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中退休,很少出门,整天憋在家里,憋出了一个爱好-拼图。
两年下来,觉得拼图是个很好的爱好,可以训练短期记忆和逻辑思维。孩子们回家都带个拼图,一起拼,也是很好的家庭活动。
拼图的技巧很多,一般都是从四周开始,把框架拼出来,然后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有的时候要“中心开花”,从中间开始,然后向外蔓延。大部分时候是[
阅读全文]
50年代回国的老海归,经过多年的磨难后,有机会再次回到自己曾经念书工作的地方访问,是何等兴奋。有的人是探亲旅游,看望在国外的孩子;有的人是出国开会讲学,故地重游。因为过于兴奋,过度疲劳在海外过世,又是何等悲哀。钱寿易就是出差美国,不幸心脏病突发,于旧金山去世。
钱寿易,1917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父母早逝,由大哥抚养长大。1939年毕业于上海[
阅读全文]
最近一段时间出门远游多了些,到处马不停蹄,汗流浃背,感觉力不从心。造访其他城市,按照手机的计算,每天步行两三万步,比平常每天早上的两三千步多了十倍。走走歇歇,还有那么多台阶上上下下,一天下来,腿都有点抬不起来了。因为腿迈不动了,不少很想去的地方只好放弃。每次回到家里,都觉得很累,要休整好几天才能缓过来。从伦敦回来,因为走路太多,患[
阅读全文]
许多老海归50年代刚回国不懂共产党的游戏规则,“出言不逊”,特别是反右期间,直话直说,结果不言而喻。到了文革时期,大家都学乖了,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美国特务,更是不敢乱说乱动,专捡好听的说。有一位老海归不同,文革期间在河南干校劳动改造时还敢说真话。有一天干校接到通知,一部分人员可以提前回北京。军代表主持开了一个座谈会,让大家谈谈[
阅读全文]
残奥委员会在空军的赞助下,每年在美国几个大城市举办别开生面的“飞机拔河”活动,目的是为残奥筹款。机关、公司、个人在网上报名,组成拔河队,每队20-25人,并为残奥捐款。每队捐款数额必须达到2000美元,否则就没有参加拔河的资格。这是飞机和人的拔河比赛,实际上是人拉飞机。
今年华府的拔河比赛9月9日如期在杜勒斯机场举行,炎热的秋老虎没有减少民[
阅读全文]
电视节目Jeopardy的主持人KenJennings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死后要去的100个地方》100placestoseeafteryoudie,副标题是“来世旅游指南”Atravelguidetotheafterlife。原以为作者是以幽默的笔法写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要是没去过,死了也得去。从图书馆借来一看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作者从不同的宗教、神话、传说、电影、戏剧甚至音乐出发,通过100个简练的叙述,带领读[
阅读全文]
有近40年没去纽约了。80年代初去了一次,住在朋友家,匆匆忙忙,走马观花。纽约在记忆中已经淡漠了,印象也不怎么好,脏、乱、地铁站的臭味、车厢里的涂鸦…
最近有机会再访纽约,是坐火车去的,入住火车站旁边的NewYorker饭店。一出车站就看到帝国大厦,纽约,久违了。
这次来,感觉纽约即亲切,又陌生,城市的喧闹一下把记忆带回到40年前,两条古稀之腿[
阅读全文]
1956年,回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少了,留学生家属给中央政府的来信像雪片一样,要求政府帮助他们要回自己在美国的亲人。其中有一封信是一位母亲控诉美国杀害自己儿子鲍哲恩的信。鲍哲恩,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毕业,1948年赴美留学。下面是鲍哲恩母亲吴志豫的信:
接连在报上读到了许多向美国政府要回亲人的信,唤起了我久藏心头的无穷愤恨。我要控诉美国政府,它非但[
阅读全文]
我喜欢看老爷车,除了给人怀旧感,每辆车都是一件反映时间流逝的艺术品。看老爷车的造型、线条和颜色,就如同欣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达芬奇的油画一样。车身以粗犷的线条展现不同的厂牌,不同的性能、不同的时代,特别是头灯和尾灯随着年代改变得最快。每逢家附近有老爷车展,我一定不会错过。喜欢看老爷车的另一个原因是年轻时的一个爱好。北京的官老爷多,[
阅读全文]
春去秋来,路边的野花不断盛开,五颜六色,甚是好看。野花的花朵都比较小,一般没有什么香味(除了金银花),但仔细看,花的造型却很精美,很多都是小花簇拥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几何图形。这些花增添了晨步的乐趣,边走边观赏,招来蝴蝶更是好看。
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辨认植物的软件,开始学习它们的名字。发现里面的学问不少,大部分植物都可以入药,有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