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07-12-25 14:49:53)
一、故事McGowanv.Maryland(1961)麦高文是一家百货连锁店的雇员,因为在礼拜日卖了一个活页夹、一罐地板腊、一个钉书机、钉书钉和一个玩具,被判违反马里兰州的礼拜日关门法。马里兰州当时只允许在礼拜日出售香烟、糖果、牛奶、面包、水果、汽油、药品和报纸。麦高文上诉到州上诉法庭,败诉。又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还是败诉。二、理由沃伦法官主笔法院意见。麦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扶桑,我们当地小孩叫它大红花,是最常见的观赏植物,楼前窗后路边到处都种有大红花。扶桑是灌木,红花绿叶,怎么长都很难长过一人高。南方冬天无雪,扶桑绿叶常青,红花一年到头不分季节的开。所以,这大红花到处都有,看得多了,就觉得色彩很普通,如果作业本封面或课本里能印上点红色绿色的图案的话,看起来都是扶桑的花红叶绿的颜色。扶桑花比喇叭花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12-24 15:34:07)
一、故事AbingtonSchoolDistrictv.Schempp;Murrayv.Curlett(1963)这是两案并审。所以有两个故事。宾州法律要求公立学校每天早上读十条圣经语录,不加评论和讨论,如果家长有书面请求,学生可以不参加圣经学习。玄普一家信奉基督教孤体教派(反对三位一体教义),其两个小孩在阿宾顿学区上学,他们夫妇两起诉学区,要求地区法庭禁止学校读圣经,胜诉。学区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2-23 14:59:09)

岭南都市风情之一,就是霸王花。走在花岗岩铺的凹凸不平的三条石小巷里,只要路过有墙的路段,抬头看看,八成看到的是爬在墙头的霸王花。街巷的居家小院往往不过卧牛之地,也铺着花岗岩,想种花只能种在花盆里。把花盆放在墙角,霸王花就会往墙上爬,爬到墙头,四处街蔓延。霸王花是很古怪的植物,看上去深绿色的却不是叶子,而是茎。说是茎,有长得像藤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7-12-23 14:28:55)
一、故事Engeletal.v.Vitale(1962)1951年11月,纽约州教育局拟了一段祷告词:“全能的上帝,您是我们的主宰,乞求您保佑我们,保佑我们的父母、老师和国家”。教育局建议公立学校每天祷告。1958年,纽约市长岛的新海德公园学校采纳了教育局推荐的祷告词,每天早上第一节课让学生大声背诵这段祷告词。恩格尔的两个小孩在这间学校上学,他和其他一些家长一起,在美国民权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阿巴斯需要56亿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和今后三年的经济建设。结果,国际社会为巴勒斯坦募捐了74亿,高于阿巴斯的期望【1】。其中美国认捐献了5亿多【2】。这些款是给法塔赫政府的,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政府没有份。仅此一个消息,中东和平建设似乎很有希望了,毕竟欧美对巴勒斯坦伸出橄榄枝了。尽管这些捐款有拉法塔赫打压哈马斯的嫌疑。然而,如果把这个消息和其它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7-12-22 15:36:15)
一、故事Zorachv.Clauson(1952)纽约市教育局允许公立学校的学生家长申请上课时间离开学校到教堂进行宗教教育,其宗教教育按照课堂纪律记录考勤。佐拉克起诉教育局官员克劳森,认为这个离校宗教教育违宪,败诉。佐拉克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再次败诉。二、理由法官道格拉斯主笔多数意见认为离校教育没有占用公共设施,符合政教分离和宗教自由,所以没有违反美国宪法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2-22 08:56:55)
一、故事Illinoisexrel.McCollumv.BoardofEducation(1948)1940年,一些犹太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堂自愿组织了一个『宗教宣传教育团』,他们得到教育局的许可在在公立学校内每周对四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进行30到45分钟的宗教教育。他们征得学生家长签名许可后才把学生编入相应的宗教教育组。在宗教教育时间内,没有编入宗教教育组的学生并不能离开学校,而是到其它教室学习非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2-21 15:57:38)
一、故事Eversonv.BoardofEducation(1947)新泽西州1941年定下法规,规定教育局可以为公立学校和非营利性私立学校学生提高交通。埃瓮县教育局根据这个法规,为天主教会学校的学生家长提供了交通补贴。埃瓦森是那个校区的纳税人,他到州法庭起诉县教育局,认为教育局此举违宪,胜诉。教育局上诉到州上诉法庭,州上诉法庭推翻原判。埃瓦森于是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结果败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笔者在【物质循环的世界】系列中讲到,世界格局的南北矛盾,在全球化过程中,就是南方国家人口争取挤入全球物质循环与北方国家则争取把南方的资源纳入世界物质循环的矛盾。人民币升值问题,本质上也是这个问题。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挤入全球物质循环并占有公平的份额的话,那么就应该在国际分工中至少占五分之一的份额。但是,根据世贸2007的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186]
[187]
[188]
[189]
[19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