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要挑刺儿实在是太多地方了!很奇怪,剧组请了这么多红学家,竟然也出很多莫名其妙的错误。这都是什么红学家啊?请继续看下去——
清虚观打酵,老道要给贾母介绍孙媳妇。贾母说,对方家里穷不要紧,顶多给些银子,但是[女方]性情要好。原著中没有描写此刻宝钗、黛玉的心理活动或面部表情,但是电视剧中增添了宝钗观察黛玉表情的一[
阅读全文]

很多人都说央视87版《红楼梦》是经典,但是笔者认同导演王扶林的意见:音乐是经典,但是电视剧不算经典,只是在一堆烂剧中脱颖而出,才成为经典。我还加上一句:选演员是经典,比如王熙凤、刘姥姥等很多角色的扮演者。
为什么87版严格来说不算经典?因为漏洞实在太多,有粗制滥造之感。请继续看下去:
夏太监报告元春晋升贵妃。街景一女子穿着裤子大踏步招[
阅读全文]

都说央视87版《红楼梦》是精品。笔者认为在技术方面不算是精品,还是沿袭了中国民族性中马大哈(与匠人精神恰恰相反)的一面。笔者特意逐集、逐帧细看,并做了截屏和笔录,将该剧漏洞曝光如下: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找女童打听周瑞家的住处。此时女童的发型是盘起来的两个小啾啾。
刚一转身,女童带刘姥姥来到周瑞家的门口,女童的发型突然变了,成了披发[
阅读全文]

网传《甄嬛传》合作者郑晓龙、流潋紫将再度合作,翻拍《红楼梦》。
为什么不看好?
第一,这二人的《甄嬛传》非常成功,但只能说明他们更善于驾驭剧情剧,人物虽然众多但性格特征比较单一。而《红楼梦》不重剧情和矛盾冲突、起承转合,而重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拿捏好了需要极其深厚的功力。
第二,俗话说,演员选对了,戏也就成功三分之二了。其他[
阅读全文]

美国年轻的右翼势力活动家查理•柯克2025年九月10日在犹他州大学演讲时被枪杀。
虽然柯克的观点我不是都认同,但是,我总觉得在西方世界一片白左意识形态泛滥并排斥不同见解、打压反对声音的大环境下,应该有极右和保守势力抬头,从而让整个社会像钟摆一样从极端回归中立。
白左,是中文网络给西方白人为主的左翼思潮和政客发明的专有词汇。白左过于[
阅读全文]

我知道meetup挺晚的,第一次听说还是2024年11月。
后来听人说,有人通过meetup找到了知己,有人扩大了朋友圈,有人甚至找到了另一半并步入了婚姻。
如果没有meetup,你的社交圈可能屈指可数就那么几个人。能怀旧的,都远隔万水千山;过去数年认识的,大多萍水相逢、友谊脆弱,稍不注意就不知怎么得罪了别人,从而老死不相往来。
我以为这个岁数不会再认识新[
阅读全文]

微信上总是有贬低加拿大、美国医疗体制而褒赞中国医疗的段子,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有三地的求医经历。我虽然三地求医经验都有,但更多集中于美加两国对比,而对中国的记忆早停留在了二十多年前,非常不佳,往事不堪回首。
前几天北京的一个朋友骑自行车腿摔断了,叙述了他的求医经历——
他是自由职业者,没有医保。
很久没骑自行车了,偶然骑了[
阅读全文]

想起了陈彼得创作的歌曲《一条路》,原名《走过我自己》,费玉清首唱,后经张行重新演绎,改名为《一条路》。
一条路落叶无迹
走过我走过你
我想问你的足迹
山无言水无语
走过春天走过四季
走过春天走过我自己
悄悄地
我从过去走到了这里
我双肩驮着风雨
想知道我的目的
走过春天走过四季
走过春天走过我自已
前一阵偶遇多年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