覆心故由此兴悲为开解
大德龙树为国王寄[
阅读全文]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作差别十二支能仁说缘生于烦恼业苦三中俱摄尽初八九烦恼二及十是业余七皆是苦十二唯三摄从三生于二从二生于七一复生于三此有轮数转诸趣唯因果此中无众生唯从于空法还生于空法阅读全文]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酒戒第五佛在支提国跋陀罗婆提邑。是处有恶龙。名庵婆罗提陀。匈暴恶害。无人得到其处。象马牛羊驴骡驝驼无能近者。乃至诸鸟不得过上。秋谷熟时破灭诸谷。长老莎伽陀。游行支提国。渐到跋陀罗波提。过是夜已。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乞食时。闻此邑有恶龙。名庵婆罗提陀。匈暴恶害人民鸟兽不得到其住处。秋谷熟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