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22-05-01 05:24:55)
歧视,就是掌握社会和经济资源或者政治权力的人,区别对待不同的人群,剥夺了被歧视人群的平等权利。即社会有贵贱之分,掌握资源和权力的人有高贵的社会地位,被歧视的人处于卑贱的社会地位。而形成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主要源于对劳动的鄙视。奴隶主强迫奴隶劳动就是对劳动的鄙视。工头监督苦力劳动是对劳动的鄙视。因此,只有培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公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30 18:09:55)

洪门光复心不死华夏崛起义难辞图:广州越秀公园光复亭。光复中华乃达摩托梦洪门始祖洪英的精神。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与洪门“反清复明”是推翻满清的共同目标。洪门是辛亥革命的同盟军。洪门尊殷洪盛为始祖。为什么洪门要有始祖?这要从中国宗法社会结构讲起。中国社会形态与西方不同。西方社会以财产为纽带,如加拿大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29 05:52:57)

王守仁儒家心学求内心的良知而外出为行为。这是中国宗教向内求道的特征,也是现代行为科学的最好的求善的应用。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古典主义大师尼古拉斯·普桑的代表作《阿卡迪亚的牧人》中,三个牧人研究一座陵墓上的铭文。陵墓在中国文化中是墓地上比较宏伟的建筑,而西方陵墓可以如画中那样朴素简便。这是中西文化不同的地方。更重要的区别在于中国死人都葬在地下,所谓入土而安,而《阿卡迪亚的牧人》画中的死人是葬在地面上的。《阿卡迪亚的牧人》画中这种石棺陵,英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27 08:27:04)

天地青黑白鹤洞 海湖苍碧红花亭 各地洪门会书中都有一段史诗般的故事,这段故事称为《西鲁序》,《西鲁叙事》,或《西鲁传说》,其中包含了洪门文化中大部分的英雄事迹,很多洪门的隐语、暗号、仪式、诗歌等都出自《西鲁序》故事中的典故。可以说,《西鲁序》就是洪门的《圣经·创世纪》。此会书的也是洪门核心权力的信物,只有得到洪门真传的人才有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26 05:49:10)

成败毁誉二件事 治乱兴亡一伟人 王震曾说过:“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了50年”。现在该是客观评价文革的时候了。对于文革,中外都非常的一致,都认为文革是错误的。中国认为,毛主席出发点是好的,但文革搞砸了。西方舆论则借攻击文革的否定毛泽东,否定新中国政权合法性。本文主要是表达笔者对文革的正面看法。肯定文革的历史功绩,不是要再搞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大师尼古拉斯·普桑的代表作《阿卡迪亚的牧人》画中,三个牧人研究一座坟墓上的铭文。这幅画大约画于1637年至1638年之间。这幅画现在收藏在罗浮宫中。牧民们很有兴致地研究着墓志铭,淳朴的生活简单的牧民研究学问,有点像中国的耕读图,却是阴阳两界浑然一体。 这三个牧人看到了什么铭文呢?普桑在他另一幅同样题材的画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04-23 13:16:15)

油画《挪亚诅咒含》,是十九世纪俄罗斯画家IvanStepanovitchKsenofontov的作品。 含之诅咒源于《圣经》。含之诅咒,被许多殖民者用来合理化和道德化美国的奴隶制。 《圣经·旧约·创世纪》第9章记载: “18出方舟挪亚的儿子就是闪,含,雅弗。含是迦南的父亲。 19这是挪亚的三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散在全地。 20挪亚作起农夫来,栽了一个葡萄园。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23 07:26:13)

沧海桑田,江山会变。基因变异,物种会演化。唯有精神不死。后羿射日,女娲补天,人定胜天,精神不死。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其恒心惊天地而泣鬼神,精诚所至,精神不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精神不死。先有神农尝百草,后有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精神不死。人类文明传承之文化,最精华者,乃精神也。以形而上论之,宇宙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首羞羞答答的《越人歌》因为电影《夜宴》而家喻户晓。而这首歌的反歧视意义,并不是谁都了解。西汉的经学家刘向在他的《说苑》里记述了这个故事。《越人歌》讲的是春秋时代(公元前六世纪)楚国王子子皙的故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1]
[102]
[103]
[104]
[105]
[>>]
[首页]
[尾页]