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思考作者金弢———总理跪下去,百姓抬起头德、日对历史反思之差异來德后一个德国历史问题始终让我纠结:即德国——日本两国为何对历史的反省会相去迥异、截然不同?自我加入了慕尼黑一家文人学者社团,几经探讨,很多节点让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起因是德国诺奖得主、《铁皮鼓》作者格拉斯。一九八五年随王蒙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西柏林,我[
阅读全文]
![](https://upload.jianshu.io/users/upload_avatars/13982242/a72aee0f-1ffb-4ca9-a018-36f1bc96f384?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96/h/96/format/webp)
金弢译——思念保罗·艾吕雅
2021.03.2904:24:12字数4,715阅读77
阅读全文]
雪花莲作者艾兴多夫(德国)
Schneeglöckchen
JosephvonEichendorff
'swardochwieeinleisesSingen
IndemGartenheutenacht,
WiewennlaueLüftegingen:
"SüßeGlöcklein,nunerwacht,“
DenndiewarmeZeitwirbringen,
Eh'snochjemandhatgedacht."-
'swarkeinSingen,'swareinKüssen,
Rührt'diestillenGlöckleinsa...[
阅读全文]
三十年的反思(旅德随感)
———总理跪下去,百姓抬起头
德、日对历史反思差异
來德后一个德国历史问题始终让我纠结:即德国——日本两国为何对历史的反省会相去迥异、截然不同?自我加入了慕尼黑一家文人学者社团,几经探讨,很多节点让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起因是德国诺奖得主、《铁皮鼓》作者格拉斯。一九八五年随王蒙中国[
阅读全文]
小说:《旺旺》作者金弢
这么多年来,已大半辈子地过去,但旺旺在建子的记忆里非但没有淡出,反而变得越发清晰,思念越加强烈;出国留学,记忆更是有增无减。
壹
半个世纪过去了,在建子的记忆里,许多事情、许多人物、许多人和物,都已褪色、都已逝去,唯有对旺旺的回忆、对旺旺的怀念,不但让他挥之不去,反而记忆日渐清晰。
建子跟旺旺似[
阅读全文]
入乡随俗话“小费”金弢“小费”在国人的常识中并不陌生,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是罕见。小费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如果把小费跟零碎钱相提并论,那就错了。出了国,在人际交往中,小费不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内涵。如果受人热情服务、礼遇后,给服务员小费,这意味对人的礼貌,对人的尊重,是对他人劳动的认可,是对别人的辛勤给予肯定。给不给小费[
阅读全文]
岁月(小说)——金弢
踏上人生路
车厢与车厢之间有节奏地撞击着,发出有恒的咣当咣当声,每隔几十米的铁轨链接,在咣当声的主旋律下,配奏着吧嗒嗒、吧嗒嗒的附和。这是一条浙赣线,终点站是南昌。虽说宁州是浙廖的省府,浙赣线本应从宁州发车开往江西,但今天这条浙赣线的车次在宁州站却是一趟过路车,始发站是江海。建子跟着两个陌生的成年人匆匆[
阅读全文]
我阴差阳错进作协
是那年,西德作家团访华———人生不免一个“缘”
我们文革十年,闭关锁国十年,结束文革又过了近十年,直到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全方位地兴起,中国才徐徐打开国门,迎来了文革后的第一个来自西方国家的作家团———西德作家代表团。其实那是来自西柏林的作家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柏林的政治定位一[
阅读全文]
格拉斯和他的《非说不可的话》就诗论诗,昔译今说。虽然时隔八年,作者也已与世长辞,然而期间陆续有新译问世,笔者惟觉有些译点值得交流、诠释,翻译过程中的感受至今依然记忆犹新,现将一些心德付梓文字,以飨读者,供切磋商榷。———金弢———迻译三步:求信、力达、至雅一、背景诺奖得主生前最后一诗剑指以色列引发哗然!德国诺贝尔文[
阅读全文]
金弢:中国作家协会的知名人——波恩有个黄老板
我在中国作协外联部头尾加起来虽不到四整年,但正赶上85年中国改革开放全方位进入一个新阶段,外事工作非常繁忙,往往是第一个出访团的任务尚未完成,人还在国外,下一个出访团的准备工作业已开始,签证要提前办理,这样仅有一本护照就不够用,为了工作,我拥有两本公务护照,到了88年因德方的私人奖学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